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地区春节前后的旧俗及传说
作者:文瀾  期号:第4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春节  农历  祭祀  花灯  姓名  元宝  年龄  除夕  写上 
描述:送神。农历十二月二十为送神日(包含灶神及风神)。事先从墟上买回灶君神像。灶疏(写上家中人姓名年龄)及元宝香烛,备办好三牲和酒,入夜进祭祀、火化(送它们上天)。是日,人们不能以碓舂米,否则会将风神捣下,致来年多风成灾云。
客赣方言的声调系统综述
作者:刘纶鑫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赣方言  声调  清浊  送气  韵类 
描述:全浊次浊各分两类 ;有的则依据古韵类分类 ,通常是咸深山臻摄入声字为一类 ,宕江曾梗通五摄入声字为一类。客、赣方言都存在浊上部分归阴平的现象。客赣方言都有次浊随清流的现象 ,但客家方言内部比较统一。
立足客家文化 发展休闲旅游——洛带古镇旅游调查报告
作者:谭志蓉 王丽  期号:第2期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休闲旅游  洛带古镇  龙泉驿区 
描述:通过分析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古镇的旅游发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立足客家文化、整合优势资源、鼓励社区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以提高古镇的服务水平。
穿肠过肚亦关情——漫谈龙岩风味小食
作者:张清璋  期号:第5期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小吃  福建  龙岩市  美食  牛油粕仔粉  圆仔汤  制法 
描述: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则重味,味则风味,一方之味也。在福建闽西客家聚散地的龙岩市新罗区,有许许多多地方风味小食、地方菜谱,虽然称不上什么名扬海,倒也独具一格,成为诱发一方游子食欲之地方小吃,颇有穿肠过肚亦关情的味道。
“客家”称谓的由来
作者:赖雨桐  期号:第1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金城  客民  马援  居民  后汉书  家户  籍贯  甘肃  武威 
描述:“客民”一词,据《辞源》解释为“非当地籍贯、外来寄寓的居民。”这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二十《马援传》:“于是诏武威太守,令悉还金城客民,归者三千余口”。汉之金城,今甘肃兰州之陇西一带。当时战乱,此地多有寄居之家户,马援平息叛乱后,令愿者返乡。
试论客家方言对粤语语音的影响
作者:甘于恩 邵慧君  期号:第5期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  语音  影响 
描述:舌尖元音 ;蟹合一帮组读 i或i;山、咸摄细音保持复合元音的读法 ;古鼻音韵尾的丢失与归并 ;粤语 、e 在石歧郊区话的混读 ;邑话舒声调与客家话声调的类型接近 ;中山客话与石歧话声调数目
游荡赣闽粤探寻客家大本营
作者:贺泽劲 李继勇  期号:第5期 来源:地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文化 
描述:走进中国三大客家人聚集地——赣南、闽西粤东,走过号称“客家州”的赣州,汀州,梅州和惠州,触摸客家文化的核心,打捞客家先民筚路蓝缕,跋山涉水的传奇,我们此行只有一个主题 ——客家。
落户川北的客家风味菜
作者:刘冬 刘军 曾荣钟  期号:第12期 来源:四川烹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色拉油  胡椒粉  味精  鸡精  制法  粉蒸肉  原料  川北  微波炉 
描述:是一条差异化的冷门路线——率先在川北引入了广东的客家菜。这家酒楼的经营者李俊峰先生,有空时喜欢外出游食方,自从他在广东客家山区品尝到了当地质朴的风味特色菜以后,就萌生了要将其引入
镜里乾坤大:儒商朱芷秀的快意人生
作者:郭锐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芷秀  儒商  崇文重教 
描述:继善楼正厅的福禄寿三星高照镜面上,存留有李寿庵、吴子安、廖晖宸、侯新如等人的名款,通过对人物名款的搜寻,梳理出朱芷秀与商界巨子、文人墨客、国学先贤的交往。此外,借助对《朱芷秀步陈达三韵和诗首》的解析,论述朱芷秀的儒商风范、快意人生。
说不尽的永定土楼
作者:马卡丹  期号:第12期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土楼  振成楼  永定  客家文化  客家人  世界文化遗产  社会和谐  天人合一  圆楼  大家庭 
描述:汽车进入永定地界,眼前出现或方或圆的土楼,错落有序地分散在田畴、绿树与起伏的山峦之间。据说永定的土楼多达2万余座,建于清代以前的就有8000多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包括"六群楼",永定占了"三群二楼":以"土楼王子"振成楼为代表的洪坑土楼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