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游粉岭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深圳青年(星期8)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虽具田园味,但口味一点都不寡。虽然农庄位置有偏僻,不过为了这些菜式,去都值得! 山涧农庄 地址:粉岭丹竹坑新屋仔村井头 电话:9586 3967 营业时间有预约
-
原味店头街
-
作者:戴春兰
期号:第9期
来源:闽南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心旌荡漾。 就像《红楼梦》中妙玉所指的“槛内槛外”,一过街头牌楼,所有的繁华喧嚣便一律被阻隔在外了。店头街是只宜弃车漫步的,高跟鞋踩在青石板上哒哒作响,你便穿越历史来到了千年之前的唐宋。 街两旁静默
-
鱼头鱼尾羹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大江周刊(生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鱼头 鱼尾 丰子恺 赣南客家 芹菜 湿淀粉 胡椒粉 红椒 香菇 酱油
-
描述:打油诗:"赣州有名菜,鱼头鱼尾羹。
-
站岭寻古
-
作者:连允东
期号:第10期
来源:安全与健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先民 宁化石壁 茅草 破败 康熙 记载 通道 风雨 长时间 十七年
-
描述:草木挤得非常狭窄,我们艰难地在山道上行走,“咚咚”的脚步声踏破了这条古道的沉寂。时而惊起婉转的鸟鸣。
-
鱼头味美营养高
-
作者:季玉娜
期号:第4期
来源: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鳙鱼头 营养 美食 健康
-
描述:将选料放入直径1米的大瓦缸(小瓦缸亦可)内,以硬质木炭火恒温煨制达7小时以上。原汁原味的鱼头煮好后,打开锅盖,就有一阵清香扑鼻而来。配上久煮不烂的江西硬豆腐和野百合粉,味道香鲜。此瓦罐之妙处在于土质
-
五华民间建屋“上梁”及“包跳”习俗
-
作者:张泉清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华 民间建屋习俗 “上梁” “包跳” 仪式 工序
-
描述:五华,乃至梅州各县民间建屋有上梁、包跳习俗。五华,特别是五华北部一带。建国前在上梁时要制作“煎堆”(包括曾姓人制油禄里,下同)。就五华的所谓“上梁煎堆包跳板”习俗而言,是由“上梁天该包跳慢”的谐音缘起而成。反映了客家人向往吉利,追求幸福的心理。
-
客家隔岭对山歌
-
作者:韩士奇
期号:第6期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情歌 山歌 客家地区 对唱 清新
-
描述:客家情歌中,有不少是两人对唱,他们常隔着山一唱一答,这就是客家地区有名的“隔岭对山歌”。这种对歌往往即景生情,见物联想,出口成章,如淙淙泉水一样清新朴素,回流婉转。
-
“神圣的歌唱”:赣南兴国跳觋仪式之“觋歌”研究
-
作者:黄苗 邓伟民
期号:第16期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兴国跳觋 觋歌 音乐形态
-
描述:赣南“兴国跳觋”仪式为一种祈福避灾、降妖驱鬼、保家护宅的客家传统习俗。在“兴国跳觋”仪式中起着核心作用的“觋歌”体现出的声调化的音乐旋法、古朴化的调式调性以及口语化的节奏节拍风格,表达出原生态音乐的质朴与原始。
-
赣南兴国跳觋仪式信仰体系的“表象”与“内核”
-
作者:黄苗
期号:第5期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奶娘 女神崇拜 多神信仰
-
描述: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以家族为单位的民间信仰活尤为活跃,渗透在客家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兴国跳觋以“三奶娘”为信仰核心的“表象”,反映了客家女神崇拜的“内核”以及“主神崇拜”下多神信仰的“外延”。
-
九梅岭的传说
-
作者:朱瑞湖
期号:第3期
来源:闽南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掌握了不少中草药的药性和药理,很快就能为病人看病开方子。经她看过的病人只要几副中草药就痊愈了,对穷人有时不收分文,因此,她的医德仁心很快就传遍四方。有童谣为证:“洋蜢蜢(闽南语,指小孩),大古二古打草蜢,草蜢打得好,感谢郎中嫂,郎中嫂心地好,治病救人医德高,四里八乡人俄老(指夸奖)”。 再说他们婚后不久便喜得一子,取名“达腾”,这孩子天庭饱满,聪明懂事,深得父母喜爱。可到了古达腾10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从此,他就成了母亲的左右手。有一天,家里来了位求医的老者,他患得是“臭脚臁”症,两只脚臭不可闻,只见小达腾从清洗到敷药,做的是一丝不苟,毫无怨言。老者就问他:“你不怕臭吗?”他马上应道:“臭未好,好未臭”。老者不由感叹道:这孩子年纪小小就有这样的修行,将来长大后一定能惠泽一方黎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