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93)
期刊(48)
学位论文(16)
视频(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93)
期刊 (48)
学位论文 (16)
视频 (1)
图书 (1)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4(71)
2013(16)
2012(16)
2011(14)
2010(14)
2008(11)
2007(6)
2006(2)
1989(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7)
客家文博(2)
中国食品(2)
烹调知识(1)
民族论坛(1)
青年时代(1)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
社区(1)
农业推广学报(1)
農業推廣學報(1)
找一只姓“客家”的木桶鸡
作者:徐异菲胡可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古代文人骚客流行要去原产地吃当地食材,但凡有身份的雅士们都要相约去发源地吃“本土劲儿”。客家菜讲究原汁原味,相传多年来都是“无肉不成宴”的。这种“无鸡不清、无肉不鲜”的饮食态度,吸引我们效仿古人,附庸一次风雅,在国宝通客家菜的引领下,前往其位于广东惠东、博罗的原材料供应基地
客家宴席讲究的“五美”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饮食] 客家人的宴席除了红白喜事,最主要的就体现在春节期间。其宴席上的饮食讲究实用性的审美,材料取自天然,用膳时讲究趣味与气氛的和谐与融洽,在不经意间体现了客家饮食的“色美、味美、形美、器美、趣美”。 色美。既指原料自然美质的本色,又指各种原料的相互搭配。在颜色的选择上,更重
客家菜的特色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肉丸 【食话实说】 客家菜肴与潮菜、粤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与潮菜比较,客家菜偏重“肥、咸、熟”,这与客家人以往的生活水平和习惯有关。 社会在不断变革,客家菜也在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有“原汁原味,可口可心”之美誉。其“原汁原味”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选料讲求野生家养粗种
吃一口客家菜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還記得那個下午,我走進美綠生態園,那裡草木扶疏、綠蔭成林、蝶影處處,心情不由自主地放鬆下來。這裡設有不同的園區,很適合一家大小前來度假,所以每到假日,園外總是泊滿私家車。農場佔地很廣,有人喜歡來這裡露營、有人特地前來DIY做客家甜點,也有人像我一樣,遊走於各個園區,吸一口清新的空氣,喝一杯香草茶
客家名菜美味天成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厨师正在制作客家名菜娘酒鸡。 爱上一座城市,也许有千万个理由,但一座城市的特色美食,却永远是人们心中的王牌诱惑。梅州,是“中国客家菜之乡”。那久负盛名、独具特色,美味天成、可口可心的客家菜,成为广大游客爱上梅州的一个重要理由。 客家菜自成一家 客家菜与潮菜、广州菜并称广东三大菜系。千
市营养学会对99名客家产妇产褥期哺乳卫生开展3个月调查,结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宋武杰绘   ●本报记者 练海林  ■“宝宝又拉肚子了!”这可能是妈妈们见面经常说的一句话。按照人口及出生率计算,我市每年有92000个新生儿。国内一些卫生机构调查显示,我国新生儿中,有近三分一在出生后8天至42天内会出现腹泻现象,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我市每年就有3万多新生儿会
偶尔吃个客家菜
作者:杜家祁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杜家祁(香港)·自由行 回了深圳一趟,吃了两顿饭。两顿都是客家菜,感觉和香港吃到的客家菜有点不同,但深圳的可能更为地道,而且都很好吃。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吃的时候,想起报上各样关于食物品质的报道,心里有点忐忑。中午的那家饭馆,在墙上贴出告示,保证他们的食材是绝对安全,也没有地沟油,但晚上那间饭馆,
旅遊動態:定格新竹聚焦客家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台灣國寶級大師劉興欽畫的「祥獅挨戶來拜年」。 文:Christy 位於台灣中北部的新竹縣,是一個旅遊資源豐富,深受遊客青睞的縣市。這裡也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處處可見的客家食物和手作品,讓
客家吃文化撷趣
作者:钟同福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人的饮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客家人好客,“吃”文化丰富多彩,至今,民风淳朴的赣南客家,还保留着许多“吃”的习俗。 吃汤 客家村寨,处处流传着“上屋过来下屋客”;“过条门槛都是客”的俗语。客家人好客,给外来客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客家人的“汤”了。 到客家人家中做客,热情好客的主人招待
客家咸汤圆
作者:焦桐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焦桐(台北)·饮食关键词 大二那年初访女友家,约定搭客运车到新屋乡街上,谢爸爸骑摩托车出来接我。他似乎和我一样木讷,除了初见面点头微笑,一路上也不言语。就快到了。谢爸爸终于开,摩托车转了弯,驶进乡间小路。 “这是你们家吗?”我自知不善交际,努力寻找话题,指着稻田边一间看似古朴的红砖农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