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49)
期刊(77)
学位论文(19)
图书(10)
视频(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49)
期刊 (77)
学位论文 (19)
图书 (10)
视频 (2)
会议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5(2)
2014(100)
2013(41)
2012(28)
2011(28)
2010(28)
2009(5)
2008(14)
2007(5)
2004(1)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33)
其它(27)
客家研究辑刊(12)
海峡导报(7)
人民日报海外版(6)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4)
历史教育(1)
国家发展研究(1)
中国报业(1)
身体文化学报(1)
台湾客家义民节庆文化意涵之研究:以新竹义民节庆为例
作者:刘焕云 黄尚煃 张民光  期号:第5期 来源:身体文化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义民庙  义民精神  祭典  文化意涵 
描述:然而,为何会有义民,其形成之历史为何?客家人为何会有此一独特的义民信仰与祭典仪式?对客家人而言,祭典仪式有何独特的文化意涵?这些都值得探究。就新竹地区而言,新埔义民节庆祭典,有其独特的祭品巳
新竹义民联:彰显客家精神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一等人忠臣孝子; 二件事耕田读书。 这是台湾新竹县新埔镇“义民”的联。楹联对仗工整,高度概括了客家精神,用短短的七字联彰显尽忠尽孝、耕读传家的客家优良传统和高尚情操。 说起新竹“义民联,还有一段悲壮的历史。 清朝乾隆年间,台湾爆发了天地会农民起义,声势浩大,震响全岛。乾隆51年(1786
信仰、族群与政治:台湾枋寮义民十五大庄形成史及其传播
作者:罗烈师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祭祀圈理论  宗教信仰  中国  族群  台湾省  枋寮义民庙  义民信仰  政治参与 
描述:义民是台湾客家的核心信仰,其中又以新竹县新埔镇的枋寮义民影响力最大。本文重新思考台湾汉学人类学的重要理论“祭祀圈”,以十五大庄的形成史及其传播为素材,说明这一信仰过程中所包含的族群与政治力量。
访“义民”走进客家信仰中心
作者:张燕娟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七夕会员在义民拜祭“义民爷” 义民 导报讯(记者 张燕娟 燕子 林靖东/文 陈巧思/图)台湾客家文化之丰富多元,令人叹为观止。七夕牵手会会员们既然已经造访过桃园的客家文物馆、苗栗的客家文化园区,当然也不能错过新竹的客家义民。毫不夸张地说,这间义民虽然看上去不太显赫,但却是
义民”与台湾客家“忠”“义”性格的强化
作者:汤韵旋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国报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义民  台湾客家  性格 
描述:客家有忠义的传统,而台湾客家在动荡的移垦社会里扮演了"义民"的角色,进一步继承了和强化了客家人传统的忠义性格,对于台湾客家的"义民"角色应该要辩证地看待。
枋寮义民义民爷信仰之扩张与演变
作者:林柔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枋寮义民庙  义民爷信仰  分香庙  再移民  在地化  神格化 
描述:代意義。 影響分香廟在新移居地發展的因素,包括:北客是否為優佔群體、信仰人群如何處理祖籍神與聚落中其他神明的關係、靈媒(鸞生、乩童)及其辦事能力等。其中,乩童的有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做為締結北客、義民爺信仰與新移居地居民三者的關係間,具有穿針引線的功能,強化義民爺信仰的凝聚力。 分香廟呈現義民爺信仰的演變方面,本文以枋寮義民廟為比較基礎,從牌位的分化、義民爺神像、配合聚落改變祭典活動,與模仿祖廟設立墳塚四方面進行討論。21座分香廟「創造」出的義民爺信仰的諸多變異,可視為一種在地化的現象,亦是信徒將義民爺神格化的表現。 1980年代末期,客家文化社會運動興起,將義民精神與客家精神畫上等號,以及1999年褒忠義民廟聯誼會的組成,使原本分香廟獨自發展的義民爺信仰,加入變動因子。聯誼活動提供各義民廟間交流的舞台,其中上演著枋寮祖廟與分香廟、義民爺信仰大傳統與小傳統間的協商和對話。總之,義民爺信仰是因地制宜、與時俱進且持續在發展中的。
义民爷的神格多样性:以苗栗市义民为例
作者:刘忆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义民爷  义民爷信仰  苗栗  神格 
描述:栗市義民廟所供奉的義塚,同為林爽文事件所犧牲的義民們,也是同一批受到乾隆皇帝冊封「褒忠」的義士,相較於枋寮義民廟,卻少有人研究。且透過對新竹人士的實際訪談中發現,新竹地區的民眾大多認為義民爺與一般正神無異,但相較於苗栗地區的民眾卻認為義民爺是鬼,即使是神,也是神格不高的陰神。同樣為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卻有著地域性的差別,因此本研究將針對苗栗地區的民眾進行研究,了解民眾心中對義民爺神格的看法究竟為何。根據渡邊欣雄的「神、鬼、祖先」動態變化邏輯看義民爺神格發現,義民爺是橫死的,根據它死時的狀態,義民爺與萬善爺、有應公是屬同性質,但因為義民爺生前具有美德,死後才能被編排到神靈世界的秩序當中,又因為它們有後代子孫以外的眾人所崇祀,因此它的神格便確立了。反觀萬善爺及有應公,它們是橫死,但因為它們生前未具有美德,因此死後無法編排至神靈世界中,就算它們有後代子孫以外的眾人所崇祀,它們與義民爺也是有所區隔。本研究分為兩大部分,首先在問卷方面,透過集群分析將受訪者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及看法加以分群,並根據交叉分析結果,例如「通常去義民廟使用什麼紙錢?」、「義民爺和哪一種神明接近?」等題項,觀察各集群的特性,再加以命名,可將之分為三群:客家烈士群、正神群、鬼魂群。客家烈士群的民眾較傾向於中間立場,對義民爺的神格較不認為是神或鬼,反而是類似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烈士們。而正神群的民眾較認為義民爺是與一般正神接近。鬼魂群的民眾則較認為義民爺是類似好兄弟一類的孤魂野鬼。其次,也從實際田野觀察與義民廟有關人士的訪談中發現,民眾一般的祭祀行為以及與義民廟互動的頻率等,例如在焚燒紙錢的行為上,有民眾焚燒好兄弟使用的銀紙給義民爺,有民眾則焚燒神明使用的金紙給義民爺。亦或是在祭拜時間點上,民眾大多早上前往義民廟祭拜,下午則較少人會前去祭拜,原因是民眾有上午拜神,下午拜好兄弟的區分。進一步也觀察義民爺往來的對象發現,鄰近的廟宇會在農曆七月舉辦普渡法會,並到義民廟迎義民爺的牌位前去,原先認為鄰近廟宇是否有將義民爺視為類似城隍爺的角色看待,但民眾對此的看法卻都認為,義民爺純粹以客人的身份被邀請,並非以陰神坐鎮的身份。透過這些題項發現,民眾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產生多樣性。進一步將問卷調查分群結果與民眾實際認知行為做對照發現,民眾對義民爺的神格態度大致分為三群:客家烈士群、正神群、鬼魂群。而民眾實際的祭祀行為及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中,也大致分為幾類:陰神、客家人祖先、好兄弟、烈士。結果呈現一致,由此可知,民眾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的確呈現這幾類。民眾對義民爺的神格看法實為複雜,有些民眾在開始表明義民爺是好兄弟,卻在這些民眾平日的祭祀行為中發現,他們焚燒金紙給義民爺,代表其實他們是將義民爺視為正神一般的祭拜。由此發現,民眾的行為層面與認知層面有落差,因此,義民爺的神格在民眾心中,呈現的是不穩定性的流動,永遠沒有一定的定位,若要對義民爺的神格有深入的了解,必須是長期的觀察。
台湾客家民间信仰之特色——以苗栗县义民爷信仰为例
作者:林本炫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信仰  义民爷  祭祀圈  神格 
描述:宗教人类学有关"祭祀圈"的研究成果,检视义民爷信仰的发展和检视祭祀圈概念本身是否有其限制;从苗栗客家义民的实际田野观察,探讨义民爷信仰的仪式特色。
义民史观”之建构:析論台湾一八九五年(乙未)抗日战争中之
作者:薛云峰  期号:第1期 来源:国家发展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民主国  乙未战争  客家  义民  义民史观 
描述:「大中國史觀」者一般喜稱這些義民軍的抗日行動是基於國家民族大義;另一方面,持「台灣史觀」的學者雖多標舉這是一場「獨立運動戰爭」,但幾乎也都是從政治的角度解讀,其論域的相對客體仍是「大中國」。 無疑的,這兩種論述都相當程度的忽略了台灣人的主體性與多元性,因之,前者很難解釋「台灣民主國」的形成,後者則多忽略了參戰者的身份與立場,例如參戰者雖多爲「客家人」,但一般學者均吝於提及。因之,本文擬從「草根史」的角度出發,參酌法國年鑑學派布勞岱爾的史學分析方法,據之提出「義民史觀」以解讀這場戰爭,文中將提及由台灣客家人在一七二一年首創的義民組織,在清領台灣期間成了一股穩定社會的主要力量,而這種發自民間的自衛性武力組織也正是台灣乙未抗日戰爭的主力部隊。
有关清代台湾义民研究探析
作者:暂无 期号:第16期 来源:历史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义民  民变  客家  分化说  义民爷信仰  孤魂说 
描述:有关清代台湾义民研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