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99)
学位论文(798)
报纸(288)
会议论文(46)
视频(12)
图书(9)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99)
学位论文 (798)
报纸 (288)
会议论文 (46)
视频 (12)
图书 (9)
按年份分组
2015(12)
2014(1379)
2013(118)
2012(120)
2010(128)
2009(96)
2008(82)
2007(64)
1999(2)
按来源分组
其它(812)
嘉应学院学报(6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33)
龙岩师专学报(5)
未来英才(1)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
现代园艺(1)
文学教育(中)(1)
新西部(下半月)(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客家妇女的社会生活:族谱记载与田野调查的比较
作者:刘大可  来源:2006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社会调查  民族社会  社会形态  客家妇女 
描述:本文对客家妇女的社会生活进行了调查分析。文章围绕客家妇女的理想人生、客家妇女旺盛生育能力之“源”、以夫家利益为重的客家妇女等进行了阐述。
印度尼西亚华语平面媒体特色词语初探
作者:黄年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语  特色词语  印尼 
描述:异词、文言词和旧词、方言词以及其它无法归类的词语等6类进行详细的分析。 然后探索印尼华语平面媒体特色词汇的形成原因:受印尼当地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受古代汉语的影响:受闽
客家人的奶名
作者:钟声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过去的客家人与现在一些农村的客家人中,被长辈取奶名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这种独特的生活现象蕴涵着丰富的客家文化特征。 客家人的奶名是很丰富的,取材广泛,多种多样,但也有规律可循,即贱化的特征。在过去客家人的观念中,男孩子的奶名叫得“贱”一些,目 的是想让他更容易成活、成材,日后更有所作为。男孩
闽西永定客家方言虚词研究
作者:李小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永定客家方言  语法  虚词  语义功能  语法化  探源 
描述:六章,第一章是结构助词,主要讨论作定语标记、转指标记、状态词标记和补语标记的助词及其来源,分析“得”字的结构及其性质,并对汉语能性“得”字后置作了尝试性的解释。第二章是体貌助词,考察各种体貌的表现形式
信息传播:文化变迁的动力——对赣南两个围屋的民族志调查
作者:曾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信息传播  文化变迁  客家文化  赣南围屋  民族志 
描述:以往完全不同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在这信息传递十分迅速的时代,通过各种媒介的传递,对以往处于相对独立、封闭的地理单元的传统客家围屋文化产生极大的冲击,致使很多文化特征都在简化、变异,甚至消失。在现代
田林宁都客家话比较研究
作者:黄小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林  高龙  宁都  客家话  比较 
描述:赣南的客家话。论文对两地客家话的词汇进行了分析比较。论文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章 导论。简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缘起,还简要介绍了田林宁都两地的地理人口、历史沿革和语言使用情况
客家文学的张力一旦拉开…… ――读钟俊昆《客
作者:宋客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按约定俗成的理解,客家文学只能是客家文化这一源头的支流。近年来在学术界,对于客家文学的命题颇有争议。何谓客家文学?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宽泛的,认为凡是客家人写的文学作品都应算是客家文学;另一种是狭小的,认为只有客家人在客家地域写的文学作品才算得上是客家文学。 台湾诗人黄恒秋先生、广东学者
试问土楼“深”几许 ――评胡大新《永定客家土
作者:宋客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关于客家土楼的文章,称得上汗牛充栋。研究文章自不必说,诗歌散文、民俗考据、歌舞影视,从不同侧面探寻了客家土楼的奥秘,展示了客家土楼的风采,坚挺着客家精神穿越时空的力量。 作为土生土长且长期从事客家土楼研究的胡大新,新近推出的《永定客家土楼研究》 论著,是一本较权威论述永定客家土楼的起源、发展历
旅游社区的利益平衡机制研究
作者:郑媛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旅游社区  利益主体  平衡机制 
描述:协调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也较少。     本文在界定旅游社区相关利益主体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关利益主体的目标函数,以博弈的思想来分析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
吳錦發成長文學創作脈絡研究---追尋台灣新少年英雄的文學論述
作者:鄭昭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吳錦發  青少年文學  教育小說  成長小說 
描述:雄冒險象徵;就神話學上冒險的心靈意義,來談論吳錦發小說文本中的主人公的心靈發展狀況。另外就青少年成長過程所牽涉到的心理學問題,以心理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的性學理論,與榮格集體無意識的「個性化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