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有关蛇的俗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人世代聚居山地,无论老嫩大细,对蛇都非常熟悉,因此客家关于“蛇”的俗谚十分多。笔者特精选部分客家有关蛇的俗谚,以飨读者:
起龙头,结蛇尾。
蛇怕扁,人怕矮。
人怕理,马怕鞭,蛇怕火烟。
一不做,二不休,打蛇不死反为仇。
养蛇食鸡,养神引鬼。
蛇无大小,毒性一般。
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画蛇添足,
-
客家最纯正的年味小吃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一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过年的时候,可以端上台面的东西越来越多,但“年味”却越来越淡,传统手工制作的客家“年味”小吃也正逐渐成为一种传说。这里,我们为读者介绍最纯正的客家年味小吃的做法,简单而诱人,你愿意动手试一试吗?
甜粄
甜粄(嫩、滑、甜)
原料:糯米、黄糖或白糖(可按各人口味适
-
马来西亚 客属公会展出客家传统美食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马来西亚砂拉越客属公会为了与民众欢庆砂拉越古晋节盛会,该会青年团与妇女组特于8月9日至11日在民众会堂美食节上展出客家传统美食。
此次展出的客家风味有客家擂茶、菜糕、水糕、煎堆等。砂拉越客属公会希望通过此次美食节让客家传统美食广泛流传。(天下客)
-
客家砻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 朱裕森 图/文
“砻谷口悉嗦,碓米落镬;雷公轰轰,雨子点点;驮张脚头游天井。”这首童谣牵扯出一种生活用具——砻,千百年来,是它把谷子变成白米,从落后的舂米演绎到砻谷。
近日,记者
-
从越南的饮食看国家与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
作者:刘志强
期号:第9期
来源:东南亚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饮食文化 越南 文化交流 地区间 国家 法国军队 东南亚地区 中南半岛
-
描述:、农业和海产品上,越南都与中国南方相近,尤其是在历史上中国南方人不断地迁居越南,越南也接纳了不少广东、云南和客家人的饮食传统,因而在材料和调味上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烹饪方法也与中国南方相似,以煎
-
美食自由行 从菜系看台湾美食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4期
来源: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食 台湾地区 菜系 自由 海外学习 食物 厨师 饮食
-
描述:,1997年当父亲离开厦门半个世纪后,我再带父亲回到厦门的鼓浪屿寻根,我非常惊讶台湾的润饼卷和厦门的润饼卷是那么地接近,其他如牡蛎煎、油等小吃的口味,在台湾的小吃中都可以找到他们的踪迹。
-
客家文藝交流晚會熱鬧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出席嘉賓於晚會上合影
“兩岸四地客家文藝交流晚會”吸引數百居民觀賞
陳日源
客家文藝交流晚會熱鬧
【本報消息】澳門客家文化節組委會、福建省長汀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管委會合辦的“兩岸四地客家文藝交流晚會”,昨晚八時半假漁人碼頭會展中心舉行。大汀州客家民樂團聯同內地、台灣等客籍
-
客家邻居学做茶果
-
作者:李榕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邻居聚在一起做茶果。 南都见习记者 李榕 摄
南都讯 见习记者李榕 “一斤米粉,八两糖,干葱头、花生油不能少。”邻居古秋霞跟着张运带念起了做茶果的口诀。家住罗湖区翠岭社区的张运带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客家人,做了26年茶果,前日三名同是客家人的邻居来到张运带家里学习如何做茶果。
将鸡屎藤摘下叶子放
-
客家清明话扫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人扫墓程式多多(图片来自网络)
在客家农村地区,每年到了清明节,都有“挂纸”或“打醮墓”的风俗,也即是扫墓的俗称。清明节又名“踏青节”,据道光《长乐县志·舆地略·风俗》称:“清明,同行谒墓,曰踏青挂纸钱”。如果这天不扫墓的人,也有外出到野外去,俗称“春游”。
清明扫墓前,需对先祖
-
花絮: 客家山歌“溜”起来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青年代表与贫困学生一起植树。
青年代表与贫困学生互换“爱心卡”和“感恩卡”。
昨日上午,参加首届世界客属青年大会的嘉宾入席之时,已在会场周边学生们将“一条条”山歌如《桃花开来李花开》、《阿妹今日娶老公》等大声地“溜”了出来,让进入会场的嘉宾都“乐呵”了,纷纷拿出相机拍下这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