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期刊 (3)
学位论文 (2)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13(1)
2007(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
中国图书评论(1)
民族艺术(1)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论乡村治理中的农民公私观
作者:郑庆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社会  乡村治理  农民公私观  “善治” 
描述:至左右了乡村治理的绩效。毋庸置疑,在乡村治理制度变迁中研究农民公私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及历史学等学科视角,在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乡村治理、公私观与农民公私观等相关文献及概念的回顾和梳理之后,笔者尝试结合乡村治理制度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展现了农民公私观形成、塑造、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它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内涵与特征;接着,本文以闽西客家乡村的农民公私观的现状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系统阐述了农民公私观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治理的绩效;最后,本文揭示了农民公私观与乡村治理的基本关系是具有一致性,并通过两者的互动,实现乡村治理的“善治”。鉴于此,笔者认为乡村治理“善治”的实现,在思想行为层次上,应着眼于要求农民公私观念“现代性之过渡”;在制度层面上,应着眼于实现乡村治理非制度向...
宁化夏坊游傩研究
作者:邱荣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宁化夏坊  乡土社会  文化阐释 
描述:括傩仪、傩俗、傩舞、傩面具等,是一个庞大的大家族,一般统称为傩文化。在生产力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以傩仪为核心的傩事活动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有许多地方的傩事活动已经完全消失,只有在一些远离城市的山区和乡村还发现一些傩事活动的踪迹。宁化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与江西省石城县、广昌县毗邻,被誉为“客家的摇篮”、“客家的祖地”。作为宁化客家古代傩文化的一种遗留,宁化夏坊的“游傩”,在2009年时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本文通过宁化夏坊村“游傩”的自身作为切入点,考查和研究夏坊游傩这一民俗事象所表现的具体傩仪、探求夏坊村的宗族社会与民间信仰从而揭示其在乡土社会的当中功能性,然后对其进行文化阐释。
断裂社会与乡土社会的变迁——对江西赣南某县A村的个案研究
作者:邱浪平 魏志龙  期号:第2期 来源: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乡土社会  断裂社会  变迁 
描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断裂化更趋明显,同一社会中几个时代的成分并存。乡土社会在社会的转型与现代化过程中,也会发生相应的变迁。从民间信仰角度来阐述乡土社会在社会转型中的变迁过程。
另一种社会知识系统:来自田野中的四个场景故事
作者:彭兆荣  期号:第1期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知识系统  乡土社会  “里”  民间社会  国家制度  象征性  客家村落  民间秩序  姑娘  民间经济行为 
描述:暂无
渐行渐远的乡土社会
作者:吕德文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乡土社会  村落社会  中国农民  私人生活  公共生活  新中国  土地  熟人社会  生活领域  社会关注 
描述:的生活图景。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亲密关系和家庭变迁 阎云翔著,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涧村的圈子:一个客家村庄的模式 吕德文,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一、私人生活的变革 阎云翔对东北的一个村庄的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在私人生活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东北的经验甚至表明,这种变革导致了代际关系的移位以及“无公德的个人”的情况的出现。总体上说来,这种变革相当剧烈,同时产生了相当多的社会问题。 从宏观的社会发展趋势上看,东北的一个村庄的经验无疑具有普遍性,新中国的意识形态教育及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的兴起,对农村社会的改造是革命性的。但是,需要区别的是,这种变革的逻辑却并不一定如阎云翔的解释一样,是个人自主权利不断彰显的结果,其结果也不一定就是“无公德的个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