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先民”之先民——赣南远古土著居民析
-
作者:罗勇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先民 土著 古越族 山都木客
-
描述: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在北方汉民进入赣南之前,这里曾先后生活着古越族和山都、木客等土著居民。他们受北来汉族文化的强烈影响而逐渐被同化,最终成为了客家民系的一因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也是"客家先民"。
-
从饮食谚语看客家精神的特质
-
作者:温珍琴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饮食 谚语 客家精神
-
描述: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集体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客家饮食谚语是流传在客家地区的一种文化。本文从大量第一手饮食谚语资料来探讨客家精神的特质:生存忧患、务实敬业、勤劳持家、敬祖尊宗、乐天知命等。
-
安远客家婚俗初探
-
作者:蓝希瑜 杜娟芳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安远 婚俗 结构 心理 特色 渊源
-
描述:东江源头的安远县属典型的客家县,其婚俗有着浓郁的客家特色,有较一致的程式结构及共同的心理祈求,其婚俗也存在着北、中、南三片的个性特色,它与传统文化沿习、心理祈求及三片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等因素有一定渊源关系。
-
兴国山歌形式论
-
作者:李启福 钟善金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兴国山歌 散歌 长歌 情歌 民俗歌
-
描述:兴国山歌是赣南客家音乐中的一枝奇葩,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文章将兴国山歌划分为散歌、长歌、情歌、民俗歌、杂歌等五种形式,并相应进行阐述,使人们对兴国山歌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
传承·保护·发展:客家民间美术
-
作者:张海华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术 民间 客家 保护 传承 中原文化 民族特色
-
描述:客家民间美术以中原文化为基础和源头,融合了客家移民途经地、驻足地、定居地的土著和少数民族特色,历经千年积淀而成。具有广泛的地缘、深厚的文缘和一脉相承的亲缘,内涵丰富、独具特色,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
-
建构的"客家"与区域社会史:关于赣南客家研究的思考
-
作者:黄志繁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研究 区域社会史
-
描述:客家"建构"的历史进行梳理,包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赣南人作为一个"客家"族群自我认同意识和赣南地区作为一个"客家文化区"地方认同意识的建构过程;另一方面,必须放弃传统研究中以方言和移民作为
-
人类学与客家研究的对接与深化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人类学 客家文化 历史学 客家人 地域文化 田野调查 理论与方法 族群文化 生态学
-
描述:客家文化既是一种地域文化,又是一种族群文化。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意味着客家研究需要多学科知识诸如历史学、人类学、艺术学、语言学、建筑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的整合与补充。历史学与人类学对客家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而言,人类学对于客家研究的意义更没有受到重视,实际上,客家的族群属
-
加强客家民间文学研究
-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学研究 客家文学 客家文化 客家人 民间故事 民俗学 田野调查 民间文化 文学创作 研究者
-
描述:学百花园中占的地位并不显赫,少有人去关注。二是客家民间文学的基础薄弱。一方面是客家民间文学“创作”(或兴起)方式有限,口头传播并不活跃,流布面窄;另一方面是现有的客家民间文学收集整理过的资料并不多;再一方面就是受经费等多方面的制约使田野调查显得很艰难。客家民间文学长期以来所积累下来的基础并不扎实。
-
饼与餜──客家食俗考略
-
作者:严恩萱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中原地区 食俗 民间文艺 系列食品 《东京梦华录》 客家民系 赣南客家 制作方法 《史记·货殖列传》
-
描述:饼与■──客家食俗考略严恩萱我们日常食品中有“饼”与“”。这两种食品在今天的确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但对这两种食品做一番追本溯源的功夫,却可以引出一段客家食俗史话来。众所周知,客家先民原在中原地区,他们的主粮以麦类食物为主,南迁入地百越地区的主粮却以稻...
-
赣南古建筑(5)
-
作者:刘勇勤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建筑 赣南 古村落 风水文化 文化史 客家 史料记载 风水术 兴国 唐末
-
描述:简介兴国三僚村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古村落,被誉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三僚风水文化史,源于唐末掌管琼林御库的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避黄巢之乱,携御库秘籍弃职隐居三僚开始。据史料记载,历史上三僚先后有数十人成为皇家御用风水师。通过他们担任“国师”的影响,把三僚风水术传播海内外。赣南古建筑(5)@刘勇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