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州客家茶文化及其发展
-
作者:刘仕梅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茶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 茶叶企业 客家人 绿茶 茶叶产业 茶叶生产 饮茶 梅州市 产业发展 名茶
-
描述: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光辉灿烂文化历史的民族。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将茶叶放入壶中冲泡所得味甘饮料,可生津解渴,提神醒脑,增加生活享受条件。中国茶文化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
龙岩:蛟龙冲山起 腾飞正当时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福建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漳平永福属于盆地,水汽充沛,十分适合台湾高山茶的生长,所以我在这里种植的茶叶经常丰产。这里种植的茶树包容性大,做出的茶可以与许多茶进行拼配,一直以来我都将在永福种植的茶拿回台湾去拼配,之后再拿回来
-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中的语言禁忌
-
作者:曹保平 冯桂华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 语言禁忌
-
描述: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中有不少语言禁忌,主要反映在年节日期、婚丧大事、生育疾病、家居生活、饲养种植、林业采伐等几方面。语言禁忌的替代形式有反义词语、模糊说法、相关联想等。产生语言禁忌的原因是对自然的畏惧,以及不了解语言与其代表的客体间的关系。
-
晚清时期鸦片对贵州民族风俗影响研究
-
作者:陆吉康 段艳
期号:第5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晚清时期 鸦片 贵州民风
-
描述:晚清时期鸦片泛滥全国,地处西南边陲的贵州省因气候适宜鸦片的种植与生产,成为著名的鸦片产区之一。当时的贵州因鸦片产量大,除部分运出省销售外,省内民众消费的鸦片也呈上升态势。随着吸食鸦片的民众日益增多,贵州民族风俗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家中为客人提供鸦片吸食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
广东客家茶代表产品的主要品质成分比较研究
-
作者:卓敏 王秋霜 操君喜 陈栋 黄华林 马绵霞 邵燕华
期号:第15期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茶 品质化成分 甜味分值 品质特征
-
描述:独特"高火甜韵"或"炒米甜韵"和"甘浓而不苦涩"特征的主要物质基础,而影响这些品质成分含量高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客家本土茶树的种性和传统的"晒(晾/做)青+长炒青"技术工艺。
-
客家语讳的类型及成因
-
作者:曹保平 冯桂华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语讳 类型 成因
-
描述:客家民俗文化中有不少语言禁忌,主要反映在年节日期、婚丧大事、生育疾病、家居生活、饲养种植、林业采伐等几方面。语言禁忌的替代形式有反义词语、模糊说法、相关联想等。产业语言禁忌的原因是对自然的畏惧,以及不了解语言与其代表的客体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以赣南客家为例。
-
食茶
-
作者:江道镕
期号:第3期
来源:东方食疗与保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文化 饮食 冲泡方法 药用价值
-
描述:人们常说:无山不客,无客不山。客 家人常年生活在山区,种茶、做茶、食茶。开门七件事少不了茶。客家话吃、喝、吸统叫食。故曰:食茶。 客家人种茶,原不是专业,田园沟圳,山场荒崖,有土有水皆有种植。茶地远离市尘,有云雾茶之说。好茶莫不与崖泉为邻。
-
茶香飘万里:记奋进中的广西客家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作者:邱锡佳
期号:第12期
来源:广西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业有限公司 水生态环境 茶文化传播 客家 广西 万里 有机农产品 退耕还林
-
描述:广西客家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有机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和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产业化企业,现有员工三百多人,固定总资产一亿元。为积极响应昭平县进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保持青山绿水生态环境的号召,原大脑山林场副场长
-
淮土茶油:客家特色惠四方
-
作者:黄晓芸
期号:第1期
来源:福建质量技术监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悠久 茶油 生产加工 特色农产品 宁化 客家 人工栽培 健康安全 油茶籽 营养丰富
-
描述:淮土茶油是宁化县传统的特色农产品,历史悠久,素以澄黄通透、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健康安全等特色,扬名四方。淮土油茶栽培和取籽榨油历史悠久。从先人客居宁化以来就有种植油茶的习惯,明崇祯《宁化县志》有人工栽培的记载,民间生产加工淮土茶油始于宋代
-
芳香保健话擂茶
-
作者:蔡行健
期号:第12期
来源:东方食疗与保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保健 将乐县 宁化县 桃源县 客家人
-
描述:、上等山楂木或油茶树干制成的擂棍;三是捞滤碎渣的竹制“捞瓢”。加工时,抓一把当地盛产的好茶叶、芝麻、几片甘草等,放入钵内,手握擂棍沿钵内壁顺沟纹走向有节奏旋动,间或轻轻敲击,然后将研成的碎泥捞起,用“捞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