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9)
报纸(3)
按栏目分组
期刊 (49)
报纸 (3)
按年份分组
2014(49)
2009(1)
2008(2)
按来源分组
美食(10)
福建乡土(7)
政协天地(5)
食品与生活(3)
饮食科学(3)
三明日报(3)
烹调知识(2)
科学与文化(2)
安全与健康(1)
电子制作(1)
客家笊篓饭
作者:连允东 潘日明  期号:第1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地区  稻谷生产  新石器时代  主导产业  出土文物  米饭  稻米  体力劳动  商周时代 
描述:饭竹编笊篓和木制饭甑是必备的炊器。竹编笊篓状似漏勺,但比一般的金属漏勺大许多倍。而饭甑却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史料表明,在殷墟出土文物中,即已有"甑"了。《辞海》是这样解释"甑"的:"古代蒸食炊器。底部多有透蒸汽的孔格,置于鬲或鍑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也有无底另外加箅的。新石器时代已有陶甑,商周时代又有青铜铸成的。《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cuàn 窜),以铁耕乎?’"由此可见,
客家薯包子
作者:连允东 潘日明  期号:第1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包子  客家人  大薯  闽西北  家乡  宁化  品尝  块茎  植物  食用 
描述:野生的小薯(山药)相区别,乡人称之为"大薯"。以其形状不同,或称"棍子薯"、"扫帚薯"等。大薯有红、白两种,红的红殷殷,白的白生生,煞是可爱。说起大薯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呢,
客家茶亭
作者:冬儿 潘日明  期号:第2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客家人  风景名胜区  行人  茶水  亭子  崎岖  道路  建造者  对联 
描述:高路远,道路崎岖,交通不畅。旧时客家人为了谋生,只能靠双脚往来奔波于山间小路,有挑担经商的,有探亲访友的…"一路上,或骄阳似火,或暴雨倾盆,其情其状,苦不堪言。此时,行人自然会产生这样的念头:若有一亭子供人憩息,赐人茶水,既可避暑,又可躲雨,该有多
香喷喷的米茶
作者:连允东  期号:第2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米茶  中国  美食学  制作工艺 
描述:在客家祖地福建宁化,不仅有香甜可口的擂茶和微苦带甘的凉茶,还有香喷喷的米茶。客家米茶在祖国博大精深的茶艺中也是一枝独秀的奇葩。早在三国魏张揖《广雅》中已有“米茶”的记载,时人
家乡酱豆子
作者:连允东  期号:第3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乡  黄豆  发酵  客家  亲情  母亲  福建  宁化  文化  精选 
描述:的。儿时的我常看妈妈制做酱豆子,至今还记忆犹新,其方法是:精选豆粒饱满,没有"鸡屎豆"(霉豆),没有"虫口"(被虫子咬过的豆)的上等黄豆。把选好的黄豆用清水泡过之后,放在锅里煮熟,沥去汤水,盛在干净的陶盆或小箩筐里,用细纱布遮住,放在热热的
客家松丸松又软
作者:连允东  期号:第2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地区  制作技艺  元宵节  豆腐文化  宁化  传统名  福建  制作方法  丸子 
描述:馅原是中原人的创举,可见,松丸承传了中原面食的制作技艺并且有所发展,它是经客家人不断改进技艺而制作的独特美食。
客家茶油飘清香
作者:连允东  期号:第2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油  茶籽  客家山歌  绿色食品  油茶树  客家人  榨油  闽西北  工序  宁化 
描述:秋,茶籽成熟,累累硕果,压弯枝丫,摇曳生姿。成熟的茶籽大小不一,颜色红绿。那红是嫣红、紫红;那绿是浅绿、碧绿。茶籽圆圆的,沉甸甸的,令人爱不释手。艳阳高照,茶籽如一盏盏小红灯高挂枝头,望一眼,心里便洋溢着丝丝缕缕的暖意。采茶籽是山里人盛大的节日。不必用梯子,山村的男女老少,几乎个个都是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