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三明日报>  客家文化的两个节点解析

客家文化的两个节点解析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6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3版 (理论与实践)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挂接】

【全文】

编者按:客家民系是汉族颇具特色的一支民系。由于历史上中原发生战乱、灾荒,大量衣冠士族南迁,中原汉人几经辗转,聚集于闽赣粤三省交界地区,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互相交融,同化了当地的土著,孕育出既有中原文化传承,又有独特语言、社会、文化特征的客家民系。地处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的三明是其中重要的客家祖域。所辖12个县 (市、区)中,宁化石壁是世界 “客家祖地”,除宁化外,还有清流、明溪、将乐、建宁、泰宁、沙县、永安、三元、梅列都是客家县 (市、区),此外,大田、尤溪县也是拥有部分客家乡村的泛客家区。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总执行长黄石华先生指出:“三明是中国重要的客家地域,是客家大市,最重要的 ‘客家祖域’,在整个客家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期 《理论与实践》版特约请我市部分专家学者,就三明客家祖域的文化形成及历史渊源,从几个方面撰文阐述,以飨读者。

客家的历史,包括迁移史、文化史、形成和发展史,都有许多节点,这些节点,可以是时间上的,也可以是地理上的。在闽、粤、赣三省连结地区的地理方面,闽赣连结区、闽西、粤东北和赣南,其中有宁化石壁、上杭瓦子坪、胜运里、梅县松口、南雄珠玑巷等。这些节点在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在不同时期都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的作用是客家历史的演进而发生的,相互之间是一种承前启后,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每个节点的历史作用都能清晰可辨的探讨清楚,整部客家史也就有清晰的脉络。本文就客家方言和教育文化两个面进行解析。

客家方言的整合点

客家先民从各地区聚汇宁化,杂处其中。他们带着各种不同的土语,在生活、生产和经济交往中,需要沟通,在沟通之中整合,尤其是同原住民的语言沟通,差别更大,而且更需要,因此,四方杂处,经过长期的整合,而产生新的语言。唐宋时期宁化人口的高密度杂处,促使了客家方言的形成。正如郑州大学崔灿教授所云:中原大的方言区十几个,各地可以分成若干片。客家先民南迁的时间上下约千年,迁出地域主要有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甘肃等省,广大人民群众说的是各地方言。他们聚集在一起,纷纭复杂的方言必成为经济联系、文化交流以及群体之间一切共同活动的严重障碍。所以,他们就在宁化石壁这块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交际频繁的土地上,通过商品的长期交换、儒家文化的长期传播、客家群体的长期交往,求同存异,在公众场所逐渐使用大家都懂得的“雅言”,舍弃自己的方言土语,于是客家方言就应运而生。

厦门大学已故教授、博导、音韵学专家黄典诚认为石壁是客家话的摇篮。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罗美珍1997年说:“宁化石壁是客家方言形成时期最早的聚散中心”。宁化客家话至今还保留了许多古汉语音韵和词汇,同时也有许多赣方言的遗留,显示了客家话在宁化过渡的痕迹,充分印证客家话在宁化的整合。宁化话保留的古汉语(即雅言,亦称“通话”),而且又主要是继承了唐宋时期的中原古音,现选例如下:

话(hua)――说,白读蛙(wa)。说话称话事。

食(shi)――吃、喝、吸,吃饭,喝茶、吸烟称食饭、食茶、食烟。

歇(xie)――睡觉,想睡称想歇。

斫(zhuo)――砍,砍树称斫树。

樵(qiao)柴,砍柴称斫樵。

目英――牧,白读娘(niang),牧牛、牧羊称目英牛、目英羊。

噍(jiao)――咀嚼,嘴里嚼东西称噍东西。

炙(zhi)――晒、烤、炙白读闸(zha),烤火称炙火,晒太阳称炙日头。

赞――漂亮,白读盏(zhan),好漂亮的称好赞。

甑(zeng)――蒸饭器具,通称饭甑。

桁(heng)――檩条、桁,白读含(han),称檩条子为承桁子。

桷(jue)――椽子,桷,白读郭(guo),称椽子为桷子。

着(zhuo)――穿,称穿衣服、穿袜、穿鞋为着衫、着袜、着鞋。

箸(?zhu)――筷子,称筷子为著(?)只。

?(ji)――站立,?,白读欺(qi),谓站着叫?。

拘礼(juli)――讲究礼节(客气),拘,白读纠(jiu),叫人别客气谓不要拘礼。

脚睁(jiaozhan)――睁,足跟,称足跟为脚睁。

邋遢(lata)――不整洁,形容那种不整洁,不捡点的人为好邋遢。

许多词汇客、赣方言并用,如“哥哥、老伯”(前者是客语后者是赣语,下同)、“女客、妇娘”、“子、子哩”、“老婆、妇娘”、“抱、孵”、“落、跌”、“丈人佬、丈人爷”、“不、唔”、“茅、芒”……

教育文化启发点

广泛认同的观点是客家人崇文重教,耕读传家,薪火相传。

就科举而言,据统计,汀州在唐代惟一进士,是宁化人氏伍正已,于唐大中十年(856年)。宋代,宁化进士29名,超过汀州府治长汀县的27名。宁化进士数在闽粤赣连结地区的客家大本营中;仅次于赣县和宁都,而赣县建县于汉朝(前206-220年),比宁化早近千年,宁都建县于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年),比宁化早489年。《嘉庆重修一统志》中所列的汀州府唐宋人物共11名:唐:伍正已(宁化人)。宋:江礼(宁化人)、郑文宝(宁化人)、伍佑(宁化人)、徐唐(宁化人)、彭孙(连城人)、郑立中(长汀人)、伍全(长汀人)、杨方(长汀人)、邱鳞(连城人)。其中宁化籍5人,占汀州总数近一半。如果从唐至北宋统计(郑立中之前),汀州共8名,宁化籍多达5人,占63%,而且时间越往前推,宁化人物比例越高。说明宁化教育在汀州地区最为先进,而随着时间的后推,这一先进性则逐渐往南转移。延至明清,汀州府区的教育则往南推进。我们从历代的进士数可知一斑。唐代:宁化1、其它0;宋代:宁化29、长汀27、清流3、上杭0、武平0、连城0;明代:宁化2、长汀18、清流12、上杭12、武平1、连城1、永定5、归化0;清代:宁化12、长汀17、清流2、上杭15、武平6、连城10、永定17、归化9。从地区而言,则转移到了广东的梅州地区,清代,县均进士数梅州最高。据统计,宋至清三地进士(不含特奏名)情况:宋代:赣州进士218,县13、县均16.8,汀州进士60、县6、县均10,梅州进士17、县3、县均5.7;明代:赣州进士49、县16、县均3,汀州进士50、县8、县均6.5,梅州进士13、县6、县均2;清代:赣州进士135、县16、县均8.4,汀州进士88、县8、县均11,梅州进士113、县6、县均18.8。④这一情况与人口迁移直接关系。宋代人文中心是以宁化为中心的闽赣连结地区,随着人口从这一地区向南迁移,清代的人文中心转移到梅州。

教育产生文化、发展文化。宁化客家文化是闽北、赣南、闽西的节点,包容性很广泛。闽北是福建汉化、开发最早的地区,原属宁化县域的清流狐狸洞出土2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宁化老虎岩出土4万年前的古人类牙齿化石。

宁化文化是客家原生态文化,既继承中原古汉文化,又溶入了客家先民迁移中侨居地区的文化,同时兼溶了当地原土著文化,衍生出独具特色的客家原始文化。它以中原文化为根基,溶入了江淮文化、荆楚文化、赣文化等等。在此姑且不述,仅从发生学角度例举几则。在文化理念上,“崇文重教”、“硬颈精神”、“四海为家”、“敬祖穆宗”等的文化理念。(可参阅笔者《客家与石壁史论》)。此处就“敬祖穆宗”说说。据调查,宁化如今全县169姓中,有64姓有宗祠,今保存220座,早自唐代始建,宋代建16座,张氏一族有46座。66姓有族谱,现有族谱269部,有的姓自唐末始修,宋代始修9姓。至今有的姓已续修23次。据调查,这一早、密、广的特点,是闽西其它县所没有的。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