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170)
期刊(196)
视频(61)
学位论文(45)
图书(19)
会议论文(1)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170)
期刊 (196)
视频 (61)
学位论文 (45)
图书 (19)
会议论文 (1)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4(314)
2013(179)
2012(244)
2011(209)
2010(196)
2009(105)
2008(121)
2007(32)
2004(6)
2001(2)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304)
其它(119)
侨报(42)
海峡导报(23)
客家研究辑刊(9)
中国工商(1)
身体文化学报(1)
历史教育(1)
国家发展研究(1)
中国报业(1)
客家节庆活动旅游效益之研究-以新埔义民为例
作者:张倩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节庆活动  新埔义民节  旅游效益 
描述:並且帶來利潤龐大的創意商機。 本研究對象為新竹縣新埔鎮義民廟附近之參與遊客及商家為主。利用新埔義民節慶活動,取得第一手問卷資料,在問卷蒐集資料中得知參與者對義民節慶的旅遊認知、消費狀況、滿意度程度及
客家义民祭典文化8月举行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四海客风】 新北市客家义民祭典文化将于8月10日至12日举办,活动核心以“你家我家是客家·新北客家义起来”为主题,内容包括“义民爷安座大典”、“闪耀新客响夜”演出、“千人创意挑担踩街”等精彩项目。活动期间,现场将限量发放平安祈福米,让参与民众分享食福;另外特别规划“客家农特产品展售”;并以庄严隆
义民”与台湾客家“忠”“义”性格的强化
作者:汤韵旋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国报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义民  台湾客家  性格 
描述:客家有忠义的传统,而台湾客家在动荡的移垦社会里扮演了"义民"的角色,进一步继承了和强化了客家人传统的忠义性格,对于台湾客家的"义民"角色应该要辩证地看待。
农村体验节庆推广活动如何建构游客地方依附:以2010年新埔
作者:刘贞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依附  新埔  农村节庆  体验 
描述:式迎向勞動力和收入雙雙不足的挑戰,希望營造出地方特色,開創出自己的道路。
本研究以2010年「新埔心‧照門情」的農村體驗節慶推廣活動為研究場域,活動期間為2010年10月30日到12月
宗教型非营利组织经营管理与社会资本之关系-以新埔义民庙为例
作者:张添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CORPS模式  社会资本  宗教型非营利组织  客家  义民庙 
描述:龐大社會資本,是本文主要研究動機。本文研究目的為探討新埔義民廟之:經營管理、社會資本內涵、對組織經營管理與社會資本累積之建議、與對宗教型非營利組織之啟示與建議。本文理論採用:修正CORPS模式為
新埔枋寮义民爷信仰与地方社会的发展:以杨梅地区为例
作者:赖玉玲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徵资本  客家  公号  祭典区  联庄  杨梅  义民信仰  义民庙 
描述:統的委員會形式;清末以來的地方社會代表家族,又成為義民廟事務的重要集體決策者。伴隨義民嘗擬宗族發展形式,延續家族作為地方社會代表的聲勢和名望,也使得義民祭典得以輪替不斷。枋寮褒忠亭義民廟由十五個地方社會家族以「公號」,代表十五個祭典區參與義民祭祀。公號的設置往往含拓墾名號、商號、祭祀公業或嘗會名稱的使用,富有家族、宗族共同對外活動的代表性意義。義民廟的發展即建立在十五祭典區的十五個以公號作為代表之客家家族發展,和義民廟事務的參與、祭典的籌辦過程。而台灣北部土地開發呈現大租戶開墾形式,具有義民祭典代表和地方墾首、地主身分的地方代表以家族為次中心,在家族公號的號召下,把其拓墾區域內的佃戶納入同一參與祭典的單元中,成為跨區域的聯庄組合機制。清代以來楊梅地區人群分布和社會結構呈現以客家人為主,林爽文事件之後,因楊梅客家人對客家人群、祖籍,及客家義民軍忠烈精神之認同與崇敬,義民信仰在楊梅地區建立。民國八十七年(1998)楊梅聯庄當值義民祭典,以「陳泰春」總正爐主為首,整個楊梅聯庄區域內地方社會就地方家族,和包含地方主要家族祭典委員會的共同籌劃下,配合地方「領調」、「奉飯」,和義民節活動,藉由義民祭典形成區域動員。
义民史观”之建构:析論台湾一八九五年(乙未)抗日战争中之
作者:薛云峰  期号:第1期 来源:国家发展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民主国  乙未战争  客家  义民  义民史观 
描述:「大中國史觀」者一般喜稱這些義民軍的抗日行動是基於國家民族大義;另一方面,持「台灣史觀」的學者雖多標舉這是一場「獨立運動戰爭」,但幾乎也都是從政治的角度解讀,其論域的相對客體仍是「大中國」。 無疑的,這兩種論述都相當程度的忽略了台灣人的主體性與多元性,因之,前者很難解釋「台灣民主國」的形成,後者則多忽略了參戰者的身份與立場,例如參戰者雖多爲「客家人」,但一般學者均吝於提及。因之,本文擬從「草根史」的角度出發,參酌法國年鑑學派布勞岱爾的史學分析方法,據之提出「義民史觀」以解讀這場戰爭,文中將提及由台灣客家人在一七二一年首創的義民組織,在清領台灣期間成了一股穩定社會的主要力量,而這種發自民間的自衛性武力組織也正是台灣乙未抗日戰爭的主力部隊。
有关清代台湾义民研究探析
作者:暂无 期号:第16期 来源:历史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义民  民变  客家  分化说  义民爷信仰  孤魂说 
描述:有关清代台湾义民研究探析
台湾客家族群民间信仰之研究--以新竹县新埔镇枋寮义民庙为中心
作者:江瑞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义民庙 
描述:
現今臺灣省新竹縣新埔鎮枋寮義民廟之源起、演變及發展,羅烈師從義民廟產權與祭典之經理承辦方式觀察,曾將枋寮義民廟的歷史分成四個階段,但筆者針對整個義民廟的發展情形分為三個階段:灱早期草創階段
新竹县新埔镇的客语转移现象: 三代家庭的个案研究
作者:吕亭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  语言转移  语言态度  语言选择  台湾  新埔 
描述:語言 (客語、閩南語、和原住民語),本土語言教育全面實施。
本研究的資料透過問卷、訪談、和參與觀察收集。40位受訪者經由條件篩選,參與本研究。受試者接受問卷調查及錄音訪談。此外,研究者還用參與觀察法,觀察受試者達一個月。問卷回答被量化分析,訪談及觀察資料則被質化分析。
結果顯示從客語到華語的語言轉換,明顯發生在家庭及工作語域。訪談收集的資料,透過質化分析來了解受試者的語言態度。語言轉換和語言態度被發現是互相影響的。然而,即使大多數受試者對客語持正面態度,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受試者很少說客語。有趣的是,較高比例客語人口的地區,卻不一定等於對客語較多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