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6)
期刊(4)
按栏目分组
学位论文 (6)
期刊 (4)
按年份分组
2014(7)
2012(1)
2010(1)
200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6)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1)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1)
客家文博(1)
牡丹江大学学报(1)
客家谚语文化透视
作者:张玉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谚语  语用修辞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描述:生存和发展需求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精神文化,即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包括道德观念、唯物辩证思想、宗教信仰以及婚姻观念等,从而进一步挖掘出客家谚语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文化内容。本文认为客家谚语极具社会价值:气象、季节、农事等方面的谚语是客家人进行农业生产的教科书;风土人情、地域特色、民间艺术等方面的谚语是客家民间文化交流及旅游资源的活广告;思想品德、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谚语是客家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范本。同时,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台湾客家谚语中的男性研究
作者:刘怡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谚语  男性  谚语 
描述:究》為方向,探究客家諺語中所涵蓋之男性價值 觀,並針對男性的家庭地位、角色期待、人際互動、婚姻擇偶、職場成就等面向做整理, 從諺語闡述中歸結出客家男性的樣貌,盼能在紀錄流傳前人智慧的同時,賦予客家男性 新的角色參考方向與詮釋。研究內容以男性作為主要的取材方向,將蒐集到的相關諺語 加以歸納分類,主軸依照男性的人生歷程區分成「人子」、「人夫」、「人父」以突顯其不 同階段所賦予的不同責任與意義;「人子」以其所需承擔的責任與角色加以分類;婚姻 是家庭結構組成之始,「人夫」的角色及其重要,從婚前的擇偶乃至婚後的相處都蘊含 著人生的智慧,更可從中一窺兩性互動的真實面貌;「人父」則是跳脫人子、人夫的角 度,在生育、養育、教育上所扮演的角色著手,「人際」則是從社會的宏觀角度、家庭 的微觀角度,解釋男性所被賦予的形象和期許。依本文的研究闡釋客家諺語中的男性輪 廓,了解傳統男性的角度和定位,提供對男性思考的方向,希望對客家男性的議題有初 步的了解與基本的樣貌。
客家人价值观的民间视野:客家谚语解读
作者:郭起华  期号:第9期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客家谚语  价值观 
描述:客家人。
浅谈客家谚语在讲解当中的运用
作者:黄晓君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谚语  讲解  运用  作用 
描述:客家谚语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客家民俗陈列的讲懈过程当中,适当地引用客家谚语不仅能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讲解效果,还能使观众更好更深地了解客家文化。笔者通过从事讲解工作的亲身体验,结合客家博物馆的实际情况,谈谈客家谚语在讲解中的运用以及它们所起的作用。
客家谚语意义构建之社会语言学分析
作者:戴斯谨  期号:第4期 来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谚语  社会语言学  人文特征 
描述:客家谚语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客家人对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人生哲理的经验性总结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客家文化的有力表现。本文试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根据客家谚语意义构建来探讨客家人文特征。
巧用客家童谣谚语,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作者:陈锦昌  期号:第29期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童谣  客家谚语  语文教学 
描述:论文介绍了客家童谣谚语的类型特点,分析了客家童谣谚语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最后总结了应该如何将客家童谣谚语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提升客语学习成效之研究:以T国小为例
作者:苏敏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令仔  客家谚语  客家童谣  客语教学  师傅话 
描述:不同主題的學習單,做為延伸課程加深加廣的教材,並善用家長資源,藉由學習單同時增進學生與家庭成員說鄉土語言的機會。其次透過教學、省思與檢討的循環步驟,來進行並修訂教學之設計與活動。最後透過訪談已有多年教授客語經驗的老師,並擷取他們的寶貴意見。根據研究結果所得到的結論是:一、童謠具有潛移默化和寓教於樂的功能,很適合當做教材。二、利用客家令仔輔助教學,有助於活絡教學。三、客語教學宜融入「客語拼音直接教學法」。四、諺語簡潔雋永,充滿智慧,是很適合的教材。五、家庭才是語言學習的最佳環境。
广东大埔客家谚语、歇后语使用调查——兼论詈语
作者:杨倩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谚语  歇后语  詈语  动态调查  使用状况 
描述:语和熟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台湾闽客谚语中的女性研究
作者:郑怡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  客家谚语  谚语  闽南谚语  民间文学  台湾谚语 
描述:的生活樣貌。論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闡述本論文寫作動機與目的;第二節整理前人對於諺語研究的相關成果;第三節說明本論文的研究方法;第四節則探討本論文之研究範疇。

第二章:從臺灣閩客諺語看女性的婚前生活
本章主要藉由臺灣閩客諺語,闡述女性婚前的家庭教育及擇偶條件。

第三章:女性婚後的親屬互動
本章探討女性新婚後的夫妻相處、婆媳相處、與家族其他成員的相處及其與娘家的互動。

第四章:女性婚後的生養責任
本章論述女性傳宗接代的使命、生產過程的辛苦,及為母後對下一代的養育、教育情況。

第五章:臺灣閩客諺語呈現的女性地位
第一節說明女性於家庭中的地位。在瀰漫「男尊女卑」觀念的傳統社會中,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低落,女性唯有靠產子,甚至熬成婆後,才能握有家中權力而提高地位,而「招贅」卻是女性於家中的地位高於男性的特例。
第二節闡述女性於社會中的地位。在傳統的父權社會中,存在許多貶抑女性的諺語,無論是對女性能力與價值的質疑、個性的批判,或是對某些特殊身分女性的貶抑,都於此節加以探析。

第六章:結論
客语味觉和食物隐喻与客家人对谚语的理解
作者:林亚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谚语  味觉隐喻  食物隐喻  谚语理解  概念映照模型  概念合成理论 
描述:中的味覺與食物隱喻現象;(2). 客家人如何理解諺語;(3). 味覺與食物隱喻裡客家人認知與文化的呈現。筆者更進一步採用問卷調查來了解客家人對諺語理解的程度。藉著應用味覺與食物的隱喻現象作客語教學,可幫助年輕一輩的客家人及客語學習者更容易認識語言並了解其文化。 研究結果顯示「味覺」在諺語中,可以映照到以下的目標域(target domain):「人際關係」,「個性」,「生活方式」,「補救方法」及「優勢」目標域。最常見的「個性」目標域中,食物隱喻大多有負面或反諷的語意。像客家話說『鹹魚頭』就有諷刺的意味,批評別人很小器。而「食物」在諺語中,則映照到以下的目標域:「生活方式」, 「外觀」, 「個性」, 「人際關係」, 及「婚姻」。最常見的是「外觀」和「個性」目標域。像客語『冬菜盎』,是指人的外型矮胖。有些食物則會映照到特定的目標域,像『豆腐』大多用來指人際關係;『瓜類』則用來指婚姻等等。 再者,根據本文的調查報告,客語受試者是藉由上下文、或本身所熟悉的文化背景,來理解諺語的意義。然而,受試者所熟知的諺語大部分是有負面語意的。若受試者對該諺語不熟悉,大多數人會試著用上下文而非客家文化來理解語意;這樣的研究結果證實年輕一輩的客家人的客語能力與文化素養有待加強。 因此、從味覺與食物的隱喻現象,我們不僅可看出客家人的烹調文化、生活經驗與人際關係,也了解客家人孝順、勤儉與注重養生的理念。以飲食文化而言,客家人重 ‘鹹’ 與 ‘甜’,所以常吃的食物中,有很多像鹹魚這樣的醃漬品以及甜粄這類的甜食,這種獨特的飲食文化在客家諺語中一覽無遺。客家人重視孝道的精神也可從諺語中略知一二。『還生一粒豆, 當過死了開紙票』的例子,則是勸人要盡孝道,且行孝要及時。 總而言之,本文藉由探討客語味覺/食物的隱喻,來了解客家人的認知與文化。諺語不僅記載著祖先們的智慧與生活習慣,也透露前人將善良、勤奮、與合群這些傳統傳承給子子孫孫的理念。若能將客家文化特性融入於客語教學中,必能使課程內容更加活潑生動,令學習者對客家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進而活用於日常生活中,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