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795)
期刊(2197)
学位论文(474)
图书(127)
会议论文(62)
视频(38)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795)
期刊 (2197)
学位论文 (474)
图书 (127)
会议论文 (62)
视频 (38)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4(2634)
2013(593)
2012(623)
2011(608)
2010(424)
2009(252)
2008(213)
2007(127)
2006(77)
2004(27)
按来源分组
其它(584)
农业考古(22)
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8)
消费(4)
社区(4)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3)
大仁学报(2)
都市家教(上半月)(1)
企业导报(1)
发展(1)
回归,古老的客家社区——台湾省高雄县美浓社区纪事
作者:狄金华  期号:第1期 来源:社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雄  发扬  台湾省  社区组织  现代文化  保留  民族  “血液”  特色  母语 
描述:    这是一个古老的族群,保留了260多年完整的文化记录。在强大的现代文化冲击下,这个族群的后生已不会说本族的母语,也无法认同自己的文化。然而在社区组织的影响下,他们将本民族珍贵的传统发扬光大,注入了新的“血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存形态
永定的客家土楼
作者:高益群  期号:第3期 来源:发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文化遗产  客家人  永定县  福建省  土著人  “客” 
描述:福建省永定县是客家人的一处居聚地,他们的住所就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客家土楼”。所谓“客家”,是对来客的称呼,即非土著人也。既然是“客”,又企盼“永定”,土楼就把这一对矛盾锁定在自身状若“飞碟”的建筑里。
特产“红”“黑”“白”
作者:赖晨  期号:第14期 来源:社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红曲  广东省梅州市  闽粤赣边区  永定县  福建省  龙岩市  豆豉  聚居地  农耕稻作 
描述:闽粤赣边区的赣州、汀州(今福建龙岩、三明地区)、梅州33个县,既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大本营,也是著名的原生态农耕稻作文化区。这里有三种特产:"红"——广东省梅州府兴宁县(今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县)的红曲";黑"——福建省汀州府永定县(今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的豆豉;"白"——江西省虔州
艺术进入社区之探讨:以桃园县新屋观音及龙潭为例
作者:张益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区营造  艺术进入社区  艺术与社区结合 
描述:。藉由藝術的活力帶動區域發展,激發社區居民的潛在創造力和共識,讓社區發展有永續的發展契機。本研究亦有以下六點建議:(1) 縣府應強化鄉鎮及館舍的使命感及社區工作的培育;(2) 地方館舍應積極爭取活化
茶园成了居民文化“阵地”
作者:李天义  期号:第24期 来源:社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园  客家人  龙泉区  老年人  积极引导  社区文化建设  原住居民  社区工作者  入乡随俗  四川省 
描述:四川省成都市龙泉区洛带古镇原住居民大都为客家人,他们从粤东、粤北、闽西、赣南迁居过来,逐渐入乡随俗。客家人到四川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饮茶,一年四季,乐此不疲。久而久之,那些上了点年纪的人成天泡茶馆,在洛带古镇客家公园聚朋会友,社区工作者便将这项活动作为一种社区文化,积极引导。
客家吃“粄”
作者:赖晨  期号:第18期 来源:社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糯米  可加工  大米加工  籼米  拜神  蒸熟  保健  食物  油炸 
描述:客家的"粄"是把大米加工成粉面后做成的食物。主要以糯米为主,也会用籼米、大禾米,一般把浸软的大米磨成浆,压干水即为米薤(粄脆),它可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粄。客家也用蒸熟的米饭舂烂做粄。逢年过节,客家人都要做粄、吃粄,拜神、祭祖、应时、充饥、保健。正月初七要吃以油炸的糯米粄——煎圆为主
社会资本与组织学习之研究-客家社区发展协会之分析
作者:李京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社区  社区发展协会  社会资本  组织学习 
描述: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陳述如下:

一、客家社區發展協會之組織社會資本,認同感與義務感、網絡位置、網絡連結、期望與回報、信任與規範屬中等程度。
二、客家社區發展協會之組織學習,在共享願景、對學習的承諾、開放心智屬中等程度。
三、影響客家社區發展協會組織學習的組織社會資本三構面,在共享願景構面達到顯著的有認知構面;在對學習的承諾構面達到顯著的有關係構面、認知構面;在開放心智構面達到顯著的有認知構面。
四、影響客家社區發展協會組織學習的組織社會資本五因素,在共享願景構面達到顯著的有「認同感與義務感」、「網絡位置」、「期望與回報」;在對學習的承諾構面達到顯著的有「認同感與義務感」、「期望與回報」;在開放心智構面達到顯著的有「認同感與義務感」、「期望與回報」。
社区族群文化发展之探讨—以世客文化艺术团至社区演出後之影响
作者:林招吟 吴川铃  期号:第41期 来源:大仁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区  客家族群文化  世客文化艺术团 
描述:。一個出眾的藝人,必須具備興趣、專精、磨練、耐心才能獲觀眾好評。以致影響當地居民重視,居民也會建議在社區開設相同性質或適合興趣的課程學習。研習的課程包羅萬象,例如客家族群開設的課程,以客家歌謠班居多。招生的對象不分族群、年齡,因此就帶動社區族群文化融合與發展。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之後,各地客家活動均少不了自己族群的歌、舞、戲劇等藝術表演。在台灣各縣市客家人聚集的區域,均有開設客家歌謠班。要設立有規模的表演團體,必須要經過政府機關核准,該團才可設籍在負責人的戶籍地,經常性的排演、練習。因此,本探討以「世客文化藝術團至社區演出後之影響為例」作為本論文之主題。「世客文化藝術團」案例,到達被邀請社區或其他活動場所表演,民眾觀賞演出後,引起當地居民對客家歌唱產生興趣。熱心人士發起以社區做為研習場所,開設客家歌舞戲劇等研習班。一個星期為一次約兩個小時的時間,聘請專業老師做研習。正當的娛樂活動,增進社區與居民間之和諧。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法進行,透過田野調查、蒐集相關文獻、口述訪談等做探討,增進對社區族群文化發展的過程。研究者選擇屏東客家人居多,亦是客家集中地內埔鄉,對經常性有演出的業餘團隊,藝術表演團體為對象做探討。深耕社區族群文化,不僅能讓自己族群傳承自己文化,也讓別族群欣賞及參與,以達族群文化的融合。正當娛樂也能喚起傳統優良文化,傳揚倫理道德觀念,讓當地社區的居住感受溫馨、祥和的社區生活。
构建互动网络 培育公民社会
作者:李梅 杜文平  期号:第4期 来源:企业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加强,“私人领域”还是应当不断扩大,公民社会权利应当不断增长。公民精神。 参考文献 [1]杨勋.《国外和台湾地区的社区发展运动及对中国大陆的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0 (6) [2]杨秋芬,李颍,《公民馆:日本社区的公民教育设施》.《中国德育》.2008 (3)
艺术社区的观澜角度
作者:暂无 期号:第42期 来源:消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区  艺术  版画  拍摄 
描述:古村与版画没有分歧版画村这事,还得从薰衣草谈起。网友上传了在观澜版画村拍摄的一组照片。大片紫色的薰衣草花海出现在了观澜客家民房的前面。作者提示:“薰衣草开得正好,有时间就去看看吧。看薰衣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