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闽西客家走出的“海归”博士
-
作者:悠悠
期号:第1期
来源:现代苏州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归” 闽西客家 博士 闽西山区 宁化县 小学校 德清
-
描述:徐德清出生在闽西山区宁化县的一个小山村里,12岁丧父让这个原本就十分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然而,逆境永远是锋利宝剑的最好磨石。在家乡那所简陋的小学校里,徐德清开始编织自己的梦想。
-
客家情怀潮汕行
-
作者:辛波
期号:第18期
来源:消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先民 潮汕 情怀 海外发展 开拓精神 客家人 故居
-
描述:自宋始,客家先民因战乱与生计不定而向海外发展,并以其勤劳与开拓精神,形成海外客家的先民。许多海外客家人事业有成后,都愿意回到家乡置业,汕头的陈慈黉故居就是其中的最具代表的建筑。
-
郭沫若的客家情缘
-
作者:沈跃
期号:第10期
来源:兰台世界: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郭沫若 情缘 历史学家 梅州市 广东省 作家
-
描述:郭沫若祖籍四川乐山,客家人,著名历史学家、诗人、作家。前几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大会堂展出的108位客家人中,郭老排在显著位置上。他虽然中学毕业后离开家乡,
-
宁化客家古村落延祥的兴衰
-
作者:刘根发
期号:第6期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古村落 兴衰 文化之乡 宁化县 商贾 历史 化名
-
描述:历史上.宁化县延祥村一度兴旺昌盛.商贾鹊起.素有“商贾古邦”、“文化之乡”的美誉.是宁化远近闻名的客家历史文化名村。历经风雨沧桑后.一度兴旺昌盛的辉煌虽已不在.但文乡古风的幽雅韵味至今犹存。
-
艺海拾零
-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统计与预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统计执法 维吾尔族 罗马共和国 统计数字 《红楼梦》 客家山歌 民俗文化 篡改数字 革新开放 音乐理论
-
描述:艺海拾零沁园春·祖国颂梁子灵紫气东来,日丽风和,雨润景妍。看南天北国,风光无限;东疆西域,气象万千。馥郁繁花,香飘四野,漫舞红旗映碧山。振兴日,览中华锦绣,好景无边。妖绕百卉争鲜,十二亿神州奏凯旋。喜城乡活跃,革新开放;富民策略,光耀人寰。玉宇清明,...
-
客家小吃芋仔粄
-
作者:赖晨
期号:第3期
来源:四川烹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芋仔 小吃 番薯 豆豉 蒸酒 粗粮 薯芋
-
描述:客家有童谣这样唱道:“种芋子,种番薯,又种冬瓜种黄瓠。到七月,收燥谷,大担小揶揩进屋。收了一样又一样,又煮豆豉又做酱。又舂麻糍又蒸酒,一直忙到九月九。”芋头、番薯是客乡农家每年必种的粗粮,在当地向来有薯芋半年粮之说。
-
停泊在客家山水间的文化英杰
-
作者:绿笙
期号:第4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化传承 停泊 宁化 栖息地 历史文化 书法 文化遗迹 风水说 人生
-
描述:宁化县曹坊乡赤石嵊,作为自己人生航船最后停泊的港湾,民间中有种种传说,最普遍的说法当然是"风水说"。据说当年这个墓葬之地已为清流人童敬敷所选中,童是因羡于伊公的赫赫威名而主动让出正穴。于是,在现今伊
-
仙人冻
-
作者:连允东
期号:第6期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仙人草 客家地区 客家人 季节 仙草 福建 宁化 品尝 神清 制作
-
描述:,武平叫仙水冻,梅县叫仙人饭,在我的家乡福建宁化治平畲族乡则称为“仙草”。但不管如何称呼,开头第一个字都必定是“仙”字,所指都是同一种黑色或青色胶冻状的东西。它既不同于一般的食品,也不同于一般的饮料
-
游刃于方寸艺术天地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荣誉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印社的创始人,珠海印社的首任社长。 客家少年师承名家 廖富翔先生出生于1962年。家乡的文化传统、家庭的书香门第背景,深刻地影响着他的一生。在廖富翔先生的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客家人对文化的热爱和重视。 廖富翔先生的家乡是广东大埔县。作为广东省著名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大埔县历史悠久,文化土壤深厚,文化名人多。廖富翔先生感到幸运的是,他出生于客家人中的书香门第,他回忆说:“当时我家中的线装本藏书很多,多达几千册之多。”客家文化世家之品味,于斯可见。廖富翔先生之所以成为篆刻名家,与他的家乡、家庭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滋养密不可分。 今天的廖富翔先生是篆刻名家,但他少年时代所学专业却和篆刻却关系不大。他自称:“我早岁负笈于羊城,学的是文化专业,和艺术关联并不大。
-
客家美食“水浸包”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周宗胜 文/图
连城县姑田镇客家美食之一的“水浸包”,因煮熟后浮在汤水上部不沉而得名。
水浸包的加工原料,是农家自己种植的木薯淀粉、蕉芋淀粉和芋子。制作水浸包的用料,应根据需要量灵活掌握。以5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