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传播背景下客家民间美术的流变研究
-
作者:曹佳骊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众传播 客家 民间美术 流变
-
描述:传统的客家民间美术通过家族传承和区域传播方式进行文化艺术的接力,受到发展历程、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呈现出保守性、交互性和从属性等传播特征。但随着社会背景的变更,大众传媒对客家民间美术以原始记录和元素借用等方式进行传播,使其内容题材、使用价值和制作工艺发生了改变。
-
石壁擂茶
-
作者:何葆国
期号:第1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擂茶 石壁 创新意识 探索精神 复合型 饮料
-
描述:不久前,在宁化石壁,我第一次喝到了擂茶。擂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茶,它是一种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饮料,是饮料中的另类和怪客。石壁擂茶的制作由来已久。“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在客家人的历史册页中,石壁是—个让人魂牵梦绕的祖地。数百年前,客
-
悦猫生活
-
作者:小贤
期号:第4期
来源:宠物世界(猫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林 长镜头 对焦 客家传统 相机 名字 分享 快门 绿色建筑 城市
-
描述:悦猫橘色森林在台湾中部山林中,翻山越岭,柳暗花明之后才能找到的一个"神秘小王国",这里只属于猫。它拥有一个很美的名字——悦猫橘色森林。这是隐身在山林中的一间小民宿,民宿主人彬哥曾经是很多卡通动画电影及数百部广告影片的制作人,这里所有的广告牌图画也
-
谈赣县食贡艺术
-
作者:张景
期号:第9期
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面塑 食贡 艺术
-
描述:赣县食贡品种丰富,造型多姿,色彩绚丽,是客家人用来祭祀供奉祖先的贡品,集实用性、观赏性与艺术性为一体,有着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论文从赣县食贡的概况、制作工艺及其艺术特点来谈赣县食贡艺术,并试图从生态化保护的角度探究赣县食贡艺术的发展之路。
-
赣南客家制瓷艺术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
作者:刘玉宝
期号:第4期
来源:艺术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七里镇 陶瓷文化 制瓷艺术 数字化
-
描述:本文以七里镇陶瓷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为例,分析了赣南客家移民和七里镇陶瓷烧造、制作工序、烧造技术、陶瓷种类、现存遗址等情况,提出一种新型展现、传播与保存方法——数字化传承,在虚拟空间中再现真实客家制瓷历史与人文信息,以一种直观的方式传播七里镇制瓷艺术文化。
-
旅游时代:文化品牌的打造与传统重建:宁化石壁客家祭祖的人类
-
作者:余达忠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旅游时代 文化品牌 重建传统 石壁客家祭祖
-
描述:全球化进程中的旅游时代,文化资源是一种可以不断建构和表达的资本形式。一旦地方政府、社会团体、民间精英积极参与和置身其间,完全可以通过某种形式的文化叙事,制作和创造出符合需要的历史,实现某种意义上的重建传统和发明传统。宁化石壁客家祭祖的建构过程,是旅游时代发掘资源、打造文化品牌、重建传统的过程。
-
赣南客家刺绣图案和文化特征研究
-
作者:刘利霞
期号:第20期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刺绣 艺术
-
描述:赣南客家刺绣是客家文化的传承,是节日里喜庆的盛装,也是客家人心灵手巧的体现,更是以古老的制作方法和优美的图案诠释着客家文化深厚的内涵。本文以近代客家刺绣图案为对象,研究了其图案构成和色彩特征,并对其呈现出的美学特点、文化特征进行探讨。
-
江西特色美食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特色美食 豆腐 酱油 猪油 江西 腊肉 汤汁 加入 烹调 风味菜
-
描述:,故名"三杯鸡"。上桌后满座清香,砂锅内鸡块色泽发红,鸡肉鲜美,汤汁香醇,且为原味,深受欢迎。03藜蒿腊肉藜蒿是鄱阳湖内的一种水中野生植物,每年阳春三月,南昌人特别偏爱用藜蒿炒腊肉。它的制作简单,先
-
山野食趣多
-
作者:杨学勤 陈莉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烹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经营理念 客家菜 无污染 制作者 山茶油 花生油 食用油 食材
-
描述:广州御信客家王客家菜馆。倡导原汁原味的客家菜.环保、无污染。经营菜式的原料多取自天然的农家食材,制作者搜罗广东各地的山野食材。在烹调上粗料精做.调料多数情况下只使用盐、酱油.烹饪多采用焖、煮,食用油只采用花生油和山茶油。价格适中.以薄利多销的经营手法营利,经营理念强调四味:入嘴有蹀、
-
客家蛋皮
-
作者:明山
期号:第4期
来源:当代老年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食 蛋皮 客家 食材
-
描述:今年63岁的钟明山,酷爱传承和制作客家传统美食。这道客家蛋皮,曾是客家人清明祭祖办集体伙食时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后来传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道家常小菜。1、将鸡蛋去壳打碎,加入红薯粉、食盐、味精适量,以清水调成糊状;2、热锅,入食油,将原料均匀地舀在锅内,控制好火候。待蛋皮烫成形后,轻轻一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