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95)
期刊(145)
图书(21)
视频(5)
学位论文(5)
图片(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95)
期刊 (145)
图书 (21)
视频 (5)
学位论文 (5)
图片 (2)
按年份分组
2015(6)
2014(225)
2013(81)
2012(87)
2011(64)
2009(25)
2008(21)
2007(18)
2003(3)
按来源分组
闽西日报(35)
其它(14)
烹调知识(10)
中国食品(6)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4)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
知识窗(2)
大江周刊(焦点)(1)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
梅州客家美食文化节圆满落幕喜获佳绩 客家美食“秀”出特色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为期5天的梅州客家美食文化节日前落下帷幕,美食节期间参加总人数超过10万人次,总交易金额上百万元,展位共42个,有全市各星级旅游饭店、国家A级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和各特色餐饮名店共30多家企业参加,包括客家美食菜肴、客家风味特色小吃200多种。中国烹饪大师陈钢文表示:“此次美食节展示了企业的风
中国(赣州)客家文化节暨客家文化城庙会即将开锣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2月1日至2月5日 在赣县客家文化城举行 本报讯刘世平、特约记者邱日来报道:日前,记者从赣县有关部门获悉,为期5天的中国(赣州)客家文化节暨客家文化城庙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就绪,将于2月1日至2月5
连城:客家文化大观园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连日来,在上海世博园中国民族民俗民间展览馆里,许多中外游客长久地驻足在连城四堡雕版展品前观赏。台湾游客马先生啧啧赞叹:“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真没想到一个小山沟竟是明清时期四大雕版印刷基地,而且保存得如此完好!”连城四堡雕版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客家文化的璀璨明珠。此前 ,连城县受上海世博会中国
粤东客家地区的传统小食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钟国光 文/图 灰水为媒娶美人 古时候,有一位书生喜欢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可是不知道如何认识她以成就姻缘,于是请教于一个颇有本事的媒婆。刚巧那个媒婆与姑娘家中有些往来,认识那个姑娘,媒婆建议:那个姑娘很喜欢吃瓜子,而且吃得很多,你就去买些瓜子送给她吃罢。于是,书生天天都买很多瓜子,然后托媒婆找些理由
客家田螺汤清甜降火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田螺除了焖之外,还可以这么吃?在位于鲤鱼沙南海棉纺织厂对面的客家围龙屋餐厅,你可以品尝到具有客家风味的田螺汤。将买回来的田螺用清水养几天后,去掉肠子等杂物,洗干净后在田螺中酿入猪肉,再煮成汤即可
新客家菜注重创新做法新奇味道独特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高原香猪 生炒菜心 串烧白鳝 ■本报记者香金群 带上好心情,寻找惠州美食,边品美食边评美食。上周六,东江美食特工团15名团友来到位于市区东平东坡路的泰荣新客家菜,品尝了煎焖野生水鱼、串烧白鳝、红焖高原香猪等新客家菜。团友中不少老客家被这些菜肴新奇的做法和独特的味道所吸引,还就新客
听竹板山歌 品客家咸茶斗门民间艺术巡游明年2月10日上演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南都讯 记者左旭光记者从斗门区获悉,第七届斗门民间艺术巡游明年2月10日上演,届时除却往届的飘色、锣鼓柜等,将以新的组合形式出现,还将增加竹板山歌、客家咸茶等非遗名录元素,斗门特色小吃展示也将纳入
梅州“树头草根”演绎千年客家美食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香蒲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稻儿黄……”这首在梅州客家乡间广为传唱的民谣,诠释的是客家民系在山区生活实践中摸索出来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能力与智慧。笔者日前专程走访了“靠山吃山”、依山傍水而栖的客家人,
外来婆婆客家儿媳同做汤圆庆元宵元宵节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昨日是元宵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为图省事,人们一般都是在超市买现成的速冻汤圆。而来自湖南邵阳的袁阿婆和来自惠州的客家儿媳则选择自己动手做汤圆,庆祝婆媳俩在一起过第一个元宵节。 甜咸汤圆口味互补,家人戏称“黄金搭档” 今年是袁阿婆和儿媳头一次在一起过元宵节。听丈夫夸婆婆做的汤圆很好吃
客家竹筒茶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近日,笔者到连城县姑田镇林区下余村采访时,看见一些竹农,携带着竹筒茶到竹山去砍毛竹。于是好奇地问:“用饮料瓶装茶水不更方便么?”这位老农意味深长地说:“还是竹筒茶好喝呀!有顺口溜为证:一节毛竹制成壶,装入茶水带着游。渴了咕嘟喝一口,提神醒脑不糊涂。” 竹筒茶是客家人在野外作业时,为了解渴,需要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