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3324)
图书(6397)
报纸(6295)
学位论文(1356)
视频(1160)
人物(489)
会议论文(410)
图片(50)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3324)
图书 (6397)
报纸 (6295)
学位论文 (1356)
视频 (1160)
人物 (489)
会议论文 (410)
图片 (50)
按年份分组
2012(1400)
2011(1401)
2010(1207)
2009(790)
2008(663)
2007(470)
2006(291)
2005(165)
2003(180)
2002(1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5855)
梅州日报(1782)
闽西日报(876)
赣南日报(350)
南方都市报(317)
惠州日报(273)
侨报(237)
南方日报(235)
广州日报(169)
赣州晚报(144)
目录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罗思容2008年叫我的歌是“客家蓝调”会好一些 2010年画画是开展某一种可能性 O16 动物园6个起舞的青年 018 城事各国城市里发生的趣闻 023 同城各城市里的自发活动 024 优闲广州·好的葡萄酒证明上天希望我们幸福 025 味道广州·净化蚝冬已至 026 夜色上海·如果你是古典乐迷,那么一定要昕一回Ashram 027 新秀最佳配角/实用Charriol女鞋系列关键词 028 荒岛音乐会2009纪念特集 活的音乐!乐的生活! 独立音乐LIVE时代! 2009荒岛演出回顾:林生祥万芳张悬陈升曹方 082特辑 二十年后,记起香港另类文化的跨界实验/ “多谢你,礼貌地,侮辱我,全没顾忌”香港独立流行传奇乐队AMK独家专访 098 找乐台湾的新校园民歌运动:Finn与阿焙的青春之歌/ “缓慢,好好地活”专访谢安琪谈新专辑《Slowness》 102 戏剧“张爱玲+许鞍华+王安忆+焦媛”:四个女人一台戏/ “谈情的艺术,吵架的哲学”/专访林奕华谈新剧《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 106 电影跟自己“死磕”你将在班夫电影节上看到什么? J08 艺术2009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年展:用回忆写成一座城市 112 淘关于CD/DVD/BOOK/MAGAZINE的专业推介 116 走神(连岳专栏)数字流浪汉没有花园 117 连线(李劳专栏)得手机者得天下 118 快煮慢食(欧阳应霁专栏)家传绝椒 120 涉江抽思(颜长江专栏)茶园寺 122 琼屑谈(安妮宝贝专栏)欧洲记之二 124 歌赋城14座城市代表作出炉 125 情况(彭浩翔“爱的地下教育”信箱)你出生,就是为了把初夜献给他 126 浮城绘(高毓林漫画专栏) 127 情报 128 填字游戏&数独
罗思容2008年叫我的歌是"客家蓝调"会好一些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和她在一个安静的小茶馆里喝功夫茶,发现,原来她还会画画。 罗思容 2008年叫我的歌是“客家蓝调”会好一些 2010年画画是开展某一种可能性 画 “你的未来是什么?”2008年,在广东南岭的演出中,当年48岁的台湾歌手罗思容问听众。她自己的答案是孩子,养育孩子的过程,是她自己重新诞生的过程。大家都知道她是2002年之后才开始音乐创作的,是乐坛上一位“年轻的”歌咏者。 一年多后的冬日中午,罗思容坐在我的对面,谈她的创作。她一边从容地泡着茶,一边细说她的创作。罗思容的音乐,这两年逐渐为内地人知道,但是,她的画,却知者不多。 27岁,罗思容结婚后,放下杂志社的工作,搬到丈夫的老家,一个叫万华的地方,那是一个声色犬马的地方,灯红酒绿,样样俱全。丈夫的姐姐家的楼顶加盖了一个十来平方米的房子,小小的,中间有一张大桌子,脚可以伸到底下,罗思容就在那里画画,睡觉的时候在另一个角落。虽然那时候她也去上过素描课程,可是觉得素描课程,描绘很具体的形体比例、明暗、光影,这种东西让她觉得又掉入到另外一个框架里,把自己框起来了。罗思容开始自己随意地涂鸦,在涂鸦的过程中,慢慢发现自己的涂鸦怎么都画得很黑很暗,后来有段时间甚至在纸板上画画,然后用刀子去割,割了之后去撕,撕了之后再去画。于是发现自己潜意识里有一种自残和自我压迫的负面能量。 创作就像一面镜子,投射了一个人心理、精神甚至身体上的所有形貌,在这个过程中,罗思容开始一种自我疗愈和自我观照,打开一道自我开展的出口。那个时候,罗思容已经开始做瑜珈,觉得自己整个身心开始转动起来了。 生完小孩之后,30岁的罗思容搬到湾潭(是一个有山有水,进出要搭人工摆渡船的小村落),开始了她的乡村生活,同时在创作上也有了一种自觉,觉得创作跟自己的生命之间有了一种连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有了这种自觉之后,便有了深刻的醒思。结束涂鸦阶段,没有工作的她开始读一些画册,思考什么样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生命跟自己比较贴近。画画对于罗思容,是一种省思,一种相处,一种接纳,一种对话,或者说开展某一种可能性。 那个时候,孩子两岁前,夫妻二人是全职父母,两个人轮班带孩子。所谓的工作,就是有一个独立的时间可以创作、可以阅读、可以思考、可以写作,过着很有规律的生活。孩子到了两三岁,家里的积蓄花光了,先生出去工作,罗思容的生活除了带孩子之外,就每天种菜,种花,养鸡,养鸭,画画,阅读写作。 罗思容画画完全不理技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感觉去画,工具和形式的选择也是随性的。有用蜡笔,也有用压克力等材质。她后来出版的《每日》专辑的封面,就是她画的第一张自画像,用剪贴和撕、割的方式创作的。罗思容喜欢用粉蜡笔作画,粉蜡笔不仅本身有厚度,还可以融合出油画那样的质地。住到湾潭之后,乡村生活的朴质与丰富的生态,让罗思容开始创作一系列的静物画。 同时,罗思容还把自己的家开放给邻居的孩子,孩子给了她生命很大的启发,一种更鲜活、更柔软的生命能量。与孩子一起接触植物,阅读与植物相关的书,她发现孩子会以自己的想像进入这个世界,而自己在成人的世界里,框限很多,不断用力去思考,去支配,去形塑自己,其实呢,大自然就是那么自然的,生命也就是那么自然。 音乐 住在湾潭的罗思容常常在有清风明月的晚上,身心很自然地舞动跟歌咏了,那样的歌咏是没有词的,也就是一种声音,一种直接的表达,或者说一种释放,或者跟宇宙的某一种接续、往来。就在生活里面,当身心的某个开关启动的时候,走在路上,就跳起舞来了。那时具体的生活就是养鸡养鸭,种菜种花种水果。罗思容家的植物很多很多,自己做桂花酿,做玫瑰花茶,甚至自己做金橘酱、金橘茶,还自己挖了一口池塘。一大早,小孩怎么不见了。原来他已经跑到外头金橘树上,摘金橘吃了。在那样一个充满爱与喜悦的环境中,来自于所谓的现实社会价值和金钱的压力,就放下很多了。 罗思容甚至拿起锄头挖地、亲手播种。看那个种子怎么发芽,成长成为菜,然后再让那些菜进入到身体里面。她觉得自己跟自然天地融合一体,形成一个循环。2002年,42岁的罗思容开始为父亲整理文集,音乐的创作就变得具体了。《每日》专辑的音乐创作过程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突然的,她相信生命就像岩层一样,一层一层的,穿越时空,积淀下来。 在创作的一些状态里面,罗思容说她自己并不孤立,而是可以跟这个天地对话,然后邀请这个天地进来。今天这阵风,它进来了,她的内心,就去感受到那种风贴近皮肤的,从毛细孔穿越到里面的,那种交融和喜悦,或温柔。它到底什么时候会转换成为一个具体的形式。它透过声音,还是透过歌还是透过图像,还是透过文字,去表达,她不知道了。她只能够邀请它。 这两年,罗思容担任驻乡艺术家,有到客家社区带领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与她们对话,采集一些素材。从她们的生活里,结合她们个人的生命史,以及当地的传统文化,创作了些歌曲,邀请这些一辈子都没上过舞台的老阿婆一起来唱。另外也有到南台湾沿海乡镇社区,创作属于当地特色的河洛歌谣。
广州 净化蚝 冬己至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 蚝的性感在于新鲜、洁净。富康鱼庄老板正举着一只剔透乳白的蚝,得意地讲述它的身世。它有一个颇学术的名字:“净化蚝”。蚝生长在沿海滩涂,咸淡水交汇处,是细菌和重金属的密集地,如此出身的蚝即使经过加热杀菌,仍排不掉大量重金属。富康鱼庄的老板之中有一位水产学教授,参与培育了中国唯一能达到欧盟生吃标准的蚝。富康鱼庄对食材挑剔严苛,干脆自家养蚝,在珠海横琴岛严选干净水体里长成的顶级蚝,再入工厂层层净化。 最肥美的蚝集中在冬至后,“冬至到清明,蚝肉肥晶晶”。往丰润香腴的生蚝上狠狠挤上柠檬汁,豪迈地把蚝壳整个拿起,连同汁水一起滑进嘴里。蚝的肉汁在唇齿间来回流淌,口腔里飞溅着无数小水珠,仿佛用舌头和味蕾包围住一片波澜壮阔的海水。 如果是铁杆粉丝,你可以在富康来一顿“蚝门盛宴”。一颗灰灰白白的蚝,煎、蒸、炸、灼、酿,照样性感。酒糟鸡煮蚝,取农家糯米酒糟,天寒暖胃补身,是客家地方产后妇女的日常补菜,蚝的生鲜与酒糟的粮食甘甜交杂,难分彼此。又有“蚝情展翅”,把鸡翅经秘制酱料腌制一晚,将蚝肉酿进去,再煎,形式感和口感里透着新鲜感。再有炭烧蚝、蛋火局蚝、脆皮炸蚝、铁板蚝、生煎蚝、杂菌爆蚝片、蚝泡饭,体验蚝肉质感的细微变化,痛快无比。
走神(连岳专栏)距离
作者:暂无 期号:第22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到树上的蛇,山间的迷路以及土匪的窝。 还有大雪天在山顶俯瞰县城美景时的赞叹:真是漂亮啊。还有同行一位老挑夫发的感慨老妹啊,为什么我们这么苦呢々 第二天闲着无事,就开车去了她话中的乡镇,至今仍在公路的尽头,只有几十座建筑。此地出了县城教育局长,据说是当地最大的官(以官阶作为人生价值的重要评判标准,我以前一直认为是客家人的劣根性,现在发现多少冤枉客家人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持此标准者众),此前刚好因受贿倒台(舆论更喜欢的是他如何玩弄上十位女教师的),更有趣的传闻是他曾经在此地的祖坟里藏有两百万。 沿途倒是风景极佳。可能跟几十年前比,并无区别。只是路上的时间短了很多,来回不到两个小时。 战胜距离的能力慢慢变大,是生活形态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了。 福州到厦门的动车开通很久以后,终于找到机会去体验一下,参加了一个随机漫游式的周末活动,几个人坐动车来到之前一无所知的闽东县城,在这里,知道了房地产的威力,和沿海几乎没有区别的高楼一幢幢在长,问一下房价,一平方米5000元了,而街上与商店却孤零零没几个人。在滩涂边的荒山上看落日,一个个心急的人更是自嘲为装逼犯。 第二天,人群游荡到附近的福鼎(动车就是一站地,十来分钟,不知城画在这里有没有读者,有的话,写封读者来信给城画吧),主要活动就是顺着大街闲走,看见小吃就吃一点,摊点都备有雪白的瓷碗,煮在沸水里,令人心喜。 而无意到达的桐山溪,更是满溪的鲤鱼,从酒店的高处看,河水都被锦鲤映红了,河边是闲人在喂鱼,一防风篷里在放木偶戏,配的是马连良的音。一小孩见我们喜欢他的拉布拉多,便起劲地逗它,把狗粮扔进河里让它秀泳技。据说此地人不吃鲤鱼,惧怕损了自己跃龙门的运气,所以河里的鲤鱼得以幸存得像小型鱼雷一样肥大——如果这个传言不实,那更证明此地人有格调。 因为有了动车,随机漫游的空间宽了,就是数百公里以外,也可以当饭后散步一样,突然在一个地方逛一下,有所得,无所得,都无所谓,但这些空间,确实已成了你生活中的储备了,扣除车票因素,这就像以前无目的地坐在公交车上瞎转,你总会见到一些陌生的事情刺激一下你。 所有加速到达的技术,无论是高铁、动车还是网络,都在增加人的厚度,那些人为的减速是多么令人扫兴啊。
搏击会 本刊读者BLOG推荐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傍晚、个人哼唱着《鱼》、呼吸着来自太平洋海风的画面浮然眼前。学长学姐们的毕业烟火为我们绽放,告别了熟悉的校园,告别了亲切的师长同学,带着非亲非客的身份离开了台湾。 “这学期,学校对面的摩天轮已经建起来了。虽然有些变化,但这里还是保留着曾经熟悉的味道。如果你能回来起看烟火,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了。”学妹在我的部落格上留言道。前几天跟学弟在MSN聊到了系上的老师们,还是那些熟悉的名字,还是那些亲切的老师, “明年的毕业礼是胡老师带着我们这帮学生参加,蛮期待的。”学弟学妹们的信息看起来总是在描述一些小事,可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本来以为台湾生活就会直在心底安放,但在这一年即将过去的时候,来自台湾的信息都提醒着我 原来我还有在那里的记忆要整理,原来我还有那里的朋友要惦记.原来那里还有朋友在惦记着我,那里还有记忆需要我去继续完成。 很多人问,台湾是什么样子的。通常我的回答都会让他们一头雾水灯塔。很多介绍台湾的书籍中都会有“娱乐”、 “美食”、 “休闲”这些关键词, “灯塔”确实和传统印象里的台湾描述不搭边,既没有五光十色,也没有灯红酒绿,就是很安静地站在那里。台湾其实很安静,她一直在那里安静地等着、盼着,在岛上生活的人也是如此。 听我讲几个台湾生活的片段吧,或许,这是另外个台湾: 个属于曾经在台湾学习生活的交换生眼中的台湾。 每次出行都喜欢选择铁路,台湾铁路百年的传承让人感动。台铁百年的路线上有个老站“知本站”。这是台湾铁路上最美好的一个站,有着百年历史,我每次经过这里都会下来看看,感受一下这里的安静。我望着窗外安静的月台,铁路边散落的人家,不禁喜欢上了这桃源般的地方。古早味站牌上“知本台湾铁路”的字样,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仍在使用的车站。旅客到这里下车,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这里有温泉,全家乘坐火车来这里泡汤。看着人们带着期待的神情走下月台、带着幸福的笑容登上火车,就明白这静谧的知本小站给了人们无限朴实的满足。古旧的房屋和隐秘的温泉,让我们远离了商业社会的喧嚣,给予了我们知足常乐、本我为先的幸福生活。台铁经历了百年的风雨.仍旧保留了知本这个处于山谷里的小站.知本小站也传承着百年台铁的精神,安静地在这里等着归人、游子的到来。 台北车站附近有家老兵开的牛肉面店,那位老兵说过 “写信回去,可是地址是已经不对了……其实有时候,没消息比有消息要好,最起码活着还有个盼头……我们明白,他们很可能已经死了……”听着老兵倾诉当年事,看着他用长满老茧的手拭去充满沧桑的泪水,此刻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这份好意珍藏着,因为想不出能用什么去回报。我们把汤面吃得干干净净,老兵看着饱足的我们满意地点着头、泪眼模糊地说: “好,这样就好,孩子啊,多吃点。” 几米的插图温暖了无数人,接连不断的台湾连续剧也温暖着每个人的心间,似平台湾这个地方跟温情这个词画上了等号。台湾之所以温情,是因为人们有着一颗热情和好客的心,这绝不是因为旅游业发展所形成的虚假氛围,而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浓浓的人情味。夜市老板、街边摆档的果农、百货商场的店员,或是因为聊得投缘、或是因为我们是学生给予我们很多的优惠和招待:甚至路边的陌生人,你向他问路,他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将你带到目的地去…… 不得不提另外 个充满着人情味的地方美浓。坐着国光客运来到这个群山包围的小镇,安静的小镇里铺设着干净的道路,路边乘凉的老人,看着不远处的小孩在玩耍:田间劳作的烟农们,唱着不知名的客家山歌.家中作业的妇女在门口的空地上晾晒着家里自制的油纸伞面。独自走在美浓的路上,不敢惊动他们的生活,在旁边静静地感受着属于这里的安宁,好山好水好人家。跟一名当地的老先生闲聊,得知他的家族在这里已经生活了有一百多年。先生家里一直传承着祖辈们的教导做人要学会感恩,对人要真诚热情,对事要用心诚恳。村子里的人都崇尚着这种品格,因此在美浓弥漫着一股厚实的感怀。临走之时,老先生招呼家人一一跟我道别,并用自家尘封的胶片相机拍下了我这个误闯他们生活的过客与他全家的合影。老先生握着我的手说: “会好的,以后会好的。欢迎随时回来,认着这张照片,我们都会在这里的……”我没留下自己的邮箱,因为我期待认着照片回去的那刻。 在台湾求学,少不了跟同学们在一起的记忆。从走下飞机的那刻起,就有台湾同学在身边陪伴着。同学们第一天便骑着机车载我去楠梓台糖购买生活用品,帮我四出张罗借教材,带着我熟悉校园的环境,领着我去跟每位老师见面。大家去澄清湖烧烤也会带上我们,也带我们领略了台湾的夜店文化,才发现夜店其实也可以是朋友谈心的好去处。记得那时坐着台铁自强号从高雄楠梓来到台东码头,再坐船来到了绿岛,跟你们一起在绿岛度过的那个周末;记得在垦丁的那个让我们连夜奔波的“春天的呐喊”;记得那晚连夜坐火车回学校的疯狂举动;记得在高雄巨蛋偶遇五月天的失态;记得在阿里山上看到小火车的感叹;记得在日月潭遇见内地游客莫名地跑过去合照,记得坐台铁环岛看到沿途景色的感动,记得高铁上遇见的“左边雨右边晴”的壮阔景象,记得欢送会上跟校长的长谈:记得离开前的那个晚上你们来寝室陪我到天亮、直到我登上校车的那一刻.当然记得在高雄小港机场的挥手告别……记得,你们和我的一切。 片段太多,回忆太厚重,无法承受如此的感动。这段生活让我在迷茫旅途中似乎寻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期盼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过愿望终究不是现实,我们只能默默地希望一切会好的,目前这样已经很好了,知足常乐。回到广州,渐渐将台湾的记忆安放在心底。偶尔看到熟悉的台湾场景或者听到台语的时候,心里面会有淡柔的暖意,因为我曾经在那个地方生活学习,因为我在那里有挂念的人们,这种相互挂念何尝不是一种淡淡的小幸福。 “带不走的丢不掉的,让大雨侵蚀吧。” 用稚嫩的文字残缺地记录了这段记忆,或许有些记忆不是那么的精准,或许经过八八水灾后有些场景已经不再,或许……就算是在年末给自己的个整理吧,让自己带着这份温暖迎接新年。真诚地感恩在那里遇到的人和所经历的一切。 每次发邮件都会在信件后面留下“祝安”的字样或许是习惯了,或许是眷恋了。那就留在那里吧,祝福着所有人,祝愿着所有事。 未了,祝安。 -RyanTANG http://ryantang.blogbus.com/
“北欧人把自然定义为日常生活最宝贵的能源”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陆的建筑事务所隐藏在一幢住宅楼的底层,而且还在正门的背后,门外没有任何标志。走进这个底层被打通的大房间,门口堆放着木材,Dagur告诉我这是他们从一些废旧的建筑或者未使用的建材里收集来的,可以作为自己设计的模块材料,这种废材再利用被二人认为是很环保的行为。大房间被几个艺术家分别租下,再各自隔离开来,分成不同的工作室,在Dagur的带领下,穿过设计师、插画师的工作间,到了这层大屋子的最里面才是二人的建筑事务所,而最近二人还把屋内间屋子租给了一个独立制片人。 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Dagur Eggertsson和Sami Rintala认为自己的建筑设计应该充满普泛的世界意识,任何个设计作品放到地球上的空间里,都会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建筑空间受到外围环境的影响,但同时被设计的建筑本身也会改善外在环境对于空间的诸多控制。这些看似被哲学化的建筑美学追求,在Dagur Eggertsson和Sami Rintala早年的很多创作中都被一一实现了。说得简单一些,Dagur Eggertsson和SamiRinta La的建筑美学和东方禅学倒很相似,也可以用道家的那些出世思想来解答,不爱喧哗,不求声张,用笔简单,力度深邃,通篇看透之后,留下清澈。这本身就是很北欧的一种设计美学特质,所以不止一次有记者把Dagur Eggertsson和Sami Rintala的设计认定为一种探讨自然和空间,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的作品。 当我提到这个经常被人问起的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的话题时,Dagur说他们的设计都喜欢使用那些真实的材料,特别是木材,他们的设计寄情于将人类拉回到一种原始的状态,那些看似粗糙的建筑材料往往有着牢固而充满自然灵气的功效, “我们也了解当代建筑中的现代主义,后工业造型效果带来的荒诞、抽离、对抗与延伸,但是被滥用了的现代主义让我们遗忘了古老而传统的建筑工艺,所以我们的建筑往往从那些民间传统的技艺中寻找灵感,与其说我们的建筑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如说我们的建筑把人对于自然的亲近和依赖表达了出来”。以2009年二人在挪威小镇Seljord湖边设计的一处观察塔为例,这处观察塔采用了木制的几何立体方块与平面延展的线条相结合的设计原理,依靠湖边的地势,以湖边两棵大树为平衡中心,完美地把一种审视自然的最佳角度和挖掘空间美学潜力的努力做了结合。这处观察塔将作为游客一处休息和停靠的地点,也可以作为当地人在湖边聚会的场所,这个拥有一个12.5米高,三处观光空间的木塔,按照Dagur Eggertsson和Sami Rintala的期望,能质疑我们以往对于自然的肤浅和单一认识。同样在2009年,中国5-12地震纪念周年期间,Dagur Eggertsson和Sami Rintala建筑事务所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合作,参与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建筑设计展。在展厅里,Dagur Eggertsson、Sami Rintala和他们的13位学生展示了他们采用典型的北欧木质设计出的诸多方块设计空间,这些木质房间有着巧妙的组装式结构,把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甚至是楼梯都做成便于运输的盒形结构。等这些“单元”运到灾区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组装,建成多层且设备齐全的住所。 2009年是Dagur Eggertsson和Sami Rintala建筑事务所的“中国年”,工作室受邀为内蒙古鄂尔多斯设计一处类似“沙漠绿洲”的住宅庭院式小区Ordos 100。这个小区内的建筑样式依然是以木头盒子似的装置作为主体,这些被两人称为“BOXES”的东西出现在二人诸多设计作品中。在人类逐渐丧失生活安全感的同时,这些盒子将作为人类生活起居的承载物,我们可以在里面吃饭、睡觉、生活。2009年10月到11月期间,DagurEggertsson和Sami Rintala在北京参与了2009年北欧中国艺术节,作为来自挪威的北欧建筑师,两人把自己钟爱的“盒子们”摆放到了北京三里屯的商业建筑间。他们将这些看似毫无特质的朴实木头格子,综合搭建出一处带有几何立体感的实体装置区域。这一处在公共空间展出的作品,不能被定义成一种建筑的形式,走进这些格子中间,小孩子们可以爬上爬下,有人可以躺在这些木头盒子里看书、晒太阳。虽然坐在这些木格子间感觉摇晃,木材也很粗糙,没有特别加工打磨,但是和周围的三里屯现代的商城一比,这些装置性的建筑设计作品映衬出一个纯粹天然、富有乐趣的独立空间,这种经常从现代都市造型中抽离出来的建筑空间一直是DagurEggertsson和Sami Rintala醉心营造和积极探讨的。 Sami Rintala和Dagur Eggertsson都是建筑设计界的知识分子,他们那些形而上的哲学理念,充满线条感和简单方便的搭配原则为现代建筑理论带来了鲜活的例证:建筑城市规划的一种简洁实用,这种人文理想浪漫主义方式是完全可行的。 《城市画报》×Rintala and Eggerlsson “我们尝试与自然一道设计建筑” 《城市画报》:你们二人怎么定义自己的设计风格?在观赏了你们的作品后,一是觉得很多作品给人概念化的印象,二是你们通过自己的作品进行了自然环境和人类世界的对话?Rintala and Eggertsson(下称RE):风格不是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在意的是作品如何能融合不同的文化背景,这种多文化且跨文化的交流通过视觉化的作品来呈现,我们的作品希望可以沟通不同的概念和语境。我们偏爱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创作,这使得我们尊重每一个我们实施建筑设计的地域,尊重这个地域上的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环境。我们尝试与自然一道设计建筑,而不是生硬地闯入自然去设计建筑,我们的设计不干扰自然。 《城市画报》:Rinlala Eggertsson这个建筑设计品牌带给我们很多跨界合作的作品,你们的设计都触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什么对你们的建筑设计产生如此微妙和巨大的影响? RE:建筑在我们看来就是会触及生活中多个层面的东西,我们认为把我们自身生活经历的方方面面,那些感触放到我们自己的建筑设计中,这个过程很重要。现代建筑往往给人一种孤芳自赏的印象,对于一个现代建筑的评判往往是从这个建筑自身和与之相似的建筑的比较而得出。这就像我们遇到一个人,他问我们, “嘿,我今天看起来如何?你难道不觉得我看起来比别人棒很多吗?”我们希望我们的建筑带给大家多样的可被理解和读解的层面,我们的作品不喜欢被单一地读解,我们设计的作品应该包含生活中多个层面,蕴含很多哲学思想或者生命感悟。 《城市画报》:你们在鄂尔多斯设计的一块住家小区给人很不一样的印象,这块在沙漠里的住宅小区Ordos 100也是你们进行的一次和自然的对话?RE:很高兴你提到我们在内蒙古的设计,其实这座建筑并未像我们在北欧设计的很多建筑那样去回应自然。因为在北欧,我们设计的住宅往往朝南,拥有巨型的窗户,以此获得更多的日光和日照,但在内蒙古的这个设计却无法这么操作,在鄂尔多斯,我们必须考虑到严峻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冬天的严寒和春天、秋天的沙尘暴。因此,在这个作品中,我们的重点是在建筑里营造一个与外部不同的、舒适的微型气候空间,所以与北欧的那些敞开式的设计不同,内蒙古的这处建筑我们的策略是要关闭和外界自然的接触,保护室内庭院,营造一个舒适的内部环境。在对中国当地民居建筑进行研究后,我们、在鄂尔多斯的这个设计灵感来自中国客家人的庭院和贵州省苗族人的木制民宿风格,二者都很好地发挥了建筑的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画报》:说说你们在设计中经常会用到的那些盒子吧。你们为什么钟爱这些或封闭或敞开的格子或盒子呢?在北的NOTCH艺术节设计的盒子,有什么象征意义吗?RE:我们使用盒子造型的初衷是因为我们喜欢木材,相比较要使用复杂的工艺将木材烤弯或者弄成一个球状,盒子形状最容易制作。在北京的展览,因为策展方当时要求我们为进入NOTCH艺术节展场的观众设计一块标志入场区域的东西。基于NOTCH艺术节展示的是北欧设计和中国当代文化的联系,为中国观众展示一种北欧的文化,我们制作了这块简单的木制建筑群落。这些粗糙的木头格子象征北欧简洁原始的早期建筑,我们希望这些格子会给在那里漫步的观众一种开放宽敞的空间感觉。我们用这些盒子造型的装置来表达我们对于北京现代城市发展的态度:盒子或者四方形的东西让人想到北京的古老胡同院落,但是在北京现代城市化的进程中,胡同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模拟西方商业建筑的大楼。我们必须警醒正在发生的这一切,不然到头来我们如梦初醒,才发现我们失去的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建筑。“我们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东西” 《城市画报》:Sarmi Ri
连岳专栏 最标准的口音
作者:暂无 期号:第15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口音,而县城口音,又绝对是当地的贵族口音;所以农村孩子到县城读书,基本都会悄悄学习,在县城时变成了县城口音,用现在的话来说,向标准和上流社会致敬。 我也会两种口音的客家话。一个是中复村口音,这村原名“钟屋村”,在围剿与反围剿的拉锯战中改名,有“中央军光复”的含义,不知这个反动的名字为何没有改回来。村后是松毛岭,原来车要爬四十分钟才能翻越,曾打了惨烈的一战。我有次问我奶奶当时的情形,她说,反正兵来就跑……有次在树丛里,我还见到跑得急没穿衣服的女人。 还有一种是县城口音。教室前面是瞿秋白被枪决的地方,他走到那里,坐在草地上说:此地甚好。行刑人就开枪。离他的囚室并不远,那是一房一院,房里有床和桌椅,院子里鹅卵石铺地,中间有棵小树,好像是梅花。我觉得他死得很酷,是高僧的死法,是摇滚巨星的死法。 一说到口音,就扯出它钉住的事情。所以我支持方言复兴,反对普通话对方言的强拆。方言应与普通话共存,不分尊卑。客家人就要会客家话,广州人就要会粤语,上海人就要会上海话,闽南人就要会闽南话……方言是民系的自我认同与特质,方言岛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我除了会两种口音的客家话,听得懂从客家话向闽南话过渡的龙岩话,听得懂闽南话,在广州两年听懂了基本的粤语,任何一种方言,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美妙之处,而方言消失就不会凭空再现了。我没有语言天赋,有的人愿意学,可能一辈子能学许多语言。 在方言区,一个的语言应该从方言开始(当然不是终于方言),然后是普通话和其他语言(比如英语),语言学得越多,越有意思。 据我观察,现在许多客家人的孩子已经不会说客家话了,而是从小被教了一口发音不标准的普通话。我猜想,客家人除了语言,其他方面与其他中国人并无两样,所以一个人不会说客家话,即使父母是客家人,这人应该也不算客家人——我这个标准同意的人不会多,不过我自己蛮喜欢的。 我对方言的态度是:参差多态是美,越多方言有人说越好;平等包容也是美,不能因为自己的方言强势而歧视“外人”,更不必因自己的方言弱势而觉得土气。 因为语言多,所以交流要有礼仪,说话时应该照顾在场所有人,方言不应成为排斥他人的工具。(强势)方言在人们的印象中如果和狭隘的排外等同起来,那方言难免就被当成野蛮人的武器。心态要开放,方言才更美。 出生地的方言,是我们此生最标准的口音。
艺术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1)“垃圾纪念碑”用了中国大理石复制的普通家庭用门板,一种能让人联想到文艺复兴时期雕塑以及廉价媚俗的室内装饰的材料。通过这件作品,艾未未对于“将中国城市老区快速拆毁,用当前那些过度装饰的建筑取而代之
热爱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等……” 我得老实地向读者们承认:我第一次和她干上的时候,内心里对自己都怀有某种轻蔑,在我射出的那一瞬间,我想到的却是,我那些朋友,该多震惊啊。因为我在各种场合,都很注意和她保持距离。在1 980年代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