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闽西日报>  客家文学的张力一旦拉开…… ――读钟俊昆《客

客家文学的张力一旦拉开…… ――读钟俊昆《客

作者:宋客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2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六版

【入库时间】20110308

【全文挂接】

【全文】

 

按约定俗成的理解,客家文学只能是客家文化这一源头的支流。近年来在学术界,对于客家文学的命题颇有争议。何谓客家文学?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宽泛的,认为凡是客家人写的文学作品都应算是客家文学;另一种是狭小的,认为只有客家人在客家地域写的文学作品才算得上是客家文学。

台湾诗人黄恒秋先生、广东学者罗可群先生、江西学者谢万陆先生均算得上是客家文学的探险者。由于这一课题极具挑战性,所以一般的学者要么有意回避这些学术问题,要么浅尝辄止、语焉不详,让人高兴的是赣南师院的钟俊昆教授新近推出了他的专著《客家文化与文学》(南方出版社),一看书名就让人耳目一新,在还没有来得及阅读之前,学者的锐利目光和学术勇气让人感佩,在读了以后却又让人看到了客家文学的端倪,进而看到了客家文学的发展规律。

学者在书中尽量避免关于客家文学这一命题的纠葛,而是运用逆向思维的论述方法,始终把目光盯在赣南这一片客家民系形成发展的盆地,从客家文学这一孔道观照客家移民的浩大背景,通过对客家景观、客家民俗、客家礼

仪、客家戏剧、客家文学、客家方言等诸多方面的文化事象反证客家文学的源流,然后又把目光移位至更加阔大的闽粤赣边这一客家民系的大本营,进而对客家文学的表现形态、揭示主题、核心内容、环境作用、艺术成就、社会影响等作出科学合理的评判,让人从中得到启

迪。

锁定赣南这个客家人的生存舞台,透过耳闻目睹的文化事象揭示客家文学的特征,歌颂客家人艰辛的生存状态,旁征博引、不厌其烦,史料充实、令人信服,让人手不释卷。客家文化的载体是移民。移民造就了丰富多彩、活力四射的文化。移民的过程是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也是包容和开放的过程,说到底是呈放射状流布的文化特质。客家先民原来居住在黄河中州一带,由于战乱、饥荒、奖掖等原因经过历史上五次比较大的迁移最后落脚在闽粤赣边区。特别是赣南呈U字型分布的山脉,“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客家移民在这里缔造的独具一格的文化表征,成为客家移民任时空如何变幻也未能改变底色的特征。早在西晋太康年间,赣南就因为人口的激增设了几个县级建置,这些移民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融合了当地土著的文化,从而在赣南如同一张雪白的纸上绘出了最美的图画。学者正是沿着文学的脉络追寻,一路捡拾着赣南的客家文化给文学带来的影响,从辩证的角度又反证了文学对这些事象记录的留痕,让人看到了客家文学的光芒是多么耀眼。

书中还罗列了赣南客家历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分析了特殊地域衍生的客家文人身上的“进而为仕宦,退而为渔樵”的传统的士大夫精神,从客家民系传承的儒家思想这一侧面论述了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赣南客家地区由于开发历史的久远,其文化积淀异常深厚,造就了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人才荟萃、群星闪烁的人文大观。是啊,客家文学的张力一旦拉开,让我们记住了赣南开发历史的同时,也记住了赣南客家对这支后来形成的客家民系孕育、形成、发展、壮大的奠基。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