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赣南日报>  客家古村的文化之旅

客家古村的文化之旅

作者:张鸣郑妮婷阳慧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8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07版(文化)

【入库时间】20130530

【全文挂接】

【全文】

园村民居一角

张鸣郑妮婷阳慧文/图

园村位于上犹县城西南部,距县城18公里,毗邻山灵水秀的陡水湖。全村成圆形状,故名园村。在该村口山顶可一览村庄全貌,园村地形似茶壶:主村像茶壶肚,九曲河如茶壶颈,东坑似茶壶柄。

园村客家文化底蕴丰厚,当地的客家古民居已修缮一新,客家姓氏门匾得到了保护性维修,村庄各个角落分布着20幅客家漫画,数百年散落在园村民间的200个客家故事及近千句客家谚语已收集整理归档,东坑传承千年的传统古法造纸可观赏体验……漫步园村,仿佛步入客家文化之旅,感受着园村客家人的智慧和浓厚的客家气息。

梅水园村的传统文化可以理解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也是客家人传统美德。早在道光年间,园村水口的黄姓与吉姓合买房屋一栋,此屋依厅堂直出各半,黄姓住左片,吉姓住右片。门前有农田一丘,也是黄、吉两姓各半,此田没有田长、田堪,两边只有中椿为界。莳田时你让一尺,我让一分,后代人从未争执过。两姓人共住一栋屋,共耕一丘田,长期和睦相处,亲如手足,得到其他姓氏的称赞。每年春节过后,不同姓氏都会聚集在一起,学拳术,舞龙狮,吹箫弹奏,谈天说地,好不热闹。

客家门匾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一种客家民间文化艺术,相传源于中原河洛文化的发展,从古到今,在客家民居建筑上十分流行。不论上屋下屋,园村每幢古民居的门楣上都有一块四周绣着花边,中间镶嵌四个光辉夺目大字的横匾,如“越国流芳”“清白传家”“文范遗风”等,仔细品读,耐人寻味。如“知言遗籍”是春秋时期楚国钟子期与俞伯牙鸣琴知音结友的故事;“三省遗风”是指儒家宗圣曾子每日自我反省;“百忍世第”是唐朝宰相张九龄的模范事迹;“清白传家”是东汉名臣杨震做官时两袖清风,清白为官,不为儿孙谋财的寓意。

客家门匾是客家文化的“活化石”,每一块门匾都记载着一段历史,并随着家族的繁衍而世代相传。园村客家门匾多样而集中,具有“客家门匾第一村”之美誉。园村针对客家人群居特点,保留并改造一批土木结构民居,对砖混结构的民居按客家古典风格进行改造,打造具有典型客家古建筑文化风格的粉墙黛瓦古民居。

“手拿香烛拜四方,多谢茶神送吉祥,保佑茶树年年发,茶农生活更顺当。”每到春上茶园开园时,园村都会隆重举行祭拜茶神仪式,客家味十足的《请茶神》回荡在如诗如画的园村茶山间。此时,男女老少齐上山,摆供品、点香烛、燃鞭炮、诵诗词,用民间独特的祭拜方式,在茶园山顶摆开阵容,一起祭拜茶神。如今,这种祭拜茶神的仪式更多的是被作为一种文化保存下来。

在园村东坑造纸坊,保留着最古老、最完整的土法造纸,从取材、浸泡、踩踏、搅拌,到入联、压水、刷平、焙干的八道工序,可以感受到传统的手工造纸的复杂和艰辛。园村对“千年造纸作坊”进行重点保护,深入挖掘,把土法造纸的八道工序一一整理,让客家祖先的传统智慧不至于没落,让古法造纸文化在园村得到传承和保留。

如今的园村,已在茶山开通游步古道,吸引游客到茶山山顶一览园村全景。而黛瓦白墙的客家民居,源远流长的客家门匾,古老的手工造纸作坊,让游客观赏茶园的同时,一并感受到园村厚重的人文历史。园村,正日益成为感受客家乡土文化、体验千年传统古法造纸、品尝客家美食的好去处。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