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88)
期刊(55)
学位论文(7)
图书(5)
视频(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88)
期刊 (55)
学位论文 (7)
图书 (5)
视频 (3)
按年份分组
2015(3)
2014(90)
2013(36)
2012(42)
2011(41)
2010(20)
2009(11)
2008(7)
2007(2)
2006(4)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51)
赣南日报(18)
其它(14)
美食(3)
农业考古(3)
客家文博(1)
源流(1)
药膳食疗研究(1)
江门文艺(1)
国学(1)
客家芥菜栽培技术
作者:张威华 吴碧云 曾赐金  期号:第4期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沼肥  客家芥菜  栽培技术  广东五华 
描述:~20%。沼肥在实现农业无公害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沼肥种植蔬菜,可抑制和杀灭病虫,减少农业投入,提高蔬菜品质,避免蔬菜受污染。
农业旅游为创意农业添彩:记悔县雁南飞茶田有限公司
作者:碧禾  期号:第2期 来源:农产品加工·综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亩的马占相思林染绿了群山,形成了一个以茶叶种植、加工和茶文化、客家文化为主题特色的农业示范基地和精品旅游景区,雁南飞公司走出了一条发展农业旅游的创意农业之路.
客家乡村的丧葬仪式调查:以宁化县虎龙村的“做香火”为例
作者:钟晋兰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丧葬仪式  宁化县  调查  乡村  客家  50年代  外出打工  自然村 
描述:村民以张姓为主。村民主要靠发展农业与外出打工为生,种植的作物主要有水稻、烤烟、蔬菜,养殖有猪、鸡、鸭、牛、狗等家畜家禽。
客家地区的古山寨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平远县仁居镇宝珠寨(寨门) [史迹] 冯锡煌文/图 在客家人南迁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饱受战乱和匪祸之苦。时至今日,客家地区一些险峻的山上,仍然保留着一座座古老的山寨或山寨遗址。这些古老山寨,在冷兵器时期的屯兵作战和百姓躲避“兵祸”、“匪祸”中,都起过重要作用。 众多的古山寨中,有历代战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中的语言禁忌
作者:曹保平 冯桂华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  语言禁忌 
描述: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中有不少语言禁忌,主要反映在年节日期、婚丧大事、生育疾病、家居生活、饲养种植、林业采伐等几方面。语言禁忌的替代形式有反义词语、模糊说法、相关联想等。产生语言禁忌的原因是对自然的畏惧,以及不了解语言与其代表的客体间的关系。
晚清时期鸦片对贵州民族风俗影响研究
作者:陆吉康 段艳  期号:第5期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晚清时期  鸦片  贵州民风 
描述:晚清时期鸦片泛滥全国,地处西南边陲的贵州省因气候适宜鸦片的种植与生产,成为著名的鸦片产区之一。当时的贵州因鸦片产量大,除部分运出省销售外,省内民众消费的鸦片也呈上升态势。随着吸食鸦片的民众日益增多,贵州民族风俗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家中为客人提供鸦片吸食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明清宗祠忆花嫁 古树清溪叹流年
作者:池锦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村口修建的一座聚贤亭,不远处便是村里的老屋。 八十多岁的阿婆在董氏宗祠内讲述家族的过去。 村里有不少登记在案的古树。 日头一出半天高, 看牛阿姐好转朝, 若然转去无朝食, 番薯芋仔拿两条。 ———社溪村老者开口唱客家山歌 小档案 名称:社溪村 地点:
(地方風味)客家芡粉餃子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賴 晨 (福建) 客家芡粉餃子 我是贛南客家人,從小就喜歡吃客家小吃,比如客家芡粉餃,它又名薯粉餃、芋子餃、芋子包。 芡粉餃就是用芋加適量番薯粉做餃子皮包,製作方法簡單,一般將個大的芋洗淨,連皮置鍋內文火煮熟,然後取出剝去芋皮,搗爛成芋泥後,加入適量番薯粉和精鹽搓揉、揑打成麵團,用擀麵杖擀
客家语讳的类型及成因
作者:曹保平 冯桂华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语讳  类型  成因 
描述:客家民俗文化中有不少语言禁忌,主要反映在年节日期、婚丧大事、生育疾病、家居生活、饲养种植、林业采伐等几方面。语言禁忌的替代形式有反义词语、模糊说法、相关联想等。产业语言禁忌的原因是对自然的畏惧,以及不了解语言与其代表的客体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以赣南客家为例。
食茶
作者:江道镕  期号:第3期 来源:东方食疗与保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文化  饮食  冲泡方法  药用价值 
描述:人们常说:无山不客,无客不山。客 家人常年生活在山区,种茶、做茶、食茶。开门七件事少不了茶。客家话吃、喝、吸统叫食。故曰:食茶。 客家人种茶,原不是专业,田园沟圳,山场荒崖,有土有水皆有种植。茶地远离市尘,有云雾茶之说。好茶莫不与崖泉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