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70)
期刊(107)
图书(42)
学位论文(16)
视频(1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570)
期刊 (107)
图书 (42)
学位论文 (16)
视频 (13)
会议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5(13)
2014(186)
2013(78)
2012(87)
2011(139)
2009(45)
2008(55)
2007(24)
2006(18)
2004(2)
按来源分组
其它(41)
中国音乐(3)
音乐生活(2)
小演奏家(2)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
儿童音乐(1)
音乐教育与创作(1)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
平和有致 动静自如——浅议林延岳书法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开放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动静  艺术大师  道德情操  人的精神  法的本质  “人情”  客家文化 
描述:观书如观人,大凡欣赏书法艺术,人们总是把书法和人品连在一起。为如同做人,论古今艺术大师,能留善名者,道德情操皆属上乘,因为书法的本
浅析罗九香的艺术风格与治学特色
作者:陈蔚晏  期号:第6期 来源:乐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罗九香  客家古筝  客家音乐  民族音乐  演奏者  演奏技巧  古筝艺术  广东汉乐  演奏风格  教学 
描述:罗九香从一名古筝业余爱好者成为一名专业的古筝演奏家和教育家,并为客家派的发展和繁荣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其一生都与古筝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而古筝艺术也因为他显得更加熠熠生辉.
古朴、典雅的古筝名曲--浅析《蕉窗夜雨》
作者:何宝泉  期号:第4期 来源:音乐爱好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雨》是以客家“丝弦音乐”的合奏形式(由古筝、琵琶、椰胡、洞箫组成),经过历代客家人的发展、提炼而形成的古筝独奏曲。20世纪40年代,经过客家曲大家何育斋先生来上海传艺,以及50、60年代,被誉为
京城里的广味家常菜
作者:何贤能 江梅娟 巩志利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国烹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常菜  客家菜  西洋菜  广东  厨师  芥兰  烹饪  广式 
描述:北京何贤记餐厅创建于2006年,以客家菜和广东家常菜为主。老板何贤能是顺德厨师出身。手没话说,对于出品的要求自然也颇为严格:一些重要的食材如清远鸡、西洋菜、芥兰、胜瓜等食材都是从广东当地配送。而且坚持传统烹饪手法。保证原汁原味的广式家常出口。
浅谈客家
作者:张维  期号:第1期 来源:艺术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筝乐  演奏技法 
描述:客家派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它以中原文化为根,广东音乐文化为叶,融南北文化于一身,有着独特的曲调风格和演奏技巧,它是中原移民音乐和土著音乐结合的产物,本文通过对客家乐的发展、传播、风格特点的研究完整的展现了客家乐这一特殊的中原移民音乐之全貌.
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看广东梅州客家《香花》仪式中音乐的运用
作者:关杰 杨韬  期号:第1期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香花”  《香花》仪式  思想  行为  声音 
描述:动等。其主要形式以写、打、唱、念、声、色、等方式,综合性地宣讲(唱、念)客家特有的佛教精神、儒家思想内涵,并融合道教神祇以及民间礼俗于一体的综合信仰形式。通过实际田野考察,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以
论赣南客家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李艳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间工艺  客家文化 
描述:客家民间传统工艺是客家先辈们凭着艰苦创业的精神创造和发展的。赣南客家民间传统工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传统手已被现代工艺所取代。保护和研究客家传统手工工艺刻不容缓,应坚持弘扬客家文化、光大客家精神、发展客家经济为主题。
客家药膳两则
作者:江道镕  期号:第2期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存本能  自然条件  山苍子根  化痰止嗽  造纸工  自来水龙头  秋水仙硷  营养丰富  养肺肾  冬笋 
描述: 烳罐美食 造纸是客家一门绝好手。靠的是手上功夫。制纸全离不开山、水。长年在深山僻野,远离人家,生活极辛苦、寂寞。尤其是寒冬岁月,深山老林里,雾深瘴重,常为痧疟困顿。 自然条件和生存本能,使造纸工用陶器烹食。自然赐予的野味:各种菇菌和木笋、石笋,通脉利窍的冬笋,鲜嫩开胃,营养丰富。
国家非遗花朝戏的嬗变与传承发展
作者:李绮  期号:第19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花朝戏  嬗变  传承  发展 
描述:花朝戏的嬗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紫金乃至客家社会的发展史。正因为在花朝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花朝戏人承前启后、博采众长、与时创新,使其虽饱受风雨沧桑但至今仍生机勃勃、韵留香、魅力不减。所以,它的传承与发展牵动着客家人的心,被赋予新的文化精神,必将迎来新的事象。
客家人的经验对延边朝鲜族传统文艺产业化的启示
作者:柳兰  期号:第1期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文化产业  风乐  Pung’Ak 
描述:朝鲜族民间文艺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可是朝鲜族“风乐(Pung’Ak)”等传统文和长期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复杂和自身传承手法的单一性,带来了诸多缺陷。但瑕不掩玉,富有民间智慧、民族精神的“风乐”,其自身潜在力量无穷,其价值不可替代也不可掩饰,其保护和传承问题不容忽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