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28)
期刊(283)
学位论文(109)
视频(48)
图书(41)
会议论文(16)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28)
期刊 (283)
学位论文 (109)
视频 (48)
图书 (41)
会议论文 (16)
按年份分组
2015(48)
2014(378)
2013(68)
2012(82)
2011(83)
2009(34)
2008(30)
2006(2)
1990(1)
198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64)
客家研究辑刊(18)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
现代装饰(2)
台湾语文研究发展基金会(1)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1)
语文学刊(1)
语言科学(1)
综艺报(1)
马来西亚华语词语研究
作者:黄华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来西亚华语  特有词语  同形异义词语  同义异形词语 
描述:特有词语,择要对这些词语的意义、用法作了解释、举例。在此基础上,本章概括了马来西亚华语特有词语的几个特点:(1)反映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多元文化、教育体制、生活等各方面事物的名词性词语较多;(2
闽西客纵横论
作者:蓝小玲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闽西  客语 
描述:;   到达闽赣山区,客方言即在此经数百年而形成。闽西是客家到     达南方后的新居地,相对粤客、四川和台湾等客来说,闽西
抄本〈渡台悲歌〉研究
作者:黄菊芳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  渡台悲歌  叙事  客家文学  抄本 
描述:作為人類精神活動重要指標的文學作品所具有的開放與創新。本研究的重要發現與所解決的問題可以概括如下:1.發現〈渡台悲歌〉第三個版本,並據以為底本,完成校勘工作,校勘本共計380句,2660字。2.詳盡
印度尼西亚华语平面媒体特色词语初探
作者:黄年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语  特色词语  印尼 
描述:异词、文言词和旧词、方言词以及其它无法归类的词语等6类进行详细的分析。 然后探索印尼华语平面媒体特色词汇的形成原因:受印尼当地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受古代汉语的影响:受闽、粤、客家方言的影响;受其它华人社区语言的影响。 最后笔者简要地分析了印尼华语平面媒体特色词汇的特点:印尼华语特色词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与创新;印尼华语自创词很少,而来自南方方言群或者港澳台和新马泰等华语区的“移植词”比较多;这些印尼华语特色词语在使用时具有不稳定性。
花莲地区客阿美语接触研究
作者:廖致苡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态度  南岛语  阿美语  客家语  语言接触  共通语 
描述:入聲韻尾變異,有/-p/、/-t/、/-k/混淆或韻尾增減現象;第三,阿美客家語吸收了當地客語環境的特色,四縣腔海陸腔合併使用。「客家阿美語」由於無法掌握阿美語特殊的輔音,因此以客語慣用的輔音取代,如/l/取代舌尖閃音/?/,字尾的咽喉塞音/?/則直接省略,另有自創的字尾/l/,似國語語尾助詞/-了/、/-啦/。詞彙方面在客語中發現兩個阿美語詞彙已被當地客家人廣為使用,其中阿美語[tam?au]在客語有四縣、海陸兩腔調的對應,字義由「人類」引申為「朋友」;而阿美語中尚未有明確的客語詞彙存在,在第四章僅以相似詞推測可能為客語的依據。第五章語言態度說明客語和阿美語接觸後,相互影響不大的結果,在於共通語的阻斷和兩族群社會地位所至,發音人的語言環境改變、使用對象等,皆是影響語言態度的因素,而語言態度正是客語和阿美語接觸後,滲入深與淺的主要條件。如今花蓮地區通行國語和閩南語,客語及阿美語都面臨語言危機,母語的保存艱辛何況是外語,因此花蓮地區語言接觸的現象漸趨式微,本研究將「阿美客家語」及「客家阿美語」完整分析紀錄,作為往後考證語言接觸的重要記載。
异质语言文化的相遇和融会:圣经中译本研究
作者:赵晓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文化  相遇融会  圣经中译 
描述:印欧语言翻译成汉语白话的跨语言实践中,将印欧中的一些语言形式向汉语“迁移”的实践,则有助于现代白话的形成,有助于“言文一致”追求中“”向“文”的提升。 第六章《少数民族文字创制:西南少数民族圣经
赣东北客语音研究
作者:聂国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东北  客语  语音  语音比较  语音接触与演变 
描述:北客家方言语音与其原居地闽西、粤东北客家方言语音以及赣东北本地吴方言语音进行比较归纳,考察赣东北客家方言语音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变异,重在揭示赣东北客家方言语音的基本面貌。同时,对其产生的变异进行全面的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其演变的动因,并就对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儿向言语的字调声学研究
作者:张国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checked  tone  glottal  stop  tone  space  clear  speech  tone  Infant  Directed  Speech  入声  喉塞音  声调空间  清晰言语  声调  儿向言语 
描述:」的聲調分析卻是亟待耕耘的。文獻上針對國語(Liu, Kuhl & Tsao, 2007)和粵語(Xu, 2008)「兒向言語」的聲調聲學研究,發現「兒向言語」整體聲調往上提升,並伴隨聲調的高度發音(hyperarticulation)。值得一提的是,以上研究均未觸及漢語方言中重要的聲調特點,即「入聲」(checked tone)所可能產生的變化。此外,MIPhI Model (Sundberg, 1988)指出,「兒向言語」超音段層次的高度發音,會在嬰孩12個月之後呈現減緩的趨勢。因此,本研究不但是客語「兒向言語」的先聲,更能填補以往「兒向言語」研究在「入聲」方面的不足,並檢視MIPhI Model在聲調語言的適用性。根據張月琴(1995)的聲學研究,四縣客語有六個聲調,分別是陰平(高升)、陽平(低降)、上聲(高降)、去聲(高平)、陰入(高降)及陽入(高平)。配合[i]、[a]、[u]三個元音,本研究共設計了18個雙音節詞,目標字均置於前字,以避免變調產生。藉由Praat語音軟體,本文將16位客家母親的「兒向言語」(嬰兒6~30個月)及「成人對話」予以分析,試著去檢視媽媽對嬰兒說話時,會如何改變聲調的聲學參數-基頻曲線(F0 contour)、基頻均值(F0 mean)、基頻範圍(F0 range)以及基頻斜率(F0 slope)?結果發現,客語「兒向言語」的語音聲學特徵有:聲調提升,聲調音域變寬,聲調升降急遽、聲調曲線明顯等效果。至於「入聲」的變化,因「陰入」與「去聲」同屬「高平」調,在「成人對話」裏,其聲學描繪體現為二條幾乎重疊、帶有微降走勢的基頻曲線;然而「兒向言語」的「陰入」曲線卻分布在較高頻的區域,與「去聲」之間有著明顯的聲學間隔。我們認為,客語「兒向言語」高平調的舒入對比,在基頻相關參數上的變異,肇因於入聲音節結構中的「塞音尾」。在世界眾多的語言裏,「塞音尾」不僅和「喉塞音」(glottal stop)的出現有所關聯,且常為後者所取代(Ladefoged & Maddieson, 1996)。「喉塞音」的發聲特徵是:聲門突然地緊縮(Kingston, 2005; Tang, 2008)。由於聲帶緊張度增強,而產生高調作為「喉塞音」的伴隨現象(Ohala, 1973; Zhu, 2004)。其次,本文試著從超語言(paralinguistic)及語言的角度,去詮釋客語「兒向言語」所做的聲學改變。「維持注意力」及「促進情感溝通」是其主要的超語言功能。語言功能方面,除了感知(perceptual)上,聲調訊號的突顯(salient)之外,「兒向言語」聲調空間(tone space)的擴張,使得整體音位(phoneme)格局間的聲學距離拉大,進一步暗示「兒向言語」可能是一種清晰言語(clear speech),讓嬰兒更容易區分不同的聲調。最後,本研究聲調高度發音的結果,和文獻上聲調習得的年齡相呼應;同時意味著,MIPhI Model在超音段層次上的假設,需考量到印歐語言之外的聲調語言來予以調整。
台湾闽南中日语之考察
作者:张柏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闽南语  外来词语  日语  构造形态  变貌 
描述:。本論文將釐清此類詞彙是原封不動地吸收使用,或是加以改變後,成為臺灣閩南語中詞彙的一部份。本論文研究之目的為探討現今存在於臺灣閩南語中源自於日語的詞彙之認識、理解及使用之實態。研究方式是以蒐集各學者所提及到的詞彙加以篩選出的802個臺灣閩南語中源自於日語的詞彙,並加以分析考察這些日語詞彙存在臺灣閩南語的型態及特徴,藉此釐清日語詞彙在臺灣閩南語中的使用現況。最後,並透過實際的問卷調査,取得臺灣居民對於此類詞彙的運用,讓在日語或臺灣閩南語學習教學設計上,能有更佳的教學策略、步驟及内容。 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序論闡明研究動機與目的,另一方面也提及到目前臺灣閩南語中源自於日語相關研究之概略與問題點。第二章簡述臺灣社會和語言情形,特別是臺灣閩南語的形成過程。第三章則試圖闡明臺灣閩南語中源自於日語的構造形態,並加以來探討此類詞彙在發音上及語意上的變貌。第四章將篩選出的802個詞彙中再選出50個詞彙,分成「日常・生活用語」、「工作・專業用語」兩類進行問卷調査及分析。第五章則試著修正臺灣閩南語國小教科書中,能保留臺灣閩南語中源自於日語的詞彙,以及在日語教育上能對於此類詞彙加以説明台日兩國語言的使用情形,以期更能達到原詞彙的文化特色及正確使用,另一方面,繼而加以檢討、反省本論文所遇的困境與改善要點之結論。
客家话詈骂研究
作者:曾燕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震惊值  客家话  詈骂语 
描述:際功能的客家話詈罵語,兼有表層義、深層義、語法義和文化義。表層義與深層義是透過詈罵語的慣用搭配,及概念隱喻的轉換同時而層次的呈現,表層義是中介,深層義才是主要的表達內涵。語法影響著語義,語義也制約著語法。包含著實詞、虛詞,而以同詞素類型構成的客家話詈罵語,有一定的詈罵範疇,同時又因為貶抑性語尾綴詞的加入,語義改變了語法,使得北方的逆行結構變成南方的順形結構,這是客家方言與眾不同的語源特色,也是客家方言緣起南方的佐證。語言不僅是文化的載體,更是文化的樣態。無論是客體指涉、主體語用還是特徵詞彙,客家話詈罵語負載的文化訊息是:語言遊戲的模式、是自我存在的辯明、是語言鬥爭的戰鬥詞語與招數、是社會禁忌語的反動、是權力意志的展現、是客家社會的交際工具、詈罵語中的性話語是極樂的取代,而這一切無非是客家人是山居族群的映現。語詞只有在句子中才有意義。客家話詈罵語不僅要罵得精準恰當,更要罵得巧、罵得妙,那麼直接罵詈式、間接批判式、詰問斥責式、感嘆自責式、反語意會式、嘻笑怒罵式、反語疑問式等句式的選用,自然能罵得鏗鏘有力、饒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