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浓油纸伞文化及其视觉图像意涵传达之研究
-
作者:林宥涵 王蓝亭
期号:第16-17期
来源:艺术论文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美浓 油纸伞 图像
-
描述:濃油紙傘文化,並以文獻分析法、田野調查法、深入訪談法,針對美濃油紙傘的分類與圖像意涵做完整的探討整合。研究結果顯示,油紙傘在早期以實用為主,較不重視其視覺圖像,現今油紙傘之圖像已呈現多元化,而且,油
-
客家毽子花样多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钟明山
毽子的“毽”字,首部为毛。可想而知,毽子是由羽毛为主要材料制作的,故我们客家人称之为鸡毛球子。心灵手巧的客家祖先,不仅喜欢踢毽子,也擅长制作毽子,不像现如今,大家都去市场上买毽子。
毽子的制作方法很简单。找来一枚古四方孔铜钱,在孔的四边用纳鞋底的钻子各钻一孔,也有均匀钻上五孔的。然后捉住
-
一位新加坡华族移民客家阿婆的生命故事
-
作者:蔡津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加坡移民 客家阿婆 生命故事
-
描述: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深度訪談法,研究訪談共分十次進行,探索一位客家阿婆移民新加坡的生命歷程。其中對其在德光島奮鬥35年的人生經歷,做深度的訪談。從訪談當中看到早期新加坡移民披荊斬蕀的艱辛過程,也看到阿婆生命價值與人生意義,更看到支持阿婆生命力量的來源為婆婆的肯定與支持。
-
北区两所社区大学推动客家民俗教学成效之研究
-
作者:周金水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民俗教学 客家文化 社区大学
-
描述:課程設計、課程編排、教學方法、教學評量、師資培訓及未來展望,對於擔任社區大學客家民俗教學與學習相關人員做調查。採用參與觀察法、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以及問卷調查法進行探究,並以北區兩所開設客家民俗
-
客家地区教育的时空差异——以科举及第人数为例
-
作者:周雪香 陈支平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论及客家地区的教育,不少学者以崇文重教、崇尚教育、尊文尚学等词语予以称颂,并纷纷引用法国传教士赖里查斯、英国人类学家史禄国等人和美国《国际百科全书》的论述来论证客家地区教育的普及和发达。赖氏在其所编《客法词典》序言中写道:在嘉应州这个不到三四十万人的地方,
-
浅谈江西客家“字门拳”和“硬门拳”
-
作者:郭仪
期号:第12期
来源:搏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宜春 技击理论 发声 拳术 民间 含胸 呼吸 拳种 手法 动作
-
描述:演练时与硬门相反,不发声。但还有些民间拳师是以演练拳术收势时摆成规定字形而得名,如丁字桩等,其特点大为相似。则为阴劲含胸,阴劲即柔劲,与阳刚之劲(即硬门)相对。含胸有吞的作用,出手贵软而忌硬,贵圆转而忌散漫;且其技击理论讲究消力,即先用残字手法探敌虚实,凭顺势、借势、乘势
-
中国茶文化奇葩-擂茶
-
作者:高原
期号:第4期
来源:药物与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擂茶 中国茶文化 客家人 客家妇女 饮茶习俗 少数民族 油茶树 三生饮 自成 制作
-
描述:练手法,精湛的功夫,使人们惊讶而钦佩,有“方圆百里擂茶乡,没有不会打擂茶的姑娘,不会打擂茶的姑娘无人嫁”之说。客家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每当客至,女主人先是端出一套擂茶茶具,人称“擂茶三宝”:一是
-
客家文学与中央苏区文学源流初探
-
作者:周建华
期号:第1期
来源: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学 中央苏区文学 源流
-
描述:客家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历史的风云际会使它与中国革命走到了一起,为中央苏区文学的孕育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客家文学从内在精神、创作队伍到艺术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为中央苏区文学提供了借鉴或支持,是中央苏区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为中央苏区文学的孕育、发展与繁荣作出了贡献。
-
“中国风”随《土楼》西行
-
作者:杨力
期号:第7期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交响乐 中国风 管弦乐 客家山歌 主旋律 演奏 乐团 听众 厦门
-
描述:初春时节,年近八旬的著名女指挥家郑小瑛教授向媒体透露了4月初率领“厦门爱乐乐团”赴西方交响乐的故乡德、法、奥地利和意大利的8座城市巡回演出的消息。今年恰逢欧盟成立50周年,她非常想把中国音乐家学习西洋音乐技巧发展创作的中国民族交响音乐带到交
-
武平猪胆肝的故事
-
作者:陈苍林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土特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猪胆 武平县 猪肝 屠夫 加工方法 肝切片 硬梆梆 闽西 胆汁 仔细看
-
描述:武平猪胆肝的故事陈苍林闽西八大干,驰名中外,武平猪胆肝为其一。它软韧醇厚,回味香甘,具有生津健胃,清凉解毒的功效,是客家宴席的名肴。猪胆肝奇特的加工方法和食法诚属罕见,故事得从“风猪肝”说起。古时闽西武平县有个王家村,住着几十户农家,家家户户都有杀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