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4)
期刊(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学位论文 (4)
期刊 (3)
会议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13(1)
2012(1)
2007(1)
2005(2)
按来源分组
其它(4)
中国首届人类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
中州大学学报(1)
长春大学学报(1)
广东梅州客方言词汇内部差异比较研究
作者:李玉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梅州客方言  词汇  差异  一致 
描述:其内部差异的成因。特别是对与外省市接壤的周边各县的词汇进行考察和分析,因为这些县市或是交通阻塞,与外界交流接触少;或是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较多,受到强势方言粤语的影响;或是与潮语区的县市比邻,受潮
汉族民歌地域性格的演唱特点分析
作者:黄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歌  地域性  差异 
描述:地区、江汉地区、湘地区、西南地区以及客家民歌地区等地域,分析其调式、旋法、润腔和地域性乐汇等四个方面,最终得出各个地区不同的民歌演唱特点。
与「我」同行-婚姻移民二代青少年的自我认同
作者:邱子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婚姻移民二代  青少年  差异  自我认同 
描述:對於自我是怎麼看待的?研究者以自身對於階級「差異」所引發的認同危機為起點,試圖去了解這些青少年在自我認同整合過程中對於「差異」的感知。研究者透過重要關係人的介紹,於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以
龙川方言的南北比较研究
作者:侯小英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龙川方言  差异  比较 
描述:bsp;  本文重点调查了龙川佗城和上坪两镇的口音,同时简要调查了老隆、通衢、鹤市、四都、车田、铁场、龙母、岩镇、麻布岗、细坳十镇口音,以佗城、上坪为代表,兼及其他各镇,从语音和词汇的描写、比较入手,分析龙川客家话的内部异同,并在内部比较的基础上,扩大到与邻近方言的外部比较,对龙川方言面貌作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考察。    根据所调查的十二镇口音的异同,可将龙川方言大致划分为南片和北片。佗城、老隆、通衢、鹤市和四都等南部镇口音较相近,为南片;上坪、麻布岗、细坳、岩镇等北部镇口音差别不大,为北片;铁场虽然处于南部,但它的口音却和佗城等南部镇相差较远,而与相邻的五华基本一致,总的来说更接近北片口音;车田和龙母则表现出一定的南北镇过渡口音的性质。其中,北片口音与兴梅等地区的客家口音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而南片口音,跟河源有很多的相同之处,跟增城、惠州等也有不少共同点。这种类型的客家话语音、词汇特点,有不少是跟粤语共有而跟梅县等多数客家话不同的,但我们却很难简单地认为这些特点都是受粤语影响的结果,只有在进行更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后,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粤方言与闽、客方言进行体标记的类型异同
作者:陈郁芬  期号:第1期 来源:长春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闽客方言  进行体标记  类型  差异 
描述:式。考察三者之间的异同,有助于完善方言语法系统的建立,也为南方方言同类型的专题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陆河客家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作者:彭志刚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陆河  客家话  普通话  差异 
描述:义、词语来源等四个方面。
每州客家方言中的祖辈亲属称谓调查研究
作者:谢静  期号:第5期 来源: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  客家方言  祖辈  亲属称谓  差异 
描述:差异的原因。
“五色话”使用现状及其濒危的原因
作者:韦茂繁 韦树关  来源:中国首届人类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五色话  使用现状  汉语方言  壮语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  语言成分  民族语言  壮族  壮侗语  混合语  中间状态  一种语言  平话方言  民族成分  乐乡  客家方言  差异  北方方言  桂柳话  县志 
描述:话”并不是壮语,而是一种底层为壮侗语(如Da51“叉子”、mu31“手”、naml55“水”、ηa35“馋”、tap54“肝”、lyt35“血”等词都与壮侗语同源)、表层为汉语方言所大量覆盖的混合语。之所以称“五色话”,按当地的说法,是因为这种话夹杂了壮语、土拐话(汉语平话方言)、桂柳话(汉语北方方言)、麻盖话(汉语客家方言)等多种语言成分。冠以“五”,乃言其多也。作为一种民族语言,“五色话”正处在“民族语→混合语→汉语方言”转化的中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