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098)
报纸(6257)
图书(1419)
学位论文(1221)
视频(386)
会议论文(341)
图片(4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098)
报纸 (6257)
图书 (1419)
学位论文 (1221)
视频 (386)
会议论文 (341)
图片 (44)
按年份分组
2015(398)
2014(12021)
2013(1276)
2012(1310)
2011(1279)
2009(694)
2008(565)
2007(354)
2002(49)
2000(5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26)
梅州日报(1768)
闽西日报(865)
三明日报(269)
福建乡土(33)
美食(23)
四川烹饪(19)
乡镇论坛(10)
群文天地(8)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
客家甑新功能:给高压锅保温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大甑80元,小甑60元!”1月21日,宁化县泉上镇街头,年近六旬的刘志平正在叫卖各种型号的甑,还抽空现场制作竹篾甑篦,吸引了过往群众纷纷驻足观看,生意很是红火。 木甑曾是客家农村蒸饭的主要器具,为上粗下细的圆桶形,左右有拿手,上方有圆形木盖或锥体竹盖,甑内下端有多缝的竹篾甑篦
宁化客家“八大碗”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连允东 在广大的客家地区都有约定俗成的宴席菜谱,各地有各地的特点。在宁化客家祖地的宴席菜谱就是传统的“八大碗”。 何谓“八大碗”?是指宁化客家祖地城乡传统的宴席菜谱。其八大碗菜一般
客家粉皮,团圆的味道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连允东 “最是乡间幼时味,齿颊留香直到今”。诱人的乡间粉皮,常常撩起我的思乡之情。 客家粉皮是宁化西乡世传的乡间名菜。客家粉皮以番薯粉为原料,也有洋芋粉做的,但色泽较黑,口感次些。番薯
客家人的门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门林荣哲文/摄 宁江炳 在客家人的眼里,门管着一家人的出入平安,福禄寿喜。客家人认为门有神,称之为门神。特别是对大厅门、厨房门,客家人很崇敬。客家人外出时,都会说一句:“我出门了。”外出
鲜活的客家读本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詹昌政 客家,作为汉民族极为独特的族群,历时千年,觉醒却是近代的事。如果不是专家的发现与强调,这些迁徙者的后代,也许“泯然众人矣”——说过这句话的王安石,正是客家人。然而,他们毕竟与众不同:语言特点、风俗习惯、文化趣味、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社会环境……无不与周边的族群保持着差异性,显示着
客家人的“月半节”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罗昌高 客家人最看重三个节日:春节,清明,还有一个就是“七月半”。 “七月半”,也称“月半节”,顾名思义就是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在客家人眼里,这一天也属于节日,仅次于春节和清明。客家人有强烈的血源意识,对自己的祖先充满了无限的尊敬和崇拜。他们把列祖列宗统称为“公太”、“婆太”。认为没有祖先就
稻作与客家文化培育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廖开顺 稻作――水稻生产活动,是人类物质文明跨越式进步的结果,并且,由稻作而产生稻作文化。稻作文化是由于稻作生产而生发出来的物质文化、社会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诸多方面。客家先民从北方迁徙到南方赣闽粤边地,由旱作转换为稻作,其文化的培育与形成无不与稻作有关。 客家精神在早期的稻作生产中形成 客家
客家文化的两个节点解析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编者按:客家民系是汉族颇具特色的一支民系。由于历史上中原发生战乱、灾荒,大量衣冠士族南迁,中原汉人几经辗转,聚集于闽赣粤三省交界地区,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互相交融,同化了当地的土著,孕育出既有中原文化传承,又有独特语言、社会、文化特征的客家民系。地处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的三
客家民居建筑特色新考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晓迎 说起客家人的房屋,客家土堡(土楼)闻名海内外,其建筑外部的粗犷、朴实、雄伟、壮观之美,内部的“三堂两横”、富于变化的大小天井布局、私密性,与环境的完美结合、遥相呼应、融为一体,及极为丰富的故事、传说、“一夜成高楼”等人文景观,堪称福建民居之最。 走进宁化、清流、明溪等地乡村,你会发
震撼心灵的客家史诗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清流七星岩景区拍摄地。 江天德 电视连续剧《大南迁》如震撼心灵的客家史诗,它以唐朝末年黄巢起义为时代背景,叙述了唐朝监察御史利中汉因查处贪官,招致满门抄斩,利中汉夫人利嫂携带家眷跟随流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