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东山客家地区民间信仰特点简析
-
作者:苏东来
期号:第1期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成都东山客家 民间信仰 祖先崇拜 多元信仰
-
描述:清初以来,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家人跋山涉水迁居成都,择成都东郊龙泉山脉而居(东山地区)。客家人的到来不仅把原乡的生产技术带到蜀地,更是把原乡地的传统文化信仰带到四川,极大地融汇和丰富了四川地区的民间信仰内涵。成都东山地区由此呈现出独特的客家民间信仰习俗。
-
浅探客家山歌与山歌剧唱腔艺术之特性
-
作者:滕冬红
期号:第16期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山歌剧 表现形式 广东客家 地域特征 唱腔艺术 歌剧音乐 客家文化 唱腔音乐 原生态
-
描述:"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它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根植于民间,带有明显的中原客家地域特征,它的音调以及表现形式,贴近大众。"山歌剧音乐唱腔"是从"客家山歌"中发展和衍生出来的;它是"广东客家山歌
-
日据时期台湾香蕉产业与客家经济精英
-
作者:曾纯纯
期号:第4期
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商人 香蕉贸易 日据时期 青果同业组合 六堆
-
描述:其次,当时香蕉经济是项获利颇丰的新兴事业,客家精英纷纷弃教(儒)从商,重商思想和商绅阶层兴起,六堆客家人正式进入都市发展,从事海外贸易,而香蕉产品的商业化也促使客籍农民愿意承担风险提高植蕉面积与产量,带动了六堆地区整体发展,显见当时客家人在香蕉产业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河源 服务三农传佳话 发展农机创新篇
-
作者:乔娜
期号:第12期
来源:现代农业装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机化发展 农业机械 河源市 农机服务 农机作业 农民增收 拖拉机 水稻插秧机 联合收割机
-
描述: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东江自北向南流经市区,新丰江从西向东绕城而过,两江在市区东面交汇,使得整个城市三面环水,看起来象浮在水上的木筏,因此而得名。近几年来,随着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农机作业市场的成熟,河源市农机专业合作社也日趋成
-
试析客家山歌与余耀南不同时期的艺术实践与文艺创作
-
作者:张利珍
期号:第2期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余耀南 艺术实践 文艺创作
-
描述:山歌大师余耀南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的国家级传承人,是德艺双馨、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家,他的即席s山歌应对、双手打竹板等绝活在梅州首屈一指。文章从解放后梅州客家山歌发展历史的角度研究分析余耀南不同时期的艺术实践与音乐创作。
-
客家红曲 美丽芬芳
-
作者:赖晨
期号:第2期
来源:家庭中医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曲 客家人 自然发酵 粳米 曲种 食物 闽粤赣边区 晒干 制作方法 食品添加剂
-
描述:闽粤赣边区的汀州、梅州、赣州,是客家人的摇篮、聚居地和大本营。这里山川绮丽,梯田盘绕层叠,禾稻生殖颇蕃,民勤田腴,最称富饶,乃原生态的稻作农耕文化区。每到收获季节,金灿灿的稻海铺天盖地,青山绿水、黑瓦白墙都被映黄了。经过收割、晒干、吹秕、砻壳、碓白、筛
-
客家山歌的结构探究:从铜鼓客家山歌谈起
-
作者:梁珈
期号:第2期
来源:神州民俗(学术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铜鼓 分类 曲式结构
-
描述: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散布着客家群体,来自于他们的山歌音乐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征。位于赣西北的江西铜鼓客家山歌是由来自粤、闽、赣南等地不同的客家音乐元素与当地原人的音乐元素长期碰撞,经过二三百年时间的磨合,从而形成了类型多样、结构丰富、各具特色的音乐风格。
-
普通话与客家话的差异比较
-
作者:陆小玲
期号:第9期
来源:职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普通话 客家方言 客家人 古汉语词 发展演变 古代汉语 词汇意义 语言 地方特色
-
描述:客家人一直拥有不畏艰难困苦、勇于开拓、团结凝聚的精神力量。这些美德成为了客家人的特色。客家人是一个经常迁徙且较为封闭的团体。客家话作为中国七大方言之一,被称为中国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方言保有了很多中国古汉语的原古音韵。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客家
-
赣南畲族“头牲”崇拜的人观研究
-
作者:蓝希瑜 朱琼玲
期号:第3期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畲族 “头牲” 人观 鬼神观
-
描述:关注日常行为、民俗事象、人生态度是人观研究的有效向度。畲族是南方一山地民族,"头牲"在赣南畲人观念中地位特殊,有着特别的文化象征意义,被广泛地运用于日常生活和人生仪礼中。通过仪式展演和民俗实践,"头牲"又不断地丰富赣南畲人的人观内涵,并建构着赣南畲人的现实生活和心灵世界。
-
大埔的生态经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
作者:梁伯钧 黄更亮
期号:第9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埔 陶瓷工艺 传统与现实 陶瓷产业 陶瓷企业 陶瓷生产 青花瓷 加快发展 中央苏区 农业龙头企业
-
描述:大埔,是一个美丽得绝对让您心跳的地方。一个传统与现实、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家园,蕴涵着一种沧桑之美、传统之美和文化之美。那里天蓝水绿,风光旖旎,四季如春,天地澄明,境内风光如画、风情如诗,被誉为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这里,还是广东第一个"中央苏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