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3324)
图书(6397)
报纸(6295)
学位论文(1356)
视频(1160)
人物(489)
会议论文(410)
图片(50)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3324)
图书 (6397)
报纸 (6295)
学位论文 (1356)
视频 (1160)
人物 (489)
会议论文 (410)
图片 (50)
按年份分组
2012(1400)
2011(1401)
2010(1207)
2009(790)
2008(663)
2007(470)
2006(291)
2005(165)
2003(180)
2002(1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5855)
梅州日报(1782)
闽西日报(876)
赣南日报(350)
南方都市报(317)
惠州日报(273)
侨报(237)
南方日报(235)
广州日报(169)
赣州晚报(144)
叶曼 发愿越大力量就越大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东方养生·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长江商学院二层3号教室一命天命如何,不是人所能左右 古时候我们把人民分为四种职业,就是所谓四民,士农工商。这个士就是读书人,读书人是四民之首。可是读书人有时候很可怜,他最大的出路就是考试,可以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十年寒窗不但白天读书,晚上也不肯浪费时光,就等他一举成名。怎么成名呢?考试。考试制度是中国文化里头一个独一的方法,无论什么阶层都可以考取功名。 在这种情形下,没有考取以前,很可怜。要先参加本乡乡试,考完以后,假设是第一名,就称为会元。然后可以参加省试,考中就称为解元。成为解元以后,可以参加天子的廷试,第一名就是状元。所以古人说希望你连中三元,就是指这三个考试,都是第一名就是连中三元。 考试的人,考不取自己就会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这五样都得具备才能考上。头一个就先说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那么很多人都认命了,如果我考不取的话,是我命中不该有,所以不能怪我。真正说起来,《三字经》里头,天地人,人在天地中间,天命如何,不是人所能左右。 中国的命最重要就是“四柱八字”,“四柱”就是你出生的年月日时。然后你的八字,来自于“天干地支”。在中国,我们认为天是永远可以干涉我们的,有时候也干扰我们,所以叫“天干”。而地很好,地永远支援我们,所以叫“地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天干跟地支合起来,头一个就是甲子,第二个乙丑,依次下去。所以到第二个甲子,整整六十年。“年”要两个字表示,比如“甲子年”,那月、日、时也同理,就叫“八字”。 我们人这一个命,除了天干地支以外,还有就是中国很久很久以来所说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汉朝的时候对这五行非常注意,把金木水火土对应到五脏,心脏脾肺肾;对应到五味,甜酸苦辣咸,等等。反正这五行把所有世界有形的东西都包括在内了。 二运你要做八字的主人 算命就是靠以上那几个,命好不好,完全不能由自己决定,我们什么时候出生,自己不能决定,那么这出生以后,好像命都是定的,这个不是变成宿命论了吗?不是,还有“二运三风水”。你来运的时候你就可以自己做主了。“运”就是“动”的意思,“运转”的意思,如果命中没有了的话,我们只能来行运。每个人一辈子,无论你多么命苦,你都有一段走运的时候;无论你命多好,你都有一阵子倒霉的时候。运来的时候虽然你事事顺利,但祸福相依,最好的时候要防范最坏的时候。运来的时候就等于我们把土变成山一样,把这个土变成山要好多年,可是当这个山要倒的时候,顷刻之间,可以说“运来如抽丝,运去如山倒”。祸福不定,福里有祸祸里有福,所以我们最要紧的是惜福。 以前中国人有古训,要连一粒米都不能糟蹋,饭碗里有一粒米也要把它吃了,这不是惜财,而是惜福。“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为什么福无双至?你看我运气多好,这样一骄傲,这样一自负,这样觉得自己了不起,第二个福没来,福无双至。但是祸不单行,祸一来的话,我们很少自己反省,自己这个毛病出在什么地方,所以第二个祸就来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所以你不要在得意的时候得意忘形,不要在失意的时候垂头丧气。我们知道一个愿一个力,当你发了愿的话,你的愿越大,你的力就越大,一心都为别人想的话,你会常常得到你自己都没想到的帮助,这叫天助。 八字是随着人走的,我们不要随着八字走,我的八字这么坏,你的八字这么好,我跟着它走吧,你就成了八字的奴隶,你要做八字的主人。 三风水风水是不违背自然之妙 接下来谈谈风水,“风水”这两个字出于庙宇和尚,和尚们非常讲究风水,说“天下名山半属僧”,天下的名山一半都被和尚占了。 风水很简单,就是空气跟阳光,知道这个以后,真正的风水就是说要靠着山,很稳当,然后前面是水,然后前头一定有一片绿地,这叫明堂。门前有小河,屋后有山坡,客家人永远在他家的前头弄个水塘。所谓客家就是经过大乱南移而来的人,客家对风水很关心,家里永远有个水塘。因为八方的风是乱吹的,什么能够把风治住?是水,所以家前头有个小水池子,就能把乱风聚集住。 风水很简单。简单说几点,比如不要一条路直冲我们的大门,这叫一箭穿心;厨房不要搁屋子中间,等于中间火烧,主人心不安;家里头不要门对门,就等于口对口,就永远闹是非,永远争论不休。这好像是迷信,其实有一定道理,是经验积累所得。 有一个故事,说是一个人找到了一块好地,让一对会看风水的师徒帮他看看好不好。这个人做尽了坏事,但是他找的这块地的风水好得不得了。这徒弟就偷偷问师傅,这样一个坏人找着这么一块好地,他发不发?师傅就答,“此地不发是无地理,此人若发是无天理”。 还有一个故事,是范仲淹处理一个官司,两个亲家分地方,其中一块因为石头对着房子的中心,叫万箭穿心,就都不想要那块地方,争执不下。范仲淹说没关系,我有一个好地方,我给你们换,我拿这块好了,你们不要再吵了。这一天晚上,大风大雨,结果所有的石头往门前支起来,结果万箭穿心变成万戽朝天,变成一个大吉利。所以风水的东西,不但地理要好,还得要看天理,还要看人情。 我们知道人世间的事情,人间到处有乘除,有好有坏,端看你的心如何。我们只要不违背自然运用之妙,将自然存在于心里头就行。我记得有次我们要找一块地方,要埋一个东西,十个风水师,十个人看的风水不同,所以这个东西可以信,也可以不必太执著,因为这个运用之妙完全存乎于心。 四积德五读书我们自己可以决定 阴德的反面是阳德,就是说你做善事故意想要让人家看见的话,是“有心为善,其善不赏”,善要人家知道,这个善不实在。我这个十大,那个卜大,只是沽名钓誉的另一种方法而已。“积阴德”,就是暗自帮助人家,人家看不见,人家不知道。我们为善不要人家看见,不要让人家知道。我们做应该做的,当我们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我们就能够做到,所谓发愿越大力量就越大。那时我们就行所当行,行过便休。到最后,连这个应当这些都没有.我只是自然而然有行善的念头,有行善的行为,就跟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一样的平常。比如一个人看到一个香蕉皮在路上,这个人走过了,然后他回头把这个香蕉皮捡起来,捡香蕉皮这是小善,但是它可以成为大善。 善有善报,这是交易,你跟你的命运在做买卖。“我做了这么多好事,我会有多少好报”,要是怀着这个心的话,我是对我行善,跟我未来的生命做买卖,这个善报很小很小。还有我们有时候把佛当做神来拜,觉得给佛磕几个头,烧几个香,佛就保佑我们,这不但是对佛不了解,而且可以说这是侮辱佛。佛不是让我们这样信他,佛是要让我们明白他的理。 而读书呢,读书是最便宜的事情。自古以来,无论是修道、修法的,没有不读书的,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一日不读书所学便退步。 所以命运、风水都可以改变,唯一旁人拿不走的,是四积阴德五读书,这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 叶曼问答录 修行要去掉一个“我”字 问:一般人如何修心? 答:修行这件事情,我们总是先把一个“我”搁在前头,“我”在信佛,“我”在修行,“我”在行善。修行应当去掉一个“我”字,这一个“我”不去的话,都要打错。假设我们能够知道这是我应当做的,不是我在做好事,做聪明的事,做伟大的事,而只是这是我应当做的,我从前没做我很后悔,没有早点做,我还要继续做下去,你抱着这个下去就是修心。 问:怎么样扭转命运中的逆势? 答:只有你自己,没有任何人能帮你的忙。这个逆势来了,你要知道这是我造的因,现在果报来了。没关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省自己的过失,有过改之,善莫大焉。 问:人临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叶曼 我们要为往圣绝学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东方养生·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会的价值 时间:2008年8月27日 地点:北京龙泉寺东汉明帝佛法传入中国 中国的三大文化——儒释道。一个外国的宗教怎么能够成为中国的三大文化之一?这要从佛法由印度传人中国的源头说起。公元67年,东汉明帝梦见一个一身金色的人从空中飞到他的院子里落下。第二天上朝时,明帝问朝中大臣:“我昨晚做了个怪梦,梦见的飞人身金色,在皇宫上面飞呀飞呀,就落在院子里,这是什么东西呢?”一位大臣说,“我听说天竺国有这么一位王子,他放弃了王位,出家修行很多年,是印度了不起的人。” 这个人就是释迦牟尼佛。随即,汉明帝派了史官,还有两百多人组团到现在的甘肃、西域地区求佛法。史官到了第三年才把佛法请进来,头一部经是《四十二章经》,并带了两位梵僧回来。这就是白马寺名称的由来:一匹白马驮着《四十二章经》来到了“寺”,两位和尚被安排在白马寺里头。汉明帝就在皇宫内设了一个小殿,两个梵僧为他讲佛法。这标志佛法真正进入中国。 大地众生皆俱佛性 “佛陀”两个字在佛法刚进入中国时的原音是“budda”,由梵文而来,就指“菩提”。随着时间流逝,很多原来的发音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心经》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现在的发音都不是原来的发音了。现在要找古时候的发音到闽南或客家族群中去找,他们把很多的古音都保留了下来,保留的古文字也最多。这两个族群是真正的中原人,因战乱等各种原因而向南边迁移。 中国现在的佛教是大乘。大乘开始学习时,离不开“四圣谛”——苦、集、灭、道。我们所受皆苦,非别人所赐,乃自己所给,自己无始以来所积习的。你想要灭苦么?修“八正道”。“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见”。如果无“正见”,其余的“正思维”、“正语”、“正命”等都免谈。何谓“正见”?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柴寂静”。佛法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幻象。最重要的佛经就是《金刚经》,《金刚经》再提炼出《心经》。《心经》虽只有260个字,摄全部佛法。《心经》开头讲“观自在菩萨”,是告诉我们要修行,接下来告诉我们如何修行,修行的结果是“无智亦无得”——在这生不出智慧来,也不是在这里得什么。为什么佛家讲“本自圆成”、“本自具足”,就是本身我们都可以成佛。释迦牟尼成佛后头一句话说:“奇哉!大地众生皆俱佛性也!”这里讲的是众生,不单指人,包括苍蝇、蚊子都所有有情。 我们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佛说:“只因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我们自己把不常的以为常,把幻想的以为真实的。所以,佛家谈到本体时,用两个字“真如”来概括。它不提真,因为有真就有假,佛法是不二法门。 佛法是超世间法 印度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东西,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国家。我在印度曾经拜访了所有关于传说中释迦牟尼走过的地方,如恒河呀,看看释迦牟尼佛说的“非想非非想”处,他所参过的恒河两岸的圣人住过的地方,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了。但是他们告诉我,有个伏虎圣人,就在一个破破烂烂的地方,席地双盘而坐,旁边一只真的老虎。那老虎就象小猫一样趴在他身边,他没事就用手摸摸它,我当时就吓一大跳,我说这真是伏虎圣人啊。我们跟印度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有很多东西跟他们学,特别是佛法。 佛法经过了很多时候,把中国的外国的宗教合在一起成为我们自己文化的代表之一,一个外来的宗教能够这样,原因一是在于佛法中有与本土文化相通之处,二是释迦牟尼说的不止是儒家的世间法,也不止是老子的出世间。它是超越世间的法。 孔子讲“礼”,主要文献《礼记》,是孔子和他的弟子问答录,孔子讲的是世间法。有人问孔子弟子,何谓“吾道一以贯之”。孔子弟子曾参回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是一般人处事待人的准则。孔子学说的内容,无论谈人、事,都是有形的,都是世间法。古时提倡读四书五经,变成个通儒并不难,只要读懂“十三经”,并且,“十三经”中有一精通,其他则全通,就是博士了。《大学》开宗明义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主要是针对“修身”而言的。这点与佛家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一致的。 老子有所不同,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为老子《道德经》的总纲,是《道德经》的理论基础,其它八十章都是在解释第一章。其中“常”字不可误会为非常的“常”,它指的是“本体”。为何这样说?后边章句有:“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本体”就是佛教所说的“心”,就是儒家所说的“性”。 这是个有排斥也有融合的过程。在汉朝前期,老子之说大盛,到了汉武帝时期,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独领风骚。后来的宋明理学家“排佛斥老”,宋代理学家专门提倡儒学的文化,把佛家、老子都排除。但是他们说的东西如同瓶子一样,标的是儒家,实际里面装的已是混合体,很多是佛教和道家的东西。 修行是要身体力行 佛法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止是现在的。现在无论我们怎么变,都离不开这三大文化。我不是推举古人,而是要如张载说的“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要把我们古人先贤留下的、快要断掉的东西继承下来,为的是“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对待人类社会也好,对待自然也好,要善待之,否则以后要受果报的。到那时,就晚了。现在南极北极冰山已经没有了,天上破了一道口,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我们要是能够想到如何为我们的后代子孙活下去,现在就应该开始注意怎么保护自然。否则,地球也会有一个大的灾难发生,而且发生不会太远,大概在我们的曾孙、玄孙的时候就会发生,这非常危险。 我们怎么能够象佛法上所说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古圣先贤的恩、天地的恩、父母的恩、还有众生的恩。百丈禅师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当时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也拿一个锄头去种地,他的弟子就把工具藏起来,他就说:“你们今天不让我下地,我今天就不吃饭。”真正的修行就一定是要身体力行。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的邻邦日本和韩国,他们把我们古书上谈到的生活习惯保留了很多,而今我们要好好拾起来。认真追寻起来,中华有七万年的文化——七万年前我们已有很粗糙的陶器,很粗糙的生活生产用具。五千年的文明是从伏羲演八卦才开始计算。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中国一样,文化一直能够延续不断。埃及文化,我们现在只看到“金字塔”,只看到“狮身人面像”,其他的“雅利安”的文化也都看到他们剩下的物质遗迹。从上古传至今天的只有中国文化,我们要珍惜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统。要用新的思想、新的话语来解释我们古老的文明。 宋代的大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使命。 叶曼问答录 真如就在我们心上 问:请问我们平常所说的“如来”是什么意思? 答:《金刚经》里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者,“真如”也;来者,“起用”也。“如”是“本体”,“来”是“行动”,本体和行动就代表佛。 真如在哪里?起用在哪里?完全在我们的心上。所以佛法告诉你:记得,没有人可以求,没有菩萨,没有佛可以依赖。你只有按照他的法,走他的道路,你将来会跟他一样。这不是我胡说的,这是佛临终的时候说的。我们最少要信佛所说的一件事情,“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性”,把这句话记得。我们很惭愧,我们不能象释迦牟尼佛一样放下,他放下的多少,你们知道吗? 问:您刚才讲到“不二法门”,请您讲下佛教里说的“不二法门”之意? 答:所谓“二”是指真的、假的,有的、无的,这些都是二。为什么会有真的假的,是因为我们有分别心。学佛首先是不要有分别心,当我们有分别心的时候,就有因缘;有了分别心,就有爱憎心,有了爱憎心,就产生取舍心。 真正的大乘佛法就是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没有分别心。“欲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未来果,现在做者是”。只问现在做什么,不必去算命,也不必占卦,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在佛法里修行必须要知
恩施 小地方的大气场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东方养生·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王,筑城临施水,号施王,子孙袭王至后周,保定初年始平之,以其他地置施州,乃施王屯余地。”此事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到了元朝,建立了土司制度。因土司居于施王屯的南面,故得名“施南土司”。据同治《恩施县志》:“明设施州卫,雍正六年称施县,雍正七年改称恩施……”恩施之意,即雍正皇帝恩赐于施县之名,故名恩施。 放眼望去,变革中的恩施与湖北众多小城市一样,开阔的迎宾路昭示着建设者迫不及待要追赶世界的野心,马路尽头的农民仍然恪守着多年的传统。补车胎的小贩对“隆恩浩荡”的历史毫无兴趣,只惆怅着如何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自己的房子想改建,上面不准。” 奇怪的是,哪怕是抱怨,人们脸上依然堆着笑,眉宇之间并没有“落后地区”常见的“苦大仇深”。据说,这也是历史传承使然。 恩施是土家族的先民——巴人的发祥地和成长的摇篮。早在上古时期,巴人的先祖廪君部落便繁衍生息于此。廪君称君夷城(今恩施)后,部落日渐强大,并向川东发展。西周时建立了称雄西南的巴国,恩施为其辖地。战国时巴国为秦灭,恩施隶属巫郡。秦统一后,恩施属黔中郡,汉属南郡。三国时,吴安二年置沙渠,为恩施设县之始。隋开皇初,改沙渠县为清江县。明洪武年间置施州卫。清雍正十三年增设施南府,恩施县为施南府附郭首邑。从这时起,历250余年,恩施一直是施南府、恩施地区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潮流中,巴文化、巴楚文化、巴蜀文化、汉文化在恩施不同历史时期相互影响,融会交贯。同时,佛、道、儒、巫文化共同生存,特征鲜明。 如同杂交对改良物种有着明显效果,在多元文化氛围内长大的人,容易养成宽容的好脾性。 恩施境内所遇之人,最大的特征就是热情开朗,指路的村民追出来告诫:“XX大桥虽然叫作大桥,其实很不起眼,稍微一不注意就会忽略……” 用词精准,态度感人。 抬轿的轿夫,累得满头大汗,照样笑得十分开心。 景区家庭旅馆的老板,见了询价的游客首先提醒:还是先上山吧,太晚了什么都看不见了…… 并不担心上山之前还有十数家同行有可能抢生意,而沿途,确乎没有任何人出来拉客。 恩施城内,有著名的土司城:据说属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亮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城。这座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地方民间艺人承建的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颇有些来历,“恩施土司城”五个大字,即出自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之手笔。 土家族历史悠久。公元前361年,巴国被秦国所灭,部分巴人则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连的武陵地区,并与当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贝京卡”。宋代时则称这一带生活的巴人为“土人”,以后土人称外来汉人为“客家”,称自己为土家。 同行的人告知,土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据说到了恩施如果不吃合渣,就像去北京没登长城。我们到恩施的时候已经晚上八点多钟,挂着“合渣”牌子的小店关门闭户,随便找人打听,人家笑了:合渣是早餐吃的。晚上想吃东西得去美食一条街。 所谓的“美食一条街”,其实也不过三五家店,人丁火旺的一家是啤酒排档,另一家是石锅鱼。颠沛流离数千里,啤酒花生不够满足口舌之欲,我们理所当然地选择了石锅鱼。好像现在全国各地都比较流行石锅鱼:用一块大的花岗岩岩石凿成有双耳的石锅,将鱼放在石锅内烹煎,然后,再加上以辣椒为主的各式作料,又再加上一些滋补药材制成。 按说石锅鱼属于湘菜系,这家店的杯盘碟碗却大有日本范儿:颜色艳丽,造型古拙,不分里外皆有花纹。 恩施的夜生活结束得比较早,晚上九点钟,跑堂的小妹告知:现在很多东西都没有了哦,只有一点烂白菜。 怀着“有总是比没有好”的心情,硬着头皮点了一份“烂白菜”,端上来一看:却是一小簸的碧绿青翠,毫无“烂”气…… 三个人,一百出头,吃到叠腹腆肚,还额外收获了一大把感恩。 第二天一早去补合渣课。 小店一派热火朝天,男人们光着脊梁包包子,女人们冒着热汗端盘子拿筷子,那著名的合渣,和上海的汤泡饭有异曲同工之妙,就着桌上免费供应的素拌白萝卜丝,稀里哗啦再一次荡气回肠。 “合渣”还在街头继续流行,“恩施土司”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除了部分有寻根情结的中老年人,很少有人再去谈论相关话题。现在恩施最为外人道的是大峡谷,城市中心的指路牌上,随处可见“大峡谷”字样。恩施大峡谷位于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是清江大峡谷一段,峡谷全长108公里。 关于这段峡谷,据说有关专家的评价是:“论壮观,科罗拉多大峡谷与清江大峡谷不过伯仲之间;论美丽,恩施大峡谷的沐抚段实在无与伦比。” 溢美之词随处可见,有多少名副其实,很难考证。不过,恩施大峡谷的风景倒也不至于让为它唱赞歌的人脸上无光。 提到“峡谷”,人们总习惯性地想:不就是喀斯特地貌吗?有什么稀奇的呢? 还真有,恩施大峡谷确实有许多“稀奇”之处。 距离景区一公里开外,大峡谷斑斓的岩石已进入视野。天气时雨时晴,云雾时浓时淡,山头若隐若现。进到山里,云海覆盖在峡谷之间,不时变换身形,动感十足。特别容易让人有不知身在何处的恍然。 海拔1700余米、净高差300余米之绝壁山腰间,有一“绝壁长廊”,又叫“绝壁栈道”,始建于2007年10月,全长488米,118个台阶,虽说全是人为,却是提供了一条特殊的观景通道:脚下的农田、村庄,在别处看着是风景,在这绝壁上胆战心惊地看着,如同臆想。 至于著名的“一炷香”,常吸引摄影发烧友,背着几十万的器材守在脚下,等待合适的光线。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石柱一般能够达到30米高,已属罕见,这“一炷香”,高150米,直径只有4米,却能屹立千年不倒.谁见了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大峡谷正在被努力打造成为这个城市的名片,企图通过这条天赐之途,把恩施与世界上一切美好的城市连接成串,无数的美好愿望足够将峡谷填成一马平川,抹平小城市与大都会之间的所有差别, 当然,迄今为止,恩施仍然保持着它自己的特色,依然是一个容易给人留下好印象的地方。
叶大鹰 胶片上的红色理想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东方养生·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圈里,叶大鹰专注红色题材,却很少借用自己的身份来造势。2009年,叶大鹰的《天安门》在建国大业》的光芒中淹没,其中的情结让人感慨。 红色理想 叶挺英年早逝,叶大鹰本人完全没有对叶挺直观的记忆,他总是重申自己不是高干子弟,不过是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儿子罢了。然而红色家族的那种荣誉感,一直围绕在叶大鹰的身心之中。他很小就会背叶挺那首著名的《囚歌》。 作为叶挺的后人,这个身份一度让他觉得肩头很重,“我偷一个西瓜,人家说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是革命后代啊!我上学表现好,人家说,你是应该的,你是革命后代啊!我拍电影,拍革命题材,人家认为理所当然,你是革命后代啊……叶大鹰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沾过高干子弟的好处,也许原因就在此。” 随着个人的成长,红色子弟的身份一度远离他的生活。1975年,叶大鹰高中毕业后,成了一名四级钳工,“在我的记忆里,那段生活是一生中难得的一段快乐时光,无忧无虑非常开心。在技工学校两年,第一年每月13块钱,第二年15块钱,毕业到工厂就41块啦!有钱得很啊,每月都和工友们出去大吃大喝,轮流请客。好像四五个人吃喝一顿也就不到五块钱。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我的好日子终于告吹,呵呵!” 高考恢复后,压力也随之而来。叶大鹰方才觉得人生要有个目标,要去奋斗。因为艺术院校不考数学,他就选择了考北影,而当时,几乎所有家人都希望叶大鹰选择物理学科。对于这个意外之选,叶大鹰倒觉得是件幸运的事。他从小到大好像一直在做一种努力,总想把最不现实的梦想,在生活中找一个释放的可能。电影创作这个意外的选择,终于让他有机会把那些不着边际的幻想变成现实。 把那些不着边际的幻想变成现实……其实,这句话隐含了许多期待。 时光回到1927年,在当时的主流力量眼里,共产主义同样属于“不着边际的幻想”,那个时代,叶挺们是用枪杆子证明了不着边际的幻想可以变成现实。 而在今天的和平年代,叶大鹰用胶片来把不着边际的幻想变成了现实,实现了他与红色有关的理想。 最早,他和王朔一起搭档拍摄的处女作《大喘气》,完全与红色电影无关。在公众的视线里,他也一直默默无闻。真正为他带来转变的,是在拍摄《红樱桃》、《红色恋人》后。正是这些红色题材电影为他赢来了声誉。 成长在红色家庭的叶大鹰,拍革命题材电影似乎成了顺利成章的事情。而事实上,叶大鹰自己却总想与主旋律以及“红色后代”的背景“划清界限”。 他没有在任何官方电影机构挂名,他只是一个“个体户”,一直都以体制外的身份从事影视工作。首先,在他的眼里,他拍的红色电影不是主旋律,从根儿里讲都是商业电影。所以,他的红色电影好像总是不够“红”,当初《红色恋人》是这样,现在的《天安门》好像又是这样……在这个过程中,他找到了“红色”之间的差别,真正钻进了红色人物的内心世界。 叶大鹰在一篇博客中写道:“每次读到那些革命前辈的书,听他们的故事,我的心就特别疼,特别想放声大哭!一个政党是有命运的,有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所以,当个人的命运和政党的命运交织起来的时候,难免会产生悲剧。很多早期的革命者都有非常不容易的人生经历,所以你看了之后就会痛苦,觉得心特疼。” 2008年,汶川地震。叶大鹰第一次在博客中,明显表述出自己对出身红色家庭的自豪,那是为叶挺独立团在抗震救灾中勇敢的事迹——“你们无愧于铁军的光荣称号!兄弟们,为你们骄傲!向你们致敬!” 飘逸人物 在中国的电影导演圈里,叶大鹰一直以一种另类的生存方式而存在,却并不边缘,他一方面尽量摆脱红色子弟出身带来的光环,生怕与大家疏远;另一方面,他又在明确地享受着品质生活,不再纠结于“因为你是革命子弟啊”的束缚。 事实上,如果我们了解一下中国的革命史,就知道其祖父叶挺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阵营中,也是个飘逸人物,最不在乎规矩。叶挺是一个自尊心极强、性格极倔强的人。广州起义失败后他不服从中央李立三和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的压制,愤然脱党出走。那一次脱党,也让他在共产党阵容中,变得极其特殊。 组建新四军后,叶挺也仍然属于特立独行的个性人物。叶挺仪表堂堂,穿着整洁,平时不是穿黄呢将军服,就是穿皮夹克、西装等便衣,很少穿新四军的深灰色制式军装。到部队视察时,他喜欢以马代步,带的副官、参谋、卫士等随行人员也比较多,前呼后拥一大帮。叶挺单独吃小灶,还从广东带来一个厨师。他的交际活动较多,常叫他的厨师做些广东客家名菜,邀请军部领导同志、来访的国内外人士、国民党三战区驻新四军的联络参谋,以及随他来新四军工作的老朋友一起聚餐。 所以,新四军组建初期,项英主内部训练,叶挺主外部沟通,争取各方力量支持,这与他的飘逸性格很登对。 与祖父同出一辙的是,叶大鹰在生活中也喜欢格调。比如,他喜欢高尔夫,最初是自己打,偶然的机会知道了全明星高尔夫球队,他像找到组织一样乐坏了,立刻加入,从此多了许多打球的理由和机会,跟着球队四处奔走。叶大鹰同样有祖父那种敢想敢做敢说的气势,出于对美感的追求,他邀请张国荣来出演共产党员,开了请港台演员出演红色人物的先河。 叶大鹰直言,“我是在替主旋律电影背黑锅,它们内容干巴巴的,长期给观众形成了一种不好看的印象,那不是创作,是生产,事实上它们跟追求,跟政治理想都没关系。《天安门》尽管在市场上被冷落,但‘人民万岁’的主题是这个片子不同于其他献礼影片的关键。在影片里,我们同样充满了对开国领袖的一种情感,不一样的是,我们用普通百姓的故事来讲述,突出的是最后毛主席那句话:人民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