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道客家豆腐美食
-
作者:李玉林
期号:第16期
来源:青春期健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豆腐、油炸豆腐角等等,制作技法多样,烹饪方法多样,风味特色也多样。其中三角豆腐饺、东坡豆腐、煎满丸最为典型。
-
重点工程在建、拟建项目资讯
-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公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设内容 关键设备 项目名称 建设周期 投资总额 接待能力 压路机 夯实机 三百山 公路建设项目
-
描述:用水的源头,三百山面积260平方公里,这里山深林密,潭瀑相接、古树参天、藤结萝蔓,温泉度假,客家文化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拟建设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度假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后花园",建成后,年接待能力可达50万人次,利年税可达2500万元人民币以上。
-
台湾 转角遇到美食
-
作者:刘星彤 金亮
期号:第27期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人 小吃 美食 臭豆腐 转角 餐厅 客家 水果 品尝 味道
-
描述:相比国内其他地方的菜式,台湾菜绝对不算多。对于台湾人正流行吃什么,就像N年前的一部偶像剧《转角遇到爱》,让蚵仔煎这个台湾名小吃迅速红遍大陆。而除了蚵仔煎、珍珠奶茶、三杯鸡这些众所周知的,还没机会亲临台湾品尝当地小吃的你,对台湾的美食又了解几分呢?趁着内地赴台自由行的展开,不妨让笔者带你亲临台湾看看。
-
五华民间建屋“上梁”及“包跳”习俗
-
作者:张泉清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华 民间建屋习俗 “上梁” “包跳” 仪式 工序
-
描述:五华,乃至梅州各县民间建屋有上梁、包跳习俗。五华,特别是五华北部一带。建国前在上梁时要制作“煎堆”(包括曾姓人制油禄里,下同)。就五华的所谓“上梁煎堆包跳板”习俗而言,是由“上梁天该包跳慢”的谐音缘起而成。反映了客家人向往吉利,追求幸福的心理。
-
故乡的年味
-
作者:水冬青
期号:第3期
来源: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劲十足,让贪吃的我常常喝得酩酊大醉,倒床不起。 农历二十五“入年卦”后,人们忙着筹备年食、年货和应时糕果,制作用糯米做的“煎堆里”或“金团里”以及炸油角等等。
-
客家人的年滋味
-
作者:水冬青
期号:第3期
来源:旅游世界(旅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炸煎堆、酿豆腐、炸腐卷,大家一边干活一边说笑,那种温馨快乐的场面至今仍让我温暖。除夕,是小朋友最开心的日子,成年人的任何烦恼丝毫也不影响我们对过年的喜悦和希翼。
-
苦瓜药用非凡
-
作者:鲁古之
期号:第13期
来源:家庭医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苦瓜籽 苦瓜素 抑制艾滋病毒 药用 免疫细胞 生理活性 客家山歌 艾滋病患者 益气壮阳 糖尿病患者
-
描述:苦瓜苦中带甜,甜含清香。善于烹调的主男主妇,把苦瓜切断,盐腌片刻,即除掉一半苦味;再把苦瓜横切成圈,酿以肉糜,用蒜头、豆豉同煎,色美味鲜。正如一首广东客家山歌:“人讲苦瓜苦,我说苦瓜甘,甘苦任君择,不苦哪有甜。”
-
酝酿美味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10期
来源:中外食品工业(贝太厨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末、香葱末 5g 酱油 15ml 鸡蛋 半枚 水淀粉 15ml 盐 5g 油 20ml 特色: 酿豆腐是一道非常经典的客家菜,馅料以肉糜搭配各种蔬菜,酿入豆腐中先煎至金黄再回锅焖煮,味道浓郁,吃起来外焦里嫩。
-
一杯红酒配粤菜
-
作者:王琳 Lee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葡萄酒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菜 红酒 潮州菜 客家菜 菜系 烹调 烤
-
描述:粤菜即厂东菜,发源于岭南,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三种菜系发展而成。粤菜在烹调上以炒、爆为主,兼有烩、煎、烤,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有“五滋六味”之说。
-
客家吃“粄”
-
作者:赖晨
期号:第18期
来源:社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糯米 可加工 大米加工 籼米 拜神 蒸熟 保健 食物 油炸
-
描述:客家的"粄"是把大米加工成粉面后做成的食物。主要以糯米为主,也会用籼米、大禾米,一般把浸软的大米磨成浆,压干水即为米薤(粄脆),它可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粄。客家也用蒸熟的米饭舂烂做粄。逢年过节,客家人都要做粄、吃粄,拜神、祭祖、应时、充饥、保健。正月初七要吃以油炸的糯米粄——煎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