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45)
期刊(85)
学位论文(22)
视频(10)
会议论文(3)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45)
期刊 (85)
学位论文 (22)
视频 (10)
会议论文 (3)
图书 (1)
按年份分组
2015(10)
2014(130)
2013(74)
2012(73)
2011(58)
2010(54)
2008(30)
2007(9)
2006(3)
2002(1)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120)
闽西日报(44)
其它(33)
南方都市报(19)
中国酿造(2)
起重运输机械(1)
祖国(1)
开放时代(1)
消费(1)
创业者(1)
客家砻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 朱裕森 图/文 “砻谷口悉嗦,碓米落镬;雷公轰轰,雨子点点;驮张脚头游天井。”这首童谣牵扯出一种生活用具——砻,千百年来,是它把谷子变成白米,从落后的舂米演绎到砻谷。 近日,记者在连城县朋口镇金龙村看到了86岁老人丘振昌做砻的全过程。这在闽西已是难见的传统手工艺。 砻,酷似石
客家车碓魅力潜藏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永泰 车碓,发明于西汉,兴盛于三国。既是去秕、脱壳的粮食加工工具,也是粉碎饲料、造纸原料等的生产工具。客家先民南迁后,在没有机械和电力的年代,这种先进工具传播在客家人居住的广大地区,由于它省工、省力、高效,几百年来被客家人广泛使用。 车碓,由水车和碓两部分组成。 水车,用24根同样大小的松木
客家人的打砻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砻谷是世上三般苦之一,而打砻更是苦中苦。 【索隐】 客家人有一句俗语:“世上三般苦,砻谷踏碓挖荒古;世上三般松,吃烟屙屎抠鼻公。”在这里就谈谈打砻吧。江南人以种植水稻为主粮,在没有碾米机的年代
消失的客家乡村物具
作者:吴德祥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客家乡村中处处还可看见许多颇具传统特色的家用生活物具,如石磨、碓、砻、石臼、饭箪、陶壶、竹筒茶壶等。如今,这些沿袭千百年的传统物具随着科技的发展、用具的更新已基本消失了,即使保存少量的一些也被废弃在杂物堆里。这里介绍几种过去常用的乡村物具。石磨 &n bsp; 石磨由两个石
永定客家土楼申遗带来商机
作者:刘永良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永定客家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增强了人们对乡土建筑的保护意识,还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给群众带来许多商机。图为 8月17日,一些游客在古竹乡高北村的承启楼景区购买旅游商品。
智能手让我贤惠的客家老婆变成懒婆娘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话说俺的老婆,本来是声名在外的勤劳贤惠的广东客家妹子,自幼挑水洗衣做饭带弟妹样样精通,长大以后也是手脚麻利勤快无比。以前家务基本不需要我做的,过年过节回娘家都是她自己下厨,1个小时不到就可以整出一大
智能手让我贤惠的客家老婆变成懒婆娘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话说俺的老婆,本来是声名在外的勤劳贤惠的广东客家妹子,自幼挑水洗衣做饭带弟妹样样精通,长大以后也是手脚麻利勤快无比。以前家务基本不需要我做的,过年过节回娘家都是她自己下厨,1个小时不到就可以整出一大
永定客家土楼居民在电视前观看胡总书记大年三十看望革命老区
作者:刘永良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2月13日晚,永定客家土楼居民在电视前观看胡总书记大年三十看望革命老区干部群众的新闻节目。 通讯员 刘永良 摄   胡锦涛总书记对革命老区的亲切关怀,滋润着老区干部群众的心田。
交流推广客家文化觅商机 侨情、台情、客情收获丰富 ——记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香港梅州联会台湾访问团在“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了解客家大屋的布局。 [传真] 从5月7日—10日,香港梅州联会会长余鹏春、香港梅州联会咨议会主席林光如率领一行15人抵台湾,展开一连4天的访台行程,希望透过拜访台湾的客家团体及乡绅,交流推广客家文化的经验;同时为中小企业探讨他们在台
客家人的“二人转”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花朝戏是流行于东江流域紫金、五华、河源、龙川、惠阳等客家话地区的一个地方小剧种。它用客家话演唱。其鲜明特点是客家民间音乐语言和客家民间文学语言的有结合,唱腔清丽悦耳、朴素健朗、通俗易唱;唱词和道白运用诙谐,隽永的双关语和歇后语,形象生动;表演载歌载舞、气氛热烈,以表现客家山区农村生活见长,为群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