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829)
期刊(268)
学位论文(23)
图书(9)
会议论文(6)
视频(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829)
期刊 (268)
学位论文 (23)
图书 (9)
会议论文 (6)
视频 (3)
按年份分组
2015(3)
2014(370)
2013(148)
2012(167)
2011(136)
2010(98)
2009(71)
2008(67)
2007(39)
2003(3)
按来源分组
东江时报(48)
其它(31)
客家研究辑刊(15)
闽南风(3)
福建史志(2)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
安全与健康(1)
广州:广州出版社(1)
大江周刊(生活)(1)
深圳青年(星期8)(1)
割烧
作者:蔡高暖  期号:第10期 来源:作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合成词  现代汉语词典  封山育林  粤东客家  客家人  防火防盗  两头尖  生活内容  山歌  农民 
描述:,割的烧也很短很短。割烧工具是:镰、尖担(两尖的棍子)、勾索。在山上,割烧人挥镰割革(鲁枝),用勾索捆成重量相等的两大捆,再用尖担串在一起,便可以挑
为了客家人的幸福:赣县人大常委会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纪事
作者:黄小平  期号:第11期 来源:时代主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大常委会  旅游产业发展  生态文化旅游开发  客家人  发展情况  积极推进  文化资源  人大监督  助推  生态资源 
描述:赣县位于赣江源头,是客家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千里赣江第一县"的美誉。为响应省委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号召,赣县政府紧紧依托丰富的山水生态资源、客家和禅宗文化资源,积极推进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同时,赣县人大常委会也将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纳入审议议题,以人大监督助推赣县旅游
烤着卖的肉脯干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农家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肉脯  烘烤  地理标志保护  明溪县  客家人  福建省  西北部  猪后腿 
描述:明溪肉脯干居明溪八大干之首,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福建省明溪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有相当一部分居民是客家人.客家人的祖先就有食肉的嗜好,明溪肉脯干就是在客家肉干的基础上.经切片、腌制、烘烤演变而来的,制作肉脯干所选用的猪肉非常讲究。只能用猪后腿的精肉,一猪两条后腿的精肉在9千克左右。
国际客家学研讨会在港召开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新加坡  中国大陆  国际性  客家学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  研讨会  深圳大学  海峡两岸  副教授 
描述:文化的直接源头》和《中国大陆客家研究的现状与今后方向》三篇论文,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并决定收入大会论文集。为了进一步推动客家学研究,决定成立“国际客家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akka Studies),会址设在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经过协商,推选出第一任理事会,大陆学者陈修副教授(嘉应大学)、李如龙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和张卫东副教授(深圳大学)当选为理事。并初步决定,第二、第三届国际客家研讨会分别在新加坡和台湾举行。
两岸合拍客家民情系列片《客从何处来》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先民  民情  两岸  风土人情  风景名胜  电视台  福建省  台湾 
描述:近日,由福建省龙岩电视台与台湾龙阁传媒联合拍摄的52集客家民情系列片《客从何处来》.在客家首府长汀开机。《客从何处来》以台湾背包客来大陆寻访源头为缘由,以客家母亲河汀江为主线,以地域为单元,讲述客家先民沿着汀江沿岸繁衍生息的故事,展现客家的风土人情,以及客家祖地优美的风景名胜。
喝一碗擂茶领一份桃花情
作者:解黎晴  期号:第6期 来源:广东茶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是对世界茶道的特殊贡献”,并一致认定湖南省的桃花源是我国正宗擂茶的发祥地一一尽管有武陵武夷之争,土家客家之辩,但茶祖武陵,代表土家的湘鄂川黔擂茶和代表客家的闽赣粤桂擂茶均本源于此.享誉扶桑茶界的多田侑史先生大发感慨:“莫道醉人唯美酒,擂茶一碗更生情.我终于找到了日本茶道的源头!”
寻找赣之源
作者:李军  期号:第8期 来源:声屏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代的相对个性。它以变化无穷、充满活力的母性慈爱,默默地编织着一条条生态链条,把江西人民紧密联系起来,并忠诚地记录着其生命的孕育、繁衍、生长、衰老、再孕育、再繁衍的整个历史变迁过程。它不仅仅是江西赣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历史是一条河。人类文明依河而兴,河川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水波荡漾与滚滚逝水交织着人们对河流的记忆。人类文明的发展,莫不是以大河流域为主要舞台。在这条终日流淌的大河旁,涌现出许许多多重要人物。如唐宋八大家就有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个领军人物生活在这条河流上,成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初唐四杰王勃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情操;由明至清,江西两次移民大迁徙,客家人漂洋过海遍及五洲。一时间,十八滩头成为土客文化分界线,千年古风凝成客家文化之精髓。
踏寻“闽西”客家风情
作者:滕建伟  期号:第3期 来源:爱尚生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古城,绕城而过的汀江被誉为客家人的母亲河。 店街是长汀很有代表性的古街道,一条狭长主街,四处通达,街面宽四米左右,由两列整齐相对的木构建筑组成。每户门面不宽,但都有一定的深度,基本结构是前店后院、下店
从客家族群之形塑看清代台湾史志中之“客”-“客”之书写与“
作者:林正慧  期号:第10期 来源:国史馆学术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客民  客籍  客户  罗香林 
描述:逕以文獻上「客」之書寫等同於客家民系,以及脫出「閩即福,粵即客」的迷思,應較能描繪出更貼近事實的歷史實相及族群關係。
小谈客家赣南茶文化
作者:黄盛昌  期号:第2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文化  客家  赣南  自然灾害  中原  点茶  点心   
描述:中有乐!赣南各县农民种茶、饮茶也逐渐普遍了,先后出现宁都小布岩茶、翠微金精茶,兴国的均福山云雾茶,于都的盘古山银毫,崇义阳茶,上犹梅岭毛尖、九曲毛尖;《还魂记》故事的发源地大余等地农民也陆续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