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焙豆干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钟明山
客家美食花样繁多。有豆饼子、薯芋包,有生草米冻酸菜、水石灰米冻,还有粉干、牛肉、牛杂汤……简直不胜枚举!特别是煎豆腐和焙豆干,尤其惹人喜欢。真是看一看眼馋,闻一闻心馋,尝一尝嘴馋。
在
-
客家酱豆
-
作者:李玉林
期号:第12期
来源:饮食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田塍豆 杉木 发酵 冬至日 闽南 北方人 黄豆 腌制 泥沙
-
描述:。一切收拾停当,接下来便是在木桶里浸泡几个小时,打捞起来,沥干。再倒入锅中,水烧到半开,用笊篱捞起,装入杉木饭甑。舀出豆汤,清理锅底,加入些
-
客家酱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美食典故>>>
酱豆可以算是一种独特的中国食品,祖先在北方的客家人,至今还喜欢制作酱豆子。农历正月至四月,正是农村蔬菜青黄不接时期,客家人称为“断菜帮”。这时秋天种下的白菜、萝卜等已吃得
-
大山深处英雄村:豆畲
-
作者:黄家祥
期号:第3期
来源:红土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英雄 大山 中央苏区 自然村 诏安县 解放前 客家话 居民
-
描述:豆畲是原中央苏区诏安县的一个自然村,住着张姓客属人家,解放前居民仅50余口,到如今亦不到80人。村子深藏于广袤的乌山中,微小如豆,故有“豆畲”之称,又因住地坡度较陡,又有人称其为“头斜”,客家话头斜也是最斜的意思。该村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英雄村”。
-
客家酱豆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玉林
酱豆可以算是一种独特的中国食品,祖先在北方的客家人,至今还喜欢制作酱豆子。
冬至到了,家家户户便开始张罗着做酱豆子。这时,女人们便坐在晒谷坪里,端着盛满黄豆的簸箕,一粒一粒地把豆拣干净,剔除泥沙、碎豆荚、虫蛀霉变的豆子,收拾停当便把黄豆放在木桶里浸泡几个小时,打捞起来,沥干,再倒入锅中,
-
粤东客家传统农耕习俗略论
-
作者:肖文评 王濯巾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 家 农耕习俗 土客融合
-
描述:角。
-
豆腐底下垫黄豆 豆香浓郁销量高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国大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他首先就想到了改良中的“客家豆腐煲”。于是他赶忙来到凉菜间,取了一小碗刚蒸好的黄豆,用它垫底试制了这道菜,没想到效果极佳,开盖之后菜肴散发着浓郁、自然的豆香。经过这一小小的改动,这道一直销量平平的菜肴很快登上了酒店旺销菜排行榜,深受中老年食客的喜爱,日售40份。
-
四角楼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角楼 结构变化 粤东
-
描述:四角楼的主要特点是方形围屋四角加建碉楼,更突出其防御功能。四角楼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变化多端,粤东与粤北两地又有各自的特点。粤东四角楼一般中轴为堂屋,以三堂居多,左右横屋和上堂外墙相连成围,四角建高出横屋和堂屋一至二层
-
八角楼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八角楼 客家围屋 居住遗址 古建筑
-
描述:客家围屋,人类瑰宝,《客家文博》第二期已介绍了方楼、圆楼和半月楼。本期将重点介绍客家围屋中的八角楼和四角楼。
-
可豆可香七彩果蔬豆品养生坊 开创健康营养新生活
-
作者:张丽
期号:第12期
来源:致富时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豆腐 果蔬 养生 彩色 营养 健康 果汁 新生活 豆制品 农贸市场
-
描述:家豆腐。在座的有几位女性,刘俊还为她们点了几杯果汁。或许是点的菜太多,服务员在上果汁挪动菜盘时,不慎把一杯果汁弄翻了。刘俊看着被果汁沁透的豆腐,笑了笑说:今天我们发明了一个新菜名啊。然后就拿起筷子,尝了一尝,不禁赞叹:这样也很好吃啊!就叫它草莓豆腐吧!刘俊突发灵感:能不能把一些富有营养的果蔬跟豆腐结合起来,做成一个新的品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