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13)
期刊(130)
学位论文(7)
会议论文(6)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13)
期刊 (130)
学位论文 (7)
会议论文 (6)
图书 (2)
按年份分组
2014(162)
2013(57)
2012(59)
2011(63)
2010(35)
2009(21)
2008(24)
2007(21)
2006(5)
2004(3)
按来源分组
侨报(17)
客家研究辑刊(10)
其它(8)
客家文博(5)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4)
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4)
四川文物(2)
四川客家研究中心(1)
文献(1)
北京:商务印书馆(1)
客家人与云南
作者:叶少玲  期号:第1期 来源:学术探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云南省  客家方言  客家民系  客家文化  毛氏家族  解放战争  客家研究  广东梅县  遗传距离  中原汉人 
描述:定居的客家人可能是毛泽东的先祖毛太华。据韶山《毛氏族谱》(乾隆二年修)记载:“始祖太华,元至正年间(公元1
客家人的民间艺术
作者:张宇生  期号:第1期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民间艺术  汉族人  闽西客家  黄河中下游  史书记载  大规模  头发  清末  装饰 
描述:据史书记载,我国从晋朝至清末的千余年间,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由于战乱、饥荒等诸多原因,汉族人曾先后出现较大规模的向南迁徙,辗转进入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和台湾等地,并漂洋过海,散居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先居是主,后来便是客。这些汉族人被称为“客家人”或“客藉人”。
亚细安(东盟)客属第六届恳亲会 客家情浓意更浓
作者:朱金莉  期号:第24期 来源:当代广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贺州市  亚细安  东盟  客属第六届恳亲大会  客家人  文化交流  经济合作 
描述:千年不改是乡音,万水难隔故乡情。 11月6日至8日在贺州市举行的亚细安(东盟)客属第六届恳亲大会,让来自东盟各国及世界各地的客家人代表及嘉宾领略了迷人的客家风情,感受了浓浓的客家亲情。客家人是中华民族一个独特的汉族支系。随着公元317~879年间东晋怀妥
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
作者:康保成 陈志勇  期号:第2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汉剧  历史变迁  客家文化 
描述:清代乾隆年间,"外江戏"进入粤东地区,从此与客家人结下不解之缘。本文从广东汉剧的历史变迁与客家人的关系、客家人对广东汉剧的接受和传播、广东汉剧音乐与客家音乐、广东汉剧剧目与客家事象、广东汉剧演出与客家习俗的关系等层面,全面阐述了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的内在历史因缘。
东山客家的“风水”族规
作者:刘蓬春  期号:第1期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山客家  风水族规 
描述:东山客家刘氏宗族在清朝道光、光绪年间订立的三个族规,对族内公共水源的蓄水、管水和用水做出了非常详细的规定,还对妨碍风水的建筑予以拆毁做出了约定,族规本身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作者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族规订立的背景、与族规内容相关的当时农业生产情况和族规所反映的东山客家的风水观进行了分析。
五华荣槐楼
作者:红梅  期号:第7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华县  广东省梅州市  围龙屋  文物保护单位  客家民居  文化历史  长乐  乾隆年间  清朝  革命历史 
描述:2010年10月,具有悠久酒文化历史的五华县"荣槐楼"被评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荣槐楼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转水镇三源村安塘角,是一幢典型的客家民居围龙屋,由当时嘉应州长乐县(今五华县)广东布政司温荣槐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
鼎泰丰:美味拍案惊奇
作者:周滨 严学明  期号:第11期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餐厅  工作人员  创业  台湾  创始人  电视剧  传奇  顾客  分店  拍案惊奇 
描述:从1972年在台北开出第一家餐厅,仅有能放6、7张桌子的店面,一天卖800块台币的小笼包,到几十年间风靡全球,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香港、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尼和美国等地开出分店,鼎泰丰创造了一段华人创业的传奇,也让中华小笼包这道美味得到了最大发扬。
曾国藩的祖籍在梅州
作者:白桑  期号:第3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曾国藩  太平军  梅州市  创办人  梅县  台北市  湖南  湘乡  湘军 
描述:与客家人为骨干的太平军作殊死战的湘军创办人曾国藩,在过去绝对没有人会知道他的上代是由梅县(按即今梅州市,下同)迁到湖南湘乡定居的客家人,直到1972年间,世界客属在台北市召开第二次恳亲大会时,由于曾宝荪、曾约农姊弟到会报到,才揭开这个事实。
客家方言和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徐世华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中学语文教学  普通话  方言区  通假字  韵母  古音通假  “信”  辅助教学  《琵琶行》 
描述:客家方言和中学语文教学徐世华语言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现代地域方言是古代的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分化的结果。在闽西北山区,当地的方*言是客家方言的一个分支。客家方言起源于东晋末年间中原一带的古语。它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当地语言的词汇和*发音特点(如中古汉语的全...
贺县公会客家话的声调
作者:邓玉荣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古全浊声母  广西贺县  声调演变  《方言》  去声  方言土语  客家方言  古入声  古今演变 
描述:量居民讲瑶话或壮话。公会镇地处小盆地,周围有山岭与外界阻隔,虽不十分险峻,在解放前交通不甚方便,现有多条公路与外界相通,离县城八步镇四十公里。据占公会镇客家人口大部分的谢、吴、杨三姓族谱记载,其先祖于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陆续由今
上页 1 2 3 ... 6 7 8 ... 15 16 17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