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赣方言关系词与客赣方言的关系
作者:温昌衍  期号:第2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赣方言  关系词  关系  古赣语  开放式  封闭式 
描述:闽西的古赣语由于处在闭塞的山区而以封闭式方式发展演变(保存了多得多的古赣语成分),形成客家话(后来随移民延伸至粤东、粤中),它们最终一分为二是由于方言差距的拉大。
石城客话表微标记“哩”
作者:温昌衍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数量短语  标记  普通话  石城  微小  含义  形容词  概数  计量  主观态度 
描述:石城客话中,若主观认为某计量性数量短语所表示的数量微小,可在该短语后面附加表微标记"哩"(·li),该标记是短语的外加成分,表示数量微小,含义为"……的样子而已"(包含
再说武平中山军家话与客赣方言的关系
作者:林清书  期号:第4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平  军家话  客家方言  赣方言  语言接触 
描述:武平中山军家话,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为了统一军家内部语言,逐渐形成了以抚州话为主的,吸收了部分武平客家话成分的一种混合型的方言,是语言接触、双方言混合的一个特殊案例。
断裂社会与乡土社会的变迁——对江西赣南某县A村的个案研究
作者:邱浪平 魏志龙  期号:第2期 来源: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乡土社会  断裂社会  变迁 
描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断裂化更趋明显,同一社会中几个时代的成分并存。乡土社会在社会的转型与现代化过程中,也会发生相应的变迁。从民间信仰角度来阐述乡土社会在社会转型中的变迁过程。
广东客家娘酒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爱军 白卫东 汪薇 赵文红  期号:第3期 来源:酿酒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娘酒  红曲  黄酒  研究进展 
描述:介绍了广东客家娘酒的特色、生产工艺以及产业发展现状。通过从菌种选育、工艺条件优化、品质分析、功能性成分研究等方面,对黄酒和红曲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了力求把广东传统的客家娘酒产业发扬光大的措施。
壮族与客家族群互动中的语言关系
作者:罗聿言 袁丽红  期号:第1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群互动  壮族  客家  语言关系 
描述:在壮族与客家族群互动中,由于语言竞争、互补和同盟,形成了双语制、语言转用、语言成分借用的语言关系类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族群关系的变化,两个族群的语言关系将出现竞争减弱、互补变化、同盟延续的特点,并最终走向和谐共生。
长汀客话XA式状态形容词的构成
作者:饶长溶  期号:第4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长汀客家话  XA式状态形容词  客家方言语法 
描述:长汀客话xA式状态形容词的组成成分、语素间的关系、该类词的功能、与长汀话AA式性质形容词等对应式的区别,以及xA式状态形容词重叠式的意义、功能及对应形式。
湖南炎陵客家方言的完成体助词
作者:陈艳兰  期号:第5期 来源: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炎陵客家方言  完成体      嗨哩   
描述:普通话中附着于动词性成分后表完成的助词“了”在湖南炎陵客家方言中有四种形式,分别是“哩,嗨,嗨哩,了”,他们的用法存在差异。
广东赵氏宗亲及其河洛情结
作者:赵立人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赵氏  广东  赵匡胤  人口比例  北方地区  寻根意识  史料价值  统计分析 
描述:东各《赵氏族谱》中较合理可信的成分,大致理清赵氏三派由河南人粤源流,并对广东汉族赵姓的人口分布作了大致的统计分析。
客家文化节昨举行“非遗”讲座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昨天下午,第四届“客家文化节”系列讲座之一《自主品牌建设传承非遗发展》在罗湖区莲塘香云莎传承馆举行,讲座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欧阳小战主讲,穿插了走秀、舞蹈等表演形式来表现中华5000年桑蚕文化、染整技艺,让香云纱这一非物质文化深入人心。香云纱原产于岭南大地,2300年前,南越国人就善用一种南方盛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