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123)
期刊(326)
学位论文(257)
会议论文(8)
视频(8)
图书(7)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123)
期刊 (326)
学位论文 (257)
会议论文 (8)
视频 (8)
图书 (7)
按年份分组
2015(8)
2014(581)
2013(212)
2012(238)
2011(212)
2010(190)
2009(93)
2008(92)
2007(44)
2003(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67)
闽西日报(97)
惠州日报(73)
香港文汇报(50)
选举研究(2)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1)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
作品(1)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1)
叶大鹰 胶片上的红色理想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东方养生·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身份一度让他觉得肩头很重,“我偷一个西瓜,人家说你怎么这样呢,你是革命后代啊!我上学表现好,人家说,你是应该的,你是革命后代啊!我拍电影,拍革命题材,人家认为理所当然,你是革命后代啊……叶大鹰认为自己
浅论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作者:高博  期号:第6期 来源: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活动中常见的舞蹈类型 1、民族舞蹈。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其中许多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习俗,其中,民族舞蹈是展现各民族性格特征和社会风貌的重要表现形式。生活中常见的民族舞
剑客行
作者:揭阳黄越  期号:第20期 来源:武侠故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剑南  葵花子  青川  自然  声道  地道  花生  江湖  声音  生意兴隆 
描述:之意显露无疑。 老者微一挥手,示意他噤声,目光依旧盯在那两人身上。但见那女子柳默儿柳眉一挑,柔声道:“果然是上品,却不知贵宝号拿得出多少货?我汇觞楼全要了!” “哈哈哈哈……”罗佬
那一场华山论剑式的菜品秀——记味达美杯“味道2009”青年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烹调知识·名厨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从业道路上我将继续勤奋敬业。激情逐梦,努力做到更好! 菌汤菜包蟹粉狮子头 主料:猪腿肉25克、猪肥膘25克、山药20克、河蟹粉15克 辅料:娃娃菜1颗、蟹黄10克、韭菜花3
“北欧人把自然定义为日常生活最宝贵的能源”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为游客一处休息和停靠的地点,也可以作为当地人在湖边聚会的场所,这个拥有一个12.5米高,三处观光空间的木塔,按照Dagur Eggertsson和Sami Rintala的期望,质疑我们以往对于自然
李白婚姻带来的家庭悲剧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故事·新视角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根据他的记述,并结合其他史料,来逐一剖析李白的婚姻及其子女等情况。魏颢交待了在李白一生中,分别跟四位女人相结合的事儿,但是又有所分别。对于李白一前一后的两次婚姻,他用了“娶”字;而对于中间的两次男女结合,他用的是“合”字,表明这不算是正式的婚姻,而是一种“男女同居”的关系。 不过,魏颢却也用错了“娶”字。因为在古代汉人婚俗里,把女子娶进门,叫“迎娶”,或如通俗说的“娶亲”,即是以男性为主体的婚姻;而男子上女方家门做女婿的婚姻,则反过来是以女性为主体的婚姻,就不能称之为“娶”,在古代叫做“入赘”,用现在通俗话讲,就是“做上门女婿”。 据李白自言:“……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见乡人相如大夸云楚之事,云楚有七泽,遂来观焉。而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迹于此,至移三霜焉。”(引自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这指的是李白在25岁出川后,便一直四处漫游,他见到同乡人司马相如的文章里,大为夸耀楚地云梦的湖泊如何神奇壮观,就慕名而来观赏,碰到离此不远的安陆府地,住着前代相国许圉师一家,把他招进门做了女婿,许家的一位孙女就成了李白的妻子。后来他们还有了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叫平阳;小的男孩叫伯禽,乳名明月奴。李白的后一次正式婚姻,同样是被“见招”,做的是另一位唐代宰相宗楚客家的上门女婿,李白“宗夫人”即是宗楚客的孙女。 在我国古代,男人做上门女婿的社会地位是相当低贱的,被当时人们视作为“异常之举”。以男性为主体的婚姻习俗,可溯源到我国的周朝。那时,由于以父系为中心的婚姻伦理观念得到加强,而后“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则成为封建社会人伦关系的重要准则。男子汉肩负着顶门立户,维持自姓血脉相承的大任:而女子出嫁到男家,生儿育女,操持家务,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儿。那么,作为一种反常现象,男子汉到女家做“上门女婿”,就被人们贱视而待了!因而古人对此用了相当精妙的“入赘”一词,来给以称谓。 “赘”在汉语里的解释是“多余的”,比喻“剩余之物”。汉词中,对多余的话叫“赘言”,对人们皮肤上生长的瘊子,叫“赘疣”(比喻多余而无所用),对男子做上门女婿,便称之为“赘婿”。在我国秦汉之时,是把“赘婿”当成罪犯等“五类分子”对待,还要把他们强征到边关去做苦力,称之是“谴戌”。到了唐朝,虽然当时社会风气已较为开放,但在汉人聚居地,由于接受儒学传统占据主流,儒家伦理观念仍是“正统”人们心中一道难以逾越的藩篱。 那么,李白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接连两次甘当“赘婿”呢?究其原因,一方面讲,李白毕竟出自“胡地”,在回到巴蜀江油偏居后(当时亦称为西南夷),那里也杂居着以“羌胡”为主的许多少数民族,他必会受到当地婚俗世风的影响。所以,对于深具豪放本质的诗人李白来讲,他是不会在意于内地汉人的“世俗之见”的。 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在李白出生地碎叶,以西突厥人的活动影响最大。当时生活于西域之地的各民族,还存有许多母系氏族社会中遗留下来的风气,且突厥族的社会发展,相比汉族要落后许多。他们突出女性的身份地位,婚俗上往往体现于“女婚男嫁”。 在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序论》上,就讲述了这样一段关于西域习俗的话:“黑岭以来,莫非胡俗。……(其)嫁娶无礼,尊卑无次,妇言是用,男位居下。”而在《隋书·北狄传》中,对突厥族人的风俗也有一说:“(他们)虽姓氏各别,总谓铁勒……唯丈夫婚毕,便就女家,待产乳男女,然后归舍,死者埋殡之,此其异俗也。” 因此,我们对李白是否汉人姑且不论,但可以肯定一点,他是出自西域迁来的家庭,必然要受到突厥文化的影响。李白对于先后“入赘相门”为婿之事深感荣光,并时在诗文里得意自鸣。可见在他的心理上,并没有这层阴影,也显出李白“奇”的特征。不过事情也不是这么简单。李白对于自己的婚姻大事,是有着想“攀附名门”来提升身份地位,便于结交权贵,跻身于仕途考虑的。也就是说,李白的某些行事作风,也存在未能免俗之处。 然而事与愿违,李白的婚姻选择,并没有给他的事业发展增添多少筹码,倒使他在家庭问题上平添了几许愁绪,尤其是对养育子女方面更是欠账难偿!李白虽然在漂泊流离时,对其儿女们表现出深深牵挂且愧疚万分,但这弥补不了他所造成的子女在育养问题上的伤害! 安陆府的许相国家族,曾经在唐初至高宗帝年间显赫一时,但时过境迁,因无后人在朝为官,难以为李白提供较大势力的保护伞,主要是给他解决了衣食等生活问题。李白是以“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之语,来概括他在安陆所度过的近十年的落魄生涯的。 仅是因为他错将安州长史李京之,误认成自己的老朋友魏洽的这桩“小事”,竟然也惹得李长史大为不快,差点就被“缉拿归案”。为此,李白不得不上书李大人,再三以卑词谢罪,信中说道:“(李)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惶,席不暇暖。寄绝国而何仰,若浮云而无依。南徙莫从,北游无路。”由此可见李白当时的处境,是多么的窘迫无依。 唐开元末年(约736年),许氏夫人不幸病逝,这可是对李白家庭上的重大打击。有许夫人在,对他们两个小孩的育养照料,是不成什么问题的,许家人里也不能公开反对。于今许氏不在了,基于李白是上门女婿的身份地位,且常年奔波在外,有谁愿意挑起抚养他的小孩的重担呢?如果说,原先许家人对李白还只是冷眼旁观,背后闲言碎语,而现在却会公开地指责他的许多不是之处了,再加上李白在安陆混得并不好,社会空间对他似乎很有限。 时年36岁的李白,骤然间感到了内外交困的巨大压力,他是很难再呆在安陆许家了,匆忙间携儿带女,移居到东鲁(山东)之地。后来李白跟友人提及到这段艰难的岁月,诗中言: “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 李白寓家之地,是在兖州郡瑕丘城(郡政府所在地,今山东兖州县)的东郊外,这里距离曲阜仅约三十里路程。这时李白仍将主要的精力放在隐居山林、以隐求名、扬名入仕上面。但家里两个几岁的小孩靠谁照管呢?这同样是李白不得不考虑的大问题。于是,他只得跟一位刘姓女子匆匆开始了“同居”的日子,这不过是想让她尽到照料小孩的职责,因为李白是没有可能在家里“陪老婆”的! 不料这小女子,看大诗人李白完全不那么回事儿,人财俱无,兴味索然,便赶紧抽身走人。无奈之下,李白又求得朋友介绍当地一妇人,算勉勉强强地凑合着过(也是没有履行婚姻大礼的同居形式)。那么李白自己呢,虽然对这妇人的小心眼非常厌恶,但也只好就这么着了。至于魏颢讲这位妇人生下一儿子,并取名“颇黎”之事,李白以及其他人从未提起过,多数学者认为这是误记,不知所云。 就在李白长期奔走无成,深受困顿落寞煎熬的时刻,他终于时来运转,接到了唐明皇的诏书,命他进京朝觐。李白临行之前,作有《南陵别儿童入京》-诗,反映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和感慨,大有欢欣之余而又对家庭问题的不满意。诗言: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在这首诗里,透露出两项涉及到家庭的事情:一是他的两个孩子尚小(此指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见到久别的父亲后高兴不已,欢喜地拉着他的衣衫寸步不离;二是对轻视于他的家中妇人很不满意,并用了汉代名士朱买臣的典故予以斥责。 李白用此典故,当出自两方面寓意。一是因为自己常年漂泊在外,又无所建树,这样没能得到同居妇人的理解和尊重,还嫌弃他无能。先是刘氏鄙弃离去,后是“鲁地一妇人”也多有白眼非言,均属买臣之妻一类的世俗小人,给自己精神上带来了极大痛苦,故用典嘲讽之。二是两个小孩因前妻所生,故未能得到同居妇人很好的照顾,使自己心感不安,便用典告诫“鲁地妇人”:你可要尽心照看好他们,等我做了京官,不会亏待你的! 从李白奉诏进京,到后来被迫“赐金还山”,在开始以开封为中心地(十载客梁园)的长
创业读本 宋非凡:平凡小丑的“百万”传奇
作者:卡玛  期号:第14期 来源:爱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自己涂抹了一张麦当劳叔叔的大嘴,再对着镜子反反复复练习做鬼脸。看着镜子我愈发找不到感觉了:就这么副样子。顾客买账么?到了晚上,打扮成小丑的我,去花店买了几柬鲜花,忐忑不安地站在了后海的酒吧街上。路人
客家土楼王——承启楼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民族画报·汉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重大问题。 承启楼的建造者是江氏家族第15代(最初迁到福建的那代算作第1代)后裔江集成和他的子孙们。建承启楼的主要原因是人丁太多,之前向别人买下的土楼五云楼不够住。 承启楼建成于清代
无法逃离(小说)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翠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己的身体在颤抖。 苏北海安城都天庙的广场上传来军人出操的呐喊声。周米珍分辨出,“-、二、三、四!”那高亢有力的口令声,是发自她最心爱的人。那个叫杨宗凯的男人,刚刚还用温暖的怀抱呵护着她
产业扶贫 力推茶叶产业上台阶
作者:苏启兴  期号:第9期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茶叶产业发展县”的机遇,推动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自然条件优。铜鼓地处赣西北边陲,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少酷暑,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2℃,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