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客家话的[K-VP]问句——兼论粤赣地区该句型的分布
【作者】 邓丽君
【关键词】 龙川县 客家话 句法 语用描写 汉语方言 方言语法
【导师姓名】傅爱兰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学位授予单位】暂无
【所属分类】H176
【录入时间】2006-01-01
【摘要】进行句法和语用的全面描写,并在考察移民史和古代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探讨其来源,以期引起人们对客家话这一语言事实的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我们首先在整理前人研究成果和查阅地方史志的基础上考察了[K-VP]问句在赣闽粤三省中的分布。总体上看,这种分布呈现出“南北纵向”的态势:自北往南不连续地波及赣东北、赣中、赣南、粤东北、粤东以及闽南地区。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赣南和粤东北,出现了一个广阔的[K-VP]分布区。就[K-VP]的具体形式而言,大致可以归并为“可VP”、“暗VP”、“阿VP”、“敢VP”、“莫VP”等几类。 位于粤东北的龙川县是一个纯客县,也是一个比较纯粹的[K-VP]型方言区,即没有[VP-neg-VP]型问句与之共存,所以对龙川话里这一问句形式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意义。我们将龙川(登云)话中的[K-VP]分成“阿VP”和“阿是VP”两种类型,从句法和语用的角度对它们进行了全面的描写与比较;同时我们还比较了龙川话[K-VP]、是非问与普通话[VP-neg-VP]、是非问在语用功能上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一个对应关系图。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对龙川话[K-VP]问句的描写是列举性而非穷尽性的,随着考察与分析的深入,肯定还会发现更多的语言现象。 鉴于[K-VP]问句在汉语方言中的分布更多的是语言特征“扩散”的结果,而非同系属方言“演变”的结果,我们将从方言地理学的角度来探讨粤赣地区这一问句形式的来源。在考察移民史和古代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我们推测,“可VP”有可能是北方汉人南迁时从苏皖地区带来的。至于“暗VP”,主要有两种推测:一,来自苏皖地区,就像“可VP”一样;二、源于本土,也就是说,早在客家先民入粤以前古龙川县就已经广泛使用这种问句了,客家人是在入粤以后才受影响采用了这种问句形式。第二种推测的可能性显得更大一些。 在客方言区里,[K-VP]问句的分布只限在赣南、粤东北地区,而包括梅州在内的广大客话区所采用的却是[VP-neg-VP]问句,后者才是客家话主要的反复问句类型。通过对客家话[K-VP]问句的全面考察,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客家话的内部差异,为方言语法的类型学比较提供更多的例证。...
【外文摘要】暂无...
- 1、第四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在泉州师范学院召开 作者:黄薇 年份:暂无
- 2、西昌方言语法对学习普通话的干扰 作者:巫江 年份:暂无
- 3、客家启蒙课本《启蒙浅学》(1880)的方言用字研究 作者:刘颖昕 年份:暂无
- 4、山羊隔畲族“山客话”与客家话的历史关系 作者:林清书 年份:暂无
- 5、客家话人称代词单数“领格”的语源 作者:严修鸿 年份:暂无
- 6、试论客家先民首批南迁始于秦代 作者:赖雨桐 年份: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