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壮族妇女与客家妇女的异同性探析
作者:袁丽红 滕兰花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壮族  客家  妇女 
描述:壮族地区与客家地区类似的生活环境,使壮族与客家的妇女具有许多共同特性,如不缠足、善唱山歌、能吃苦耐劳、勇于斗争,在生产和生活中承担了比男子更多的劳动等,但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她们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比较低。
壮族与客家杂居的空间结构分析:壮族与客家关系研究之一
作者:袁丽红  期号:第1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壮族  客家  杂居  空间结构 
描述:聚居的特点,这种分布格局的出现是和历史上客家与壮族的迁移以及民族融合密切相关的。
多族群杂居区壮族与客家的互动:以贺州大盘村为个案:壮族与客
作者:袁丽红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壮族  客家  族群互动 
描述:语言以及风俗习惯,但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客家习俗的影响。
人类学文化变迁之文化涵化——以广西贺州客家族群的文化变迁为例
作者:郑威  期号:第7期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族群  瑶族  壮族  文化涵化 
描述:群的文化特征。
广西象州县壮族语言使用状况与民族心理分析
作者:李文波 刘静  期号:第4期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壮族  语言  使用特点  心理分析 
描述:广西象州县以壮族为主 ,区域通用语言为壮话和桂柳话以及客家粤北话 (又称麻界话 )。文章通过分析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结果 ,总结出象州壮族在语言使用上具有以下民族心理 :(一 )开放性 ;(二 )自觉的本民族语言传承意识 ;(三 )具有本民族的“语言情感” ;(四 )在双语使用中具有语言自卑心理。
壮族与客家的文化互动与融合
作者:袁丽红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壮族  客家  文化  互动 
描述:随着壮族与客家交往的增多,两者之间的文化互动越来越普遍,在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均相互包容,甚至相互吸收。在壮族与客家杂居地区,两者已经出现了文化上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壮族的客家化与客家人的壮化同时并存。
壮族与客家族群互动中的语言关系
作者:罗聿言 袁丽红  期号:第1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群互动  壮族  客家  语言关系 
描述:壮族与客家族群互动中,由于语言竞争、互补和同盟,形成了双语制、语言转用、语言成分借用的语言关系类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族群关系的变化,两个族群的语言关系将出现竞争减弱、互补变化、同盟延续的特点,并最终走向和谐共生。
馈赠与回馈:壮族与客家经济关系研究之二
作者:袁丽红  期号:第1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壮族  客家  馈赠  回馈 
描述:壮族与客家的交往过程中,相互馈赠的情况极为普遍。从馈赠的类型来看,既有礼节性馈赠,也有互助式馈赠;从馈赠的内容来看,既有金钱也有实物;从馈赠的范围来看,既有亲戚之间的馈赠,也有同学朋友之间的馈赠,还有邻里之间的馈赠。壮族与客家之间馈赠的普遍存在说明这两个族群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和谐、融洽的。
客家节俗与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之比较研究——以桂东客家“二月二
作者:吕红艳  期号:第4期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二月二”  壮族  “三月三”  比较研究 
描述:民俗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当地人们特定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通过对客家二月二与壮族三月三节日的本质意义和习俗信仰功能进行比较,可以了解这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传统的节日习俗文化发展的脉络,从中发现人类文化的相似和共同之处,并认识民俗节日背后深层的信仰观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色话”使用现状及其濒危的原因
作者:韦茂繁 韦树关  来源:中国首届人类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五色话  使用现状  汉语方言  壮语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  语言成分  民族语言  壮族  壮侗语  混合语  中间状态  一种语言  平话方言  民族成分  乐乡  客家方言  差异  北方方言  桂柳话  县志 
描述:话”并不是壮语,而是一种底层为壮侗语(如Da51“叉子”、mu31“手”、naml55“水”、ηa35“馋”、tap54“肝”、lyt35“血”等词都与壮侗语同源)、表层为汉语方言所大量覆盖的混合语。之所以称“五色话”,按当地的说法,是因为这种话夹杂了壮语、土拐话(汉语平话方言)、桂柳话(汉语北方方言)、麻盖话(汉语客家方言)等多种语言成分。冠以“五”,乃言其多也。作为一种民族语言,“五色话”正处在“民族语→混合语→汉语方言”转化的中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