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客家村落的消闲娱乐
-
作者:刘大可
期号:第1期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村落 客家 婚丧 田野调查 宗族 祭祀 闽西 社会生活 娱乐 活动
-
描述:铺、祠堂、寺庙内进行。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个村落都有这种场所,如小澜的土地坪、湘村的妈祖庙、湘湖的德川公河门口、亭头的旧街边的小店等等。村民在晚饭后或不忙时,聚集在这些地方。在这样的时刻,不只屋里
-
百年家园——一个客家人的家族史
-
作者:李欣
期号:第12期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长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毛泽东 家族 资产阶级 编辑工作 曾祖父 土地革命 独立自主 军队政治工作
-
描述:的女儿为妻,生有五子三女。我祖父是老三,名柱东,邑庠生(也称秀才)。我的祖母姓马,是长汀著名人像画家马国典的女儿,外祖父在长汀知名度极高,有句口头禅:“你这人太古怪,连马国典也画不像你。”祖父三十出头
-
客家社会大伯公信仰在东南亚的发展
-
作者:郑志明
期号:第1期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信仰 大伯公 客家社会 东南亚
-
描述:。华人在东南亚的特殊文化生态中,民间信仰一直是主要的精神安顿力量,从大伯公、拿督公到本头公,虽然名称与形态有些出入,但是其消灾祈福的平安心愿是一致的。祭祀圈的形成不只是在共祀的集体活动上,更重要的是对
-
告别,我的2011年
-
作者:行者.冠豸
期号:第2期
来源:新青年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字记录 幸福 写作 长篇小说 不真实 生活 跳跃 上网 新年 故事
-
描述:静下心来继续完成《小辉》这部自己构想了很久的长篇小说?并且坚持短篇文字的创作。 喜欢文字,亦喜欢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真实的感悟和心灵的颤音。只是写长篇小说是件艰辛的事。手头的这部《小辉》只完成了前半部分12万字,我已经精疲力竭了,剩下的后半部分是否可以在2012年里继续完成?我没有把握。
-
过节怎可缺少大餐?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2期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团圆饭 粤菜 菜肴 寓意 餐厅 假日酒店 传统 气氛 北方 烹制
-
描述:、富丽堂皇。“鸿运当头”、“发财就手”之类,多已走上家庭餐桌,人人耳熟能详,但未必人人明其就里。 广州人分外讲究“好意头”:虾,因其在粤语中与“哈”同音,寓意新的一年要过得“笑哈哈”;发菜、蚝豉,寓意“发财好
-
美食自由行 从菜系看台湾美食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4期
来源: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食 台湾地区 菜系 自由 海外学习 食物 厨师 饮食
-
描述:食的饮食天堂。这些美食不但体现在台湾各地著名的餐厅,遍布台湾每个角落的夜市,更是寻觅这些美食的最佳地点。 台湾料理很难整理出一套具体的承传系统,因为美食的源头非常的多元化,再加上台湾人对美食的天赋与创意,使得各种口味经过改良以后,形成有独特风味的台湾料理。一般而言,台湾现有的菜系可约略分为台湾小吃、台湾海鲜、客家菜、外省菜、原住民料理和各国料理等,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美食,构成台湾美味可口的风味特色,当然,这些美食的来源与改良的过程,需要老饕们细细的去品味。 台湾小吃 台湾先民主要来自大陆沿海地区,因此,很多台湾的小吃和福建、广东一带的风味小吃一脉相传。我虽在高雄出生,但父亲来自厦门鼓浪屿,1997年当父亲离开厦门半个世纪后,我再带父亲回到厦门的鼓浪屿寻根,我非常惊讶台湾的润饼卷和厦门的润饼卷是那么地接近,其他如牡蛎煎、油等小吃的口味,在台湾的小吃中都可以找到他们的踪迹。
-
厦门小吃大搜索
-
作者:潘潘猫
期号:第6期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厦门 鼓浪屿 小吃 海鲜 填海 服务员 区域 餐馆 搜索 旅行
-
描述:调味后用豆皮包成卷,放到油锅里炸熟。吃的时候切成小块,蘸着厦门的甜辣酱吃挺香的。 香炸鲨鱼扒(25元一份) 说是用深海的鲨鱼肉做的,外酥里嫩,配着甜辣酱吃很棒。 沃头干粥(泉州路51号) 在鼓浪屿的第二天,上午起床后慢慢悠悠的逛街,无意间发现的这家店,觉得刚起床喝碗粥应该挺舒服的,于是和同伴走了进去。
-
关于牛石慧史实问题的实地调查
-
作者:萧鸿鸣
期号:第2期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牛石慧 史实研究 牛石庵 馥柏寺 书画家
-
描述:的群体区域,包括今天奉新县的上富镇,西塔乡,甘坊乡,七里(六头),石溪、澡溪等。 奉新县文化馆的滕馆长参加过八十年代的文物普查工作。说起牛石庵,柏馥寺均未听说过。编过县志的文联副主席徐冰云亦不
-
台湾方言的故乡在中原
-
作者:张克辉
期号:第3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南方言 客家方言 北方方言 锡伯族 台湾话 锡伯语 陈元光 闽南话 东南亚华侨 王审知
-
描述:,不禁柔肠寸断。一问才知道歌仔戏的源头在闽南,哭调充分反映彼时两岸人民痛苦的心声。有尚清雅的南管(南音)也是从闽南传去台湾的。我曾听厦门一些语言学者用闽南方言吟诵唐人的诗歌,比用普遍话(国语)吟诵更上口。难怪学者们说,闽南口音与唐人口语相去不远。中国文化自北而南。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塞外少数民族南进,迫使大批汉人不得不自中原地带向遥远的南方迁移。唐朝武则天时大批汉人随陈元光征闽(福建的简称),藩籍于福建南部漳州。唐垂供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首任漳州刺史。公元906年,唐末唐昭宗封王审知为琅邓王,后梁封为闽王。真是无巧不成书,前后来福建的陈元光、王审知均是河南光州人,随他们而来闽南的汉人很自然地把古代汉语和中原当时的先进文化带来。如陈元光到漳州,重垦荒、兴水利,推广中原先进农业技术,改变刀耕火种耕作法,使漳州...
-
壮丽多姿荡气回肠:评赣南采荼歌舞剧《八子参军》
-
作者:王亚菲 朱俊林
期号:第5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歌舞剧 赣南 回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爱国主义精神 奉献精神 组成部分 人民群众
-
描述:代,它将我们的目光聚焦在那一片血染的红土地上。剧中的主人公那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奋斗不息的奉献精神、舍生取义的崇高品质都深深地震撼着我们,感染着我们,净化着我的心灵,使我们深受教育。回眸展望,静心沉思,我们深深地感到革命历史题材的戏剧,特别是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红色经典剧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当代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人生理想、革命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革命历史剧又是人们汲取爱国主义精神力量的源头。革命先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并导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