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829)
期刊(268)
学位论文(23)
图书(9)
会议论文(6)
视频(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829)
期刊 (268)
学位论文 (23)
图书 (9)
会议论文 (6)
视频 (3)
按年份分组
2015(3)
2014(370)
2013(148)
2012(167)
2011(136)
2010(98)
2009(71)
2008(67)
2007(39)
2003(3)
按来源分组
东江时报(48)
其它(31)
客家研究辑刊(15)
闽南风(3)
福建史志(2)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
安全与健康(1)
广州:广州出版社(1)
大江周刊(生活)(1)
深圳青年(星期8)(1)
苏东坡与客家美食赖晨
作者:赖晨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苏东坡(1036—1101),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还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家。他虽然不是客家人,却与客家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客家美食史上留下许多佳话。 1047年,苏东坡之父苏洵游学赣州,住在水南乡隐士钟子翼、钟概兄弟家里。期间,钟家热情相待,与钟家相邻的客家人相继提着水酒,或托一盘花生
世居今何在?同“居”不同命坪山新区大万世居被风光保护,其余
作者:周伟涵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丰田世居内,多是断壁残垣。 2006年,嘉绩世居就已被列为危房。 进入鹿世居,入眼一片狼藉。 日前,坪山新区起草的一份《保护坪山新区“大万世居”客家博物馆暨开发创建周边创意
客家“伯公”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连城县四堡乡洋背村的水口伯公神位 □吴德祥 文/图 在客家地区,“伯公”神位处处皆有:在屋内有镇宅土地龙神伯公、灶头伯公等,有的地方甚至还有床头伯公;在田野则有塘伯公、田头伯公、水口伯公、路口伯公、桥头伯公、大树伯公、石头伯公等等;在祖坟旁还要专门建造一个后土伯公神位。对一些辖地
咏客家围屋
作者:丁思深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炊烟缭绕客家村 彭强华/画 岭南风物百咏 □丁思深 路转峰连极目予,客家围屋比邻居。 牛耕典午烧馀地,士读嬴秦焚后书。 起落山歌穿树,丰肥水草跃池鱼。 前人尽道
客家黄酒扬美名
作者:曾海城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社区名片 田心社区位于坪山新区的最东部,与惠州市大亚湾规划区相接,总面积9 .5平方公里,划定生态控制线范围6 .8平方公里,水源保护区保护范围1.76平方公里,整个社区面积的90%都在政府的规划控制范围内。社区下辖10个居民小组,分别为水祖坑、散屋、新联、新屋地、对面喊、罗谷、上洋、杜岗、树山
客家乡村“女厨官”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 傅长盛 图/文 长汀客家人重口腹之欲,称厨师为“厨官”。男人个个是厨艺好手,女人也能炒一手好菜,进得厨房,出得厅堂。 “南山镇,于松毛之北,长汀、连城、上杭三县之交界地带,古来商旅
跨界展示客家艺术精品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2月8 日开幕的第七届深圳“客家文化节”,首次推出“大美客家”艺术联展,跨界展示客家艺术精品。集中国画、油画、版画、书法、摄影、雕塑、民间工艺等为一体,推出“民居史话”、“情缘客家”、“中原遗风”、“新城印痕”、“梅岭墨韵”、“融古开今”、“泥塑乡情”等七个专题展。这也是国内首次推出的有关客家文化
感受客家文化 展示结对成果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地居民与来深建设者家庭同乐同游。本报记者 眭建来 摄 本报讯 记者眭建来、通讯员叶晓丹报道:日前,坪山办事处组织田心、田头、竹坑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工作站开展以“手牵手,幸福同乐坪山游”为主题的本地儿童与外地儿童结对关爱亲子游活动,通过这种形式,促进本地居民与来深建设者更好地融合。 活动当天,
龟角尾 客家先民南迁的见证地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何志清 赣州古城被章江、贡江二水环抱,在古城南边的城墙没有拆时,城墙外又有护城河护体,赣州城可以说是三面环水,北临赣江。如果您从空中俯瞰,会发现赣州古城像一只巨龟浮在水面上,南门是巨龟的头部,北门是巨龟的尾部,因此北门外的、八境台西北一大块滩涂地便被人称作“龟角尾”。赣州的城市文化史,开端于龟角
沙溪河流域与客家关系研讨会在明召开
作者:巫瑞万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从石城翻越武夷山站隘口进入宁化的;有自南丰、广昌进入建宁的;有从黎川进入泰宁的;有从崇安(今武夷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