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闽西日报>  试问土楼“深”几许 ――评胡大新《永定客家土

试问土楼“深”几许 ――评胡大新《永定客家土

作者:宋客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2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六版

【入库时间】20110308

【全文挂接】

【全文】

关于客家土楼的文章,称得上汗牛充栋。研究文章自不必说,诗歌散文、民俗考据、歌舞影视,从不同侧面探寻了客家土楼的奥秘,展示了客家土楼的风采,坚挺着客家精神穿越时空的力量。

作为土生土长且长期从事客家土楼研究的胡大新,新近推出的《永定客家土楼研究》

论著,是一本较权威论述永定客家土楼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功能、文化内涵以及土楼保护的著作,结合丰富、实际、细腻的田野调查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并加以理论概括和学术升华,通过解剖单一的土楼结构,进而论述被誉为“南中国土楼长城”的土楼群落,再深入土楼的每一个角落,探寻客家土楼生存的历史背景,展示着如同画卷一般的浩大的文化长廊,从更高的层面厘清了长期以来客家学界对永定土楼认识、探究的误区。

客家土楼的建筑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一座座庞大的土楼如何构建?在科技水平还不甚发达的大环境下,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许多专家学者说到土楼建筑往往浅尝辄止,多从分析文化内涵的层面进行解析,却无法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对土楼的产生发展加以研究。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田野调查获得了扎实的第一手材料,如对建筑工艺的阐述就分为建筑材料、建筑工序、建筑布局、建筑结构等进行介述,其中“建筑工序”又分为选址、设计、施工,说到施工又说到备料、择时、挖基、砌石基、夯墙、分层、封顶、装修等程式,描写十分具体,特别是说到夯墙时的细节时,人们仿佛置身其间亲眼看到夯墙师傅卖力夯筑的情景,听到了“哼唷哼唷”的号子声,领略了众人齐心协力建土楼的忙碌身影。

该书就土楼的形状进行了分类,并用实例的土楼不厌其烦地进行举证,一幅幅逼真的图片和土楼结构的剖面图,更增添了人们对土楼的真实感受,从这个侧面我们也看到了作者问求土楼文化的艰辛。

对于客家土楼的功能,学术界一直有“居住说”和“防御说”之争,该书的观点十分鲜明,“为了生存与发展,土楼客家人建造土楼的目的,当然首先是为了满足居住的需求。”“又考虑到怎样才能有效地防御外敌的入侵,两者并重,缺一不可。”该书紧紧扣住这个观点展开论述,对每一座土楼或土楼群分别从聚族而居、安全防卫、调节气候、抗震防风、防火防潮、通风采光、教化育人、节能环保等8个方面进行论述,从永定早期开发的历史、环境、移民、经济发展、心理特质等层面加以勾勒,从有形的文化情态到隐藏的心理趋向,从实用的居住功用到展望未来的发展图景,从环环相扣的土楼堡垒到村落的安身立命,从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到无边的精神寄托,尽在书中条分缕析、有理有节的思辨中,读后令人信服、向往。

客家土楼的文化内涵是博大精深的,书中从创新生土民居建筑艺术、传统美德、聚族而居的小社会、维系宗族的管理机制、崇文重教、精神家园、开拓进取等七个方面入手,论述了土楼文化的内涵一方面表现为维护传统的约定俗成、强根固本,另一方面表现为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特别是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剔除影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旧有的束缚,更多地表现为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崇先报本、启裕后昆、耕读传家、致力振兴教育的开放式的文化内质。这种文化内质,实际上是通过土楼的祖堂、土楼的楹联、土楼的礼仪等载体来完成的,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使每一个生活在土楼人家的后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洗涤和陶冶,使他们走向社会后都奋发有为,积极向上,不忘祖德,情系故乡。在一定意义上说,土楼又成为精神的家园和灵魂的根。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