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78)
期刊(30)
按栏目分组
报纸 (78)
期刊 (30)
按年份分组
2014(39)
2013(13)
2012(14)
2011(8)
2010(8)
2009(14)
2008(4)
2006(4)
2004(2)
2000(1)
按来源分组
福建史志(2)
现代青年(细节版)(1)
城建档案(1)
福建建筑(1)
红豆(1)
农业考古(1)
福建乡土(1)
百科知识(1)
福建文博(1)
民族艺术(1)
客家各地特色中秋风俗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祖地的福建宁化地区,中秋之夜有“笃月光姑娣”的习俗。 福建建宁中秋夜俗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 上杭县中秋,儿女多于拜月时请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临,竹筐会自己摇动,以其摇动的次数来卜吉凶。 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月饼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
客家年味儿 灯盏糕起锅了
作者:吴林增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导报讯(记者 吴林增 文/图)连城县的陈先生说,小时候,他对于过年的印象,就是油锅里那热气腾腾的灯盏糕。一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炸灯盏糕,那是儿时的记忆。 现在,要吃灯盏糕,无需逢年过节。它已经成为客家人一种风味小吃:早餐吃着刚起油锅的灯盏糕,配着香淡爽口的豆浆,是绝配。 陈先生每次去连城县城,都
客家碱粽地道纯香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俞祥波 文/图 豆沙粽子甜,肉粽的绵软油腻,而宁化碱棕只有一味,清香。那韧性、嚼劲,那种爽滑、清而不涩,香而不浓艳的味道,让人回味长久。 米必须是好糯米。什么是好糯米?年少时我并不知道,现在年纪大了,又离老家多年,家里早不做粽子了,但我记得父母种糯米的稻种是最贵的。粽叶得到水口夹的山上采
台湾客家乡亲们,我们来了
作者:林靖东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导报讯(记者 林靖东 张燕娟 燕子/文 陈巧思/图)七月流火,红衫映朝阳。 参加2013海峡两岸七夕牵手会的大陆青年,身着火红的“七夕牵手会”文化衫,乘坐华信航空AE992航班,于昨天13:35抵达台湾桃园机场。从这里,他们将开启“宝岛客家欢乐行”,一路寻爱,一路欢歌。“哈
客家迎亲
作者:陈留弟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接亲,赣南客家人叫迎亲,男方叫“娶亲”,女方叫“过门”,在整个婚礼中是一个高潮。在传统的婚姻礼俗中,一顶花轿是婚礼中不可或缺的道具。花轿的种类及样式繁多,简单的有两人抬的,中等有四人抬的、八人抬的,还有十六人抬的豪华大轿。兴国茶园的花轿是木制结构,一般选用樟木、梓木等木材。造型类似四方四角出檐的
族田与三明客家先民的家族保障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颜志文 现代社会保障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对生活有特殊困难者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在古代,对于弱势群体,三明客家先民自有一整套完整的保障体系,家族保障则是其核心。 三明的客家先民家族保障开始于唐末五代时期。客家先民经由三明宁化石壁迁徙各地。因语言、风俗诸方面的差异,特别是由于移徙入三明后为争夺土
客家古村的文化之旅
作者:张鸣郑妮婷阳慧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园村民居一角 张鸣郑妮婷阳慧文/图 园村位于上犹县城西南部,距县城18公里,毗邻山灵水秀的陡水湖。全村成圆形状,故名园村。在该村口山顶可一览村庄全貌,园村地形似茶壶:主村像茶壶肚,九曲河如
六百年客家民居“大观园”
作者:袁丁 范琛 甘超强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司前村。高笑 摄 蜿蜒曲折的忠信河,从河源市连平县境内的忠信镇缓缓流过,向南汇入韩江支流船塘河。在忠信河下游,有一处客家人聚族居住的小村落——司前村。历经六百年风雨,司前村仍保留着完整的明代客家古围寨和祠堂,被列入广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忠信花灯就发源于此,并传承至今。 全村人合族
滨海范和村犹存饭箩形难改古时风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历史至少600年,明清古建筑数百间,山海城田2万多亩,居民12000多人,杂居50多个姓氏,这便是范和村的时空含量。这个惠东稔山镇南部的滨海古村,古称“饭箩冈”,相传因地理形似饭箩得名,经逐渐雅化而改称“范和”。数百年来,这里登山可樵,出洋能渔,拦潮晒盐,富甲一方。时至今日,范和村仍旧以其村大、民富
滨海范和村犹存饭箩形难改古时风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陈氏祖祠里的木制牌匾,左看是兰桂腾芳,右看是金玉满堂,中间看又是诒远堂。 ↑罗冈围保存了原来的整体结构,房屋排列整齐。 ←范和村的谭公圣庙香火鼎盛,右侧的许愿树上挂满了绸带,老人们爱在树下纳凉。 ←范和小学建于民国,校内的这栋建筑材料由香港运来,至今仍然十分牢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