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武北:传统客家村落的社区研究(1259-1949)
作者:刘大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采用科际整合的方法,对传统客家村落社区-福建省武平县北部村落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功能、社会意识等作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考察。
传统客家村落的通婚网络初探——闽西武北村落的田野调查研究
作者:刘大可  来源: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村落  通婚网络  通婚圈  武北 
描述:的基础上,利用田野调查的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以闽西武北村落为考察对象,就传统客家村落通婚网络的基本情况、影响通婚的诸因素,作一比较深入系统的探索,并力图与前人的研究形成对话。
黎畲萧屋:一个可能源自畲族的客家宗族
作者:刘大可  来源: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关于客家与畲族的关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王增能先生就曾发表文章,指出客家与畲族的关系非常密切。进入90年代后,谢重光、吴永章、蒋炳钊等先生从语言、服饰、饮食、地名、生产技能、生活习惯、民间信仰等方面,进一步论述了客家文化中包含畲族文化的成分,指出客家及其文化的形成是汉畲两族长期互动的结果。
“海峡客家”旅游的发展路径及运作模式初探:以闽西客家旅游为例
作者:刘大可  来源: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消费社会学研究“”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海峡客家  旅游  发展路径  运作模式  闽西客家 
描述:对进一步发展“海峡客家”旅游有所助益。文章认为,发展“海峡客家”旅游一方面需要将“客家文化”的概念转化为一个让游客“进得来,住得下,玩得好,肯花钱”的旅游产品形象;另一方面则需要进一步塑造自身独特的客家文化品牌、推进赣粤闽客家区域的旅游合作和进一步加强与台湾客家旅游的交流合作。
客家妇女的社会生活:族谱记载与田野调查的比较
作者:刘大可  来源:2006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社会调查  民族社会  社会形态  客家妇女 
描述:本文对客家妇女的社会生活进行了调查分析。文章围绕客家妇女的理想人生、客家妇女旺盛生育能力之“源”、以夫家利益为重的客家妇女等进行了阐述。
族群认同与族群符号——赣闽粤台客家族群的田野调查研究
作者:刘大可  来源: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族群符号进行实证研究。尤其着力于赣闽粤台客家族群类型、族群关系,及族群认同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的梳理和分析,展现出中国东南社会族群关系的复杂性和族群认同的多样性,力图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类学关于族群关系与族群认同的学说与理论。全文分为四部分:
拜上帝教:西方基督教的客家化
作者:刘大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关于拜上帝教,史学界已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过探讨,但从客家文化视角来考察它的著文却不多见。本文试图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客家宗教民俗和宗族文化,对它作一些新的探索。错误之处,请方家指正。
传承与变迁:海峡两岸客家民间信仰的比较
作者:刘大可  来源: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关于台湾客家的民间信仰,前人有过不少的研究,对其中某一种信仰的研究更是积累丰厚,但将这些信仰置于一个族群整体及相互比较的视野进行探讨的研究却还比较缺乏。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台湾客家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台湾客家民间信仰对大陆客家民间信仰的继承与发展等问题进行新的探索。
整合客家文化资源 全面发展闽台关系
作者:刘大可  来源:“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客家文化是海峡两岸客家人的共同财富,是连接两岸客家人感情的重要纽带。继承、传播和弘扬客家文化,有助于加深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科举与传统村落社会——闽西武北客家村落的田野调查研究
作者:刘大可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科举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选官制度,它形成于隋唐,大盛于宋,更盛于明清,对传统中国的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持久的影响。那么,这种传统国家的选官制度对于基层的村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地域偏远、远离政治中心的民间社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