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赣南日报>  龟角尾 客家先民南迁的见证地

龟角尾 客家先民南迁的见证地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2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06版(八境台)

【入库时间】20110501

【全文挂接】

【全文】

□何志清

赣州古城被章江、贡江二水环抱,在古城南边的城墙没有拆时,城墙外又有护城河护体,赣州城可以说是三面环水,北临赣江。如果您从空中俯瞰,会发现赣州古城像一只巨龟浮在水面上,南门是巨龟的头部,北门是巨龟的尾部,因此北门外的、八境台西北一大块滩涂地便被人称作“龟角尾”。赣州的城市文化史,开端于龟角尾,开端于赣州的码头,它几乎就是这个区域的物流史,城市发展史。

赣南的东、南、西面分别被武夷山脉、九连山脉、罗霄山脉三大山脉包围着,只有北面由赣江链接着鄱阳湖平原,整体上呈“U”字形。北面是唯一的缺口,章、贡两江在该处的龟角尾汇合,始为赣江。章江发源于聂都山,由池江与上犹江汇合而成;贡江发源于赣闽交界武夷山的黄竹岭,沿途接纳湘水、濂水、梅江、平江、桃江等支流汇入。赣江紧连鄱阳湖,直达长江,逆京杭大运河而上可直达京城,自唐开元中,张九龄受命凿庾岭为径,打通梅关后,由赣南可乘车马直通岭南,赣江遂成为中原联系岭外的主要交通干线,赣南自此,渐为天下知。

一代代客家先民,一批批中原子孙,渡黄河、跨长江、溯赣江,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今天我们叫做龟角尾的地方,在这里,他们放下疲惫的行囊,落脚谋生,繁衍生息,或者从这里溯章贡两江而上,翻南岭,越武夷辗转他乡。可以说,龟角尾是客家先民南迁时最早最重要的一个中转站。此种情境随着时代的累积迁移,让龟角尾、让整个赣南热闹起来。

凭借着勾连南北的地理优势,当第一缕晨光浮现时,浩荡的赣江水迎面送来许许多多的点点白帆,四省通衢的赣州迎来了一批又一批闯荡客。不知从何时开始,赣州的龟角尾这个最早迎接客家人的地方,江边有人用麻条石砌筑起了台阶,打下了几根系缆绳的大木桩,成了早期码头的雏形。这里具备着赣州别的码头所没有的空旷河滩,随着人口的增多、带来的物资也随之增多,龟角尾的广阔的滩涂地便成了天然的仓储码头。南来的中原客纷纷在此交钱上岸,门庭着实热闹了好几个世纪。见有利可图,一些老客家人纷纷在章江边、贡江边打码头、抢地盘,竖起各家码头的旗帜。

赣州河运真正完备的关税制度,开始于明代,在明正德年间,都御使陈金题设,首先在赣州倡议设立河运关税的人是南赣饬兵副使王秩。王秩在对盐税再三斟酌的基础上,又将粤闽商船的货物估定考虑在内,全盘制定制度。收税的地方原来叫关厂,赣州最早的关厂就是明代设立在章贡合流处的龟角尾,收税的目的,一开始是“立厂盘掣,以助军饷”。龟角尾处的关厂因洪水过大,被冲坏了,于是在章、贡两江边的西津门和建春门各设一关厂。

码头的出现,水运的便利,让赣州在历史上创造了内河航运时代的高度繁荣,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赣州不仅是中原大地与闽粤沟通的要冲,还是内陆与海外联结的纽带。依托赣江黄金水道,赣州创造了在唐代成为“五岭之要冲、粤闽之咽喉”;宋代“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为当时全国36大城市之一;清代“八境台前春水生,涌金门外万舟横”等的空前繁荣时代。

随着河运的逐渐发展,赣州的码头就成了个江湖,1937年赣州有码头27座,赣州北门之外,有名字的码头就有两个,一为北门大码头,一为龟角尾码头,这里的水深,停靠的船只自然大,运的货物自然多。随着城墙的越修越高,建春门码头、西门大码头、涌金门大码头也日益红火起来,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据《赣南交通志》记载:赣州港区1956年以前,码头搬运多为肩挑背扛,少量木轮车(板车),1958年搬运工具便有了很大改革,港区码头的装卸搬运逐步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1968年兴建的龟角尾码头,建有立式码头2座73.5米,泊位3个,码头前沿水深1米至2.7米,最大泊船能力为100吨。装有皮带运输机5台80米,链斗卸煤机1台(后报废),卷扬机3台,吊车4台,最大起重能力6吨,有趸船1艘,建设仓库378平方米,货场面积4925平方米,年货物吞吐能力16万吨。此外,赣州大的码头区域还有磨角上港区、建春门港区、涌金门港区及诸如赣江、盐业公司、赣南纸业等货主自建码头。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