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272)
报纸(949)
学位论文(825)
图书(85)
视频(68)
会议论文(5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272)
报纸 (949)
学位论文 (825)
图书 (85)
视频 (68)
会议论文 (54)
按年份分组
2014(1673)
2012(235)
2011(291)
2010(238)
2009(157)
2008(142)
2007(90)
2006(49)
2002(11)
1990(2)
按来源分组
其它(913)
嘉应学院学报(62)
旅游纵览(行业版)(2)
联大学报(2)
东方·文化周刊(1)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
上海茶叶(1)
花莲师院学报(综合类)(1)
现代园艺(1)
文学教育(中)(1)
重新定义「台语」-客家人对「台语」名称的态度分析
作者:张显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语  语言态度  客家  命名 
描述:是「閩南語」的說法,並且認為將「台語」等於「閩南語」對客家人是不公平的、不合理的且是不自然的,是霸道而且無助於族群和諧。二、大多數的客家人贊成將台灣的各種語言都稱呼為「台語」,並且認為這種擴充台語的做法是公平的、是合理的,而且是有助於族群合諧的,但是不贊成將「客家話」的語言名稱改成「客家台語」。三、大多數的客家人認為以「福佬話」來稱呼閩南語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公平、合理的。但是有近乎半數的客家人對於以「福佬話」稱呼「閩南語」是否有助於閩、客族群關係的合諧不置可否。四、大多數的客家人認為需要處理「台語」名稱爭議的問題。對於語言名稱的命名原則,則主張應根據民間的習慣用法、尊重族群自我命名權,並透過政府出面介入、協商並取得共識來解決,但是將台灣本土語言都訂為官方語言的想法並未獲得支持。根據上述的研究發現,本研究還對本土語言名稱的規劃提出依些建議,希望本研究有助於台灣語言名稱爭議的解決。
赣州市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郑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武术教学  武术选项课  赣州市  普通高校  教学现状 
描述:,其地理位置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并且当地保存着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对赣州市5所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师和非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对
彬州土话语音及词汇研究
作者:范俊军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音  彬州土话  词汇 
描述:的共性与个性,同时对其中某些特殊的语音现象作初步的探讨。 第五章就郴州土话与湘群北片、湘语南片、赣、客方言四种方言的典型语音特征进行比较,用计量方法分析郴州土话与各大方言在语音特征上的接近
国小高年级客家学童族群认同与客家学习之相关研究 —以新竹
作者:李佳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语  族群认同  客家语学习  新竹  关西 
描述:共計607位客家學童,回收543份,得有效問卷461份,回收率為89.45%。所獲取的資料,以次數百分比、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以及質性方法進行分析,其重要結果如下:一
國民小學鄉土語言客家語教科書分析研究----以各版本第一冊
作者:吳秀梅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鄉土語言  客家語  教科書  內容分析 
描述:四位學者專家所提供意見做部分修訂而成,分為出版特性、物理特性、內容特性、教學特性四個特性來分析。主要結論如下:(一)出版特性:1.編者大多為現職國小教師,居住於北部。2.發行單位規模不一,發行與產銷
梅县客家方言“打”字及相关词语研究
作者:王秋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梅县客家方言“打”字及相关词语研究
台北县客魔法学院创新教学成效之研究
作者:张充炫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学习成效  客语魔法学院  客语教学  创新教学 
描述:體觀感方面,回答非常同意佔38.96%;同意佔了26.45%;回答普通的佔24.86%,前三項共計為90.27%,由此可知參加學員認同本次客語魔法學院兩天一夜的創新教學活動。(2)學員對於課程項目最喜愛的前三項課程分別為:竹板念謠;客家手工藝;以及客家美食等課程。由此得知活潑、動手親自體驗的課程最受喜愛。(3)各項變項對學習觀感之顯著性與否得知:在性別上有較顯著差異,對族群背景、是否參加客語生活學校則無顯著差異。(4)在單因子變異交叉檢定得知:客語流利程度越高者有顯著差異,對於學校規模則無顯著差異。
味觉和食物隐喻与客家人对谚语的理解
作者:林亚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谚语  味觉隐喻  食物隐喻  谚语理解  概念映照模型  概念合成理论 
描述:中的味覺與食物隱喻現象;(2). 客家人如何理解諺語;(3). 味覺與食物隱喻裡客家人認知與文化的呈現。筆者更進一步採用問卷調查來了解客家人對諺語理解的程度。藉著應用味覺與食物的隱喻現象作客語教學,可幫助年輕一輩的客家人及客語學習者更容易認識語言並了解其文化。 研究結果顯示「味覺」在諺語中,可以映照到以下的目標域(target domain):「人際關係」,「個性」,「生活方式」,「補救方法」及「優勢」目標域。最常見的「個性」目標域中,食物隱喻大多有負面或反諷的語意。像客家話說『鹹魚頭』就有諷刺的意味,批評別人很小器。而「食物」在諺語中,則映照到以下的目標域:「生活方式」, 「外觀」, 「個性」, 「人際關係」, 及「婚姻」。最常見的是「外觀」和「個性」目標域。像客語『冬菜盎』,是指人的外型矮胖。有些食物則會映照到特定的目標域,像『豆腐』大多用來指人際關係;『瓜類』則用來指婚姻等等。 再者,根據本文的調查報告,客語受試者是藉由上下文、或本身所熟悉的文化背景,來理解諺語的意義。然而,受試者所熟知的諺語大部分是有負面語意的。若受試者對該諺語不熟悉,大多數人會試著用上下文而非客家文化來理解語意;這樣的研究結果證實年輕一輩的客家人的客語能力與文化素養有待加強。 因此、從味覺與食物的隱喻現象,我們不僅可看出客家人的烹調文化、生活經驗與人際關係,也了解客家人孝順、勤儉與注重養生的理念。以飲食文化而言,客家人重 ‘鹹’ 與 ‘甜’,所以常吃的食物中,有很多像鹹魚這樣的醃漬品以及甜粄這類的甜食,這種獨特的飲食文化在客家諺語中一覽無遺。客家人重視孝道的精神也可從諺語中略知一二。『還生一粒豆, 當過死了開紙票』的例子,則是勸人要盡孝道,且行孝要及時。 總而言之,本文藉由探討客語味覺/食物的隱喻,來了解客家人的認知與文化。諺語不僅記載著祖先們的智慧與生活習慣,也透露前人將善良、勤奮、與合群這些傳統傳承給子子孫孫的理念。若能將客家文化特性融入於客語教學中,必能使課程內容更加活潑生動,令學習者對客家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進而活用於日常生活中,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美浓客家家庭客的流失和保存
作者:钟秋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浓  客家家庭  客语  语言流失  语言保存 
描述:談對象主要以女性家長和就讀小學的小孩為主,其他家庭成員的意見也一併納入參考。根據訪談結果,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有:一、美濃客家受訪家庭民眾普遍都是客語、國語和閩南語三種語言的使用者。祖父母的語言能力,客語非常流利,國語普通,閩南語不流利;父母家長的語言能力,客語和國語非常流利,閩南語普通,其他語言非常不流利;孩子的語言能力,國語非常流利,客家話不流利,閩南語和其他語言非常不流利。受訪家庭整體的客語能力:年紀愈大,客語能力愈佳,年紀愈小,客語能力愈差,客語的世代傳承處於「明確危險」程度。二、影響受訪家庭孩子講國語不講客家話的原因有:學校學習環境、學習同儕、電視媒體、家人遷就、客語能力不足等因素。受到照顧者的影響,孩子上學以前在家中大部分常講客語,但上學以後回到家中卻常講國語,並且已上學的孩子也會影響家中還未上學孩子的語言使用習慣。因此,幼稚園前後階段成了客語流失的起點。三、在父母跟孩子之間的語言使用上,父母容易遷就孩子的語言使用習慣,孩子往往成為決定家庭語言使用的關鍵人物。四、客家內婚家庭保存客語的條件優於客家外婚家庭。客家外婚家庭如果能經常使用客語交談,不僅可降低通婚所帶來語言流失的危險,也可以增加產生客語學習者與使用者的機會。五、在三代同堂的客家家庭中,祖父母是維繫家庭使用客語的最重要因素。六、外國籍客家女性家長,對維持家庭客語的使用與保存有正面的影響作用。本研究最後針對政府、學校、家庭和社區四方面提出建議,希望藉著這四方面的配合,提昇客家人的語言保存意識,進而做好母語保存與文化延續的工作。
广西贺州八步镇语言生活调查研究
作者:朱格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贺州市  八步镇  语言使用  语言能力  语言态度 
描述:法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力求以详实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多层次分析,得出较为科学的分析结果,为多民族、多族群地区的研究提供案例,对制定民族语言工作中一些列实际问题提供一定依据。文章以语言态度理论、语言能力
上页 1 2 3 ... 7 8 9 ... 81 82 83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