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历史普及到地区认同-从历史学研究角度评罗勇《客家赣州》
-
作者:王东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学研究 赣州 普及 历史 客家文化 客家人 赣南 聚居
-
描述:从历史普及到地区认同-从历史学研究角度评罗勇《客家赣州》
-
客家“特性”、族群认同与区域社会史:关于客家研究的理论反思
-
作者:黄志繁
期号:第5期
来源: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民系 族群 区域社会史
-
描述:应采取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把客家当作一个“族群”,而不是一个“民系”加以研究,研究主题应以“客家形成”取代“客家特质”.面对客家问题复杂的“层累”造成的过程,最好的研究办法是“倒溯”式地展开历时性解构.最后,客家研究中,以“方言群体”来取代“族群”概念是个值得提倡的做法;但不能局限于方言和族群,应从整体史的角度去深化客家地区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客家研究的发展.
-
当代台湾客家流行音乐的族群再现与文化认同
-
作者:王俐容 杨蕙嘉
期号:第8期
来源:国家与社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流行音乐 文化认同 再现
-
描述:複雜的音樂背景之下,從各種音樂素材結合客家經驗,轉折、連結、置換出混雜的客家樣貌;以及從音樂的文本之中思索族群音樂的邊界與自我定義;進而詮釋族群音樂複雜的文化認同問題。
-
客家族群建构的人类学分析:评《海内外客家人的认同》
-
作者:河合洋尚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族群 客家人 人类学分析 客家研究 建构主义 华南地区 “实体” 清末民初
-
描述:中原汉族的父系系谱也一直继续保留着。可是,近年来中日的一些学者开始主张客家其实是在清末民初的一连串运动产生的“建构物”,这种观点特别在历史学中日益强大起来(菊池1998;程美宝2001、2006;蔡膦2005;陈春声2006;饭岛2007;田上2007)。也就是说,客家开始被认为是于近代社会在学术上、政治上被建构的族群,而不是从古代一直存在并延续至今的集团,这种观点在近年的中日客家研究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
-
马来西亚沙巴州的客家人:关于移民、认同感、文化标志的初步报告
-
作者:河合洋尚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来西亚 中国移民 客家人 文化标志 巴州 认同感 东南亚地区 中国大陆
-
描述:他们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要从中国移民,他们的主要祖籍地在中国哪里,他们是否有强烈的客家意识,或者沙巴典型的客家文化是什么等。
-
巩固文化认同拓展合作空间:永定客家文化交流团赴台交流综述
-
作者:毛高良
期号:第4期
来源:台湾工作通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组织的旅游推介交流团和永定客家土楼艺术团组织的《土楼神韵》演出交流团,共计108人.文化交流是这次赴台交流的主线和亮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
客家电视台与台北都会客家阅听人族群认同建构之关联性初探
-
作者:蔡佩
期号:第19期
来源:中华传播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电视 客家认同 族群媒介 族群认同 客家阅听人
-
描述:亦有差異性存在,傳統山歌節目在「族群態度」的建構上有顯著差異。族群根基性的情感以及族群重要他人的正向互動,和客視形成族群認同建構的金三角。客視在建構台北客家閱聽人客家認同所扮演的角色,是將原生的客家家族情感,擴大至對整個客家族群的歸屬與認同,同時也改善了都會區客家人的隱形化現象,提升他們的自信心與榮譽感,甚至能夠促進客家後裔的族群文化參與行動。
-
谈泛台湾客家认同─1860-1980年代台湾「客家」族群的
-
作者:陈丽华
期号:第48期
来源:台大历史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客家 泛台湾客家认同 族群 知识阶层
-
描述:,但筆者懷疑,這一概念可能過度化約了歷史,它一方面忽視了「泛臺灣客家認同」和現代族群想像之間可能存在的關聯機制,另一方面也混淆了前近代至當代人群分類觀念的差異。因此,本文試圖探究十九世紀後期至客家運動興起以前,「客家」族群觀念移植臺灣並逐漸為地方人士所接受的過程,以便為「泛臺灣客家認同」的討論注入歷史根基。本研究發現,「客家」觀念並非源生於臺灣社會,而是十九世紀下半葉以來,隨著臺灣開港,由西方人從東南亞和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移入。其後,日本殖民者用籍貫的「廣東」取代了「客家」,作為該種族的名稱,儘管它包羅的範圍與我們今日所界定的「客家」有所不同,但日治時期日本及臺灣知識階層在身分、文化與社會結構上,對客家族群的塑造卻影響深遠。日治中期以後,臺灣客家菁英對於這一身分的認識,顯示出在不同的政治和社會背景下,中國大陸之民族主義與殖民主義交織的影響。戰後初期,隨著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具有客家意識的中國大陸客家知識階層,以及崛起於日治時期並受到近代中國民族主義思潮影響的知識菁英,推動了「客家」觀念與「廣東種族」的融合,並逐漸向臺灣地方社會滲透。「泛臺灣客家認同」,正是於此一歷史演變過程中形成。
-
客家人的身份认同:一个香港客家社区的基督教信仰
-
作者:郭思嘉 周云水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基督教信仰 香港 身份认同 社区 广东话 大都市 住宅楼
-
描述:、潮州人、上海人和北京人。
-
跨国客家族群认同是否存在?检视马来西亚客家青年的族群意识
-
作者:林开忠 萧新煌
期号:第1期
来源:Taiwan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 Studies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跨国社群 客家性 地方化 全球化
-
描述:上。结果显示华人社团(客家社团)的全球化并不会自动或自然地意味着所有的华人都全球化了。在我们所研究的客家青年显示了他们的客家文化意识是透过他们对所居住地方的一种地方性认知的反应,而不是全球化力量的结果,後者对华人企业家取得外在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资源比较有利;相反的,客家青年所处的地方局限与情境,限制了他们透过客家语言来表现他们的客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