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传统服饰研究
作者:钟庆禄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服饰  原材料  形制  色彩  纹样  工艺 
描述:木棉和土蚕,客家传统服饰所需之棉布大量买自外地,丝绸则很少使用。服饰形制比较固定,色彩以蓝、灰、黑等素色为主,纹样众多,且富有象征意义,制作工艺精湛。
印度尼西亚华语平面媒体特色词语初探
作者:黄年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语  特色词语  印尼 
描述:、粤、客家方言的影响;受其它华人社区语言的影响。 最后笔者简要地分析了印尼华语平面媒体特色词汇的特点:印尼华语特色词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与创新;印尼华语自创词很少,而来自南方方言群或者港澳台和新马泰等华语区的“移植词”比较多;这些印尼华语特色词语在使用时具有不稳定性。
乡愁、诗人情怀和佛学信仰的杂糅:鬼叔中“风土系列影像”研究
作者:蔡月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独立纪录片  “风土系列影像”  鬼叔中  毛晨雨 
描述:对象是乡间的风土民俗,故采用“风土系列影像”的称谓。本文以鬼叔中的“风土系列影像”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访谈,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试图为以福建宁化客家的风土民俗为拍摄对象的“风土系列影像”配以文字
铅山太源畲话的体貌系统
作者:胡德荣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畲话  体貌  标记  意义 
描述:太源畲话中一些体貌标记的语法化过程进行分析和假设。此外,本论文还尝试与其他地方的畲话、客家方言、当地赣方言铅山话作共时的比较,以期揭示太源畲话体貌的特点及其与相关方言的联系,为畲话语法的进一步研究作材料上的准备。
龙川县客家话的[K-VP]问句——兼论粤赣地区该句型的分布
作者:邓丽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龙川县  客家话  句法  语用描写  汉语方言  方言语法 
描述:的[K-VP]分布区。就[K-VP]的具体形式而言,大致可以归并为“可VP”、“暗VP”、“阿VP”、“敢VP”、“莫VP”等几类。 位于粤东北的龙川县是一个纯客县,也是一个比较纯粹的[K-VP]型
粤台客家是一家——以粤东地区与台湾地区为重点考察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闽南人  粤东  台湾  聚居地 
描述:本文以粤台两地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作为考察对象,基于如下考虑:一是两地居民都以客家人为主,二是台湾地区的客家人的祖先又主要迁自粤东的客家地区。据作者实地考察,从文化渊源上看,粤台客家是一家;从移民史上看,粤东客家人迁台的时间,虽然比较闽南人迟,但他们在参与台湾岛的开发与建设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不容小视
传统村落视野下小姓弱房的生态形态--闽西武北客家村落的田野
作者:刘大可  期号:第2期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村落  小姓弱房  闽西  武北 
描述:弱房在村落社会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通过这一研究,作者认为,小姓弱房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发展道路,这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决定了其相对特殊的生存模式,而这些相对特殊的生存模式又形成了比较独特的社会心理和人文性格
凉水井客家话亲属称谓词研究
作者:闵卫东  期号:第10期 来源:时代金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凉水井  客家话  亲属称谓词 
描述: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系统收集整理四川省成都市十陵镇凉水井(原属华阳县)客家话中的亲属称谓词,建立凉水井亲属称谓词表。并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分析凉水井客家话亲属称谓词60年前后的变迁,以及凉水井客家话亲属称谓词与中国传统亲属称谓词的关系,探究社会历史因素在凉水井客家亲属称谓词系统发展变化中的作用。
2009年广东省市售大米及其制品镉污染状况调查
作者:杨菲 白卢皙 梁春穗 王桂安 黄琼 闻剑 胡曙光 李海 梁旭霞 王立斌 戴昌芳 张永慧 杨杏芬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米  米粉  镉污染  食品安全 
描述:干米粉镉含量均值为73μg/kg,超标率为5.5%。将广东省分为粤北、珠三角北、珠三角西南、珠三角东南、粤西、粤西南、粤东(客家地区)、粤东南(潮汕地区)8个区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粤北地区市售大米及
老家的砻
作者:谢伟强  期号:第23-24期 来源:创业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碾米机  大米加工  稻谷壳  农村  父亲  成份  客家地区  家庭出身  百年历史  工具 
描述:,听祖母说,这砻是祖父年轻时用两石稻谷请人做的。与此同时,还打了一盘石磨,坐立在砻的旁边。这在当时农村来说,是比较富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