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乡土童谣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读四川客家《广东小儿歌》有感
作者:严奇岩  期号:第4期 来源:教育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小儿歌  启蒙教育  客家 
描述:流传于四川成都东山地区客家儿童的清末启蒙教材《广东小儿歌》突出地反映客家启蒙教育的两大特点:注重用客家童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重视客家母语教育。《广东小儿歌》对于今天小学课程的设置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童谣是启蒙教育的好材料;乡土童谣是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重要媒介。[著者文摘]
客家语词汇中遗留的古汉语现象
作者:喻述君  期号:第4期 来源: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语  词汇  古汉语 
描述:客家语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遗留了较多古汉语现象.本文简单分析了客家语词汇中遗留的古汉语现象及其成因,提出研究客家语古汉语现象是探究古代中原汉语的重要途径,也对繁荣发展客家文化及树立母语文化情怀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客家语中遗留的古代语法、语音
作者:喻述君  期号:第14期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语  语法  语音  古汉语 
描述:客家语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方言,在语音、语法等方面遗留了较多古汉语现象。本文简单分析客家语中遗留的古汉语语法语音现象及其成因,提出研究客家语古汉语现象是探究古代中原汉语的重要途径,对繁荣发展客家文化及树立母语文化情怀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明清时期流民与粤东北山区开发
作者:周伟华 黄志繁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清  粤东北  流民  山区开发  生态 
描述:区生态的恶化和资源的紧缺,从而引发了清中期粤东北大量人口,向赣南、粤中等地区迁移。因此可以认为,明清时期粤东北的流民活动,对粤东北山区社会风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海外客家华人婚俗研究:以印尼西加山口洋客家华人为例
作者:赵敏 钟裕宏  期号:第3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口洋  客家华人  婚俗 
描述:客家人作为一个重传统、尚礼节的族系,即使迁移到海外,依然保留着大量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念.印尼西加山口洋地区的婚俗即可见一斑.
你不知道的台湾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2期 来源:运动旅行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随着时代变迁移往新址,留在原地的老茶厂建筑变成红茶文物馆,除了存放台湾茶业史上珍贵的文献史料,还可看到早年的茶罐设计、品饮香酵的红茶及绿茶,沉浸在幽淡迷人的茶香世界中。
居山农耕的基本生计方式--客家族群生存策略研究系之二
作者:何国强  期号:第3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族群  生存策略  居山农耕 
描述:,农业与一定规模的工商各业互相渗透;在海岸线附近,渔农并举,以海为田;在条件特殊的情况下,客家正确把握机会,向外迁移,仍旧留原地的人们,绝大多数操持旧业,少数人也附带从事某些冒险性质的活动。
“客家运动”述略
作者:刘义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学  述略  运动  推陈出新  罗香林  源流考  客家人  移民史 
描述:的“客家五次迁移说”对中国移民史研究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所提出的客家首三次迁徙,笔者认为也可以用来了解其它族群先民的早期南迁史。历史上,南迁汉人和他们的后[第一段]
客家汉民系与福佬汉民系族源探析
作者:黄锦树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人  族源  百家争鸣  不同意见  同中有异  潮州市  客家学 
描述:新意见”。因此.笔者不避浅陋,也想就此提点不成熟看法,并将客家民系同中有异的福佬民系相比较.一同就正于方家。一、三古帝苗裔迁移概述
“土楼”节里藏风情
作者:郭厚全  期号:第2期 来源:科学与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文化观  龙岩地区  振成楼  永定县  洪涝灾害  黄河中下游  武夷山  福建省  聚居 
描述:什么能成为节日,而且能招来五湖四海的嘉宾客商呢?这还得从客家先祖搬迁聚居说起。原先聚居在黄河中下游的客家先人,因中原历次的战争和洪涝灾害,举家往南迁移。祖辈们长徒跋涉,过黄河,渡长江,翻过武夷山,途经清流石壁村,再沿汀江而下潮汕、广州,转
上页 1 2 3 ... 6 7 8 ... 12 13 14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