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期刊 (3)
学位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4(4)
按来源分组
客家研究辑刊(1)
Taiwan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 Studies(1)
臺灣東南亞學刊(1)
其它(1)
相关搜索词
北埔在地客家认同的浮现与转化
作者:许惠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埔  在地客家认同  新移民  地方化 
描述:同」的浮現與轉化。分析「在地客家認同」形成的過程及條件就是本研究問題意識的導引。然而,當北埔的社群認同越來越朝向客家化發展時,全球化過程讓地方人口組成加入來自東南亞、中國及其他各國的移民,使地方社會進入多元族群的社會情境,於是地方也開始出現多元文化論述,本文進一步要考察的便是全球化帶來的多元文化情境如何影響地方社群認同的內涵,由此推動「在地客家認同」的轉化。 全球化流動情境包含從台灣社會1950、60年代工業化、都市化以降本國人的人口移動,一直到80年代全球化下女性婚姻移民與外籍移工的跨國流動。這種全球化過程伴隨著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制度化變遷,另一方面為文化認同的變動。1980年代後期,台灣社會出現強烈的身分認同追求現象,本文注意到的是「族群認同」與「地方認同」,但進入地方社會層次時,還發現親屬關係認同在面對「新移民」時成為被凸顯的身分認同。本文主張,認同不能憑空產生,必須有存在的空間,也就是認同空間,其中社區組織是推動認同重構的關鍵。本文發現社區組織創造認同的方式是透過地方實作與集體歷史記憶的重塑,這二者也成為掌握社群認同變遷的分析架構。若從更宏觀的視野觀察地方社會的變動發現,社區組織只是使身分認同浮現的基礎,文化、經濟、政治各領域彼此交織的力量才讓身分認同建構進入制度化模式,使認同於制度化空間中得到存續。 本研究選擇以客家地區為探討的切入點,田野調查地點為新竹縣北埔鄉,研究時段為1990年代之後至今。研究發現,北埔的客家認同一開始並非行動者有意圖的建構,而是在地方運動推動過程中浮現出的「北埔在地客家認同」。早期身分認同的產生是依賴社區組織的地方實作與集體記憶的建構,「打鬥敘」、「打中午」、「迎古董」與「下街空間營造」等活動都有很強的社會動員能力,不僅發揮社群凝聚的效果也建構了新的集體記憶,文史調查則重構了集體記憶與歷史敘事,於是北埔的「客家認同」產生了地方性。1999年九二一地震之後,地方文化觀光帶動地方經濟領域的發展,於是身分認同依附於經濟領域的發展下得到了發展空間,例如北埔擂茶、北埔柿餅、客家菜等文化商品都參與了「客家化」的過程;政治領域也成為身份認同的空間,從語言在地方上公共場合的使用狀況可知,政治人物更是有意的使用客語作為溝通語言;文化領域的發展則是累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到1987年解嚴後才走出文化菁英的領域,並成為其他領域發展的基礎。上述發展的結果導致了地方社會的「客家化」過程,同時也開啟了「在地客家認同」存續的認同空間。 事實上,全球化過程讓地方社會面對的族群現象更為複雜,通過(外籍)女性婚姻移民的現象,本研究發現面對「新移民」時,社區組織生產出三種身分認同策略。首先,為了使外來族群成為家庭整體的一分子,選擇以「媳婦」的親屬關係作為他們身分認同的方式。其次,為了使外來族群成為客家社區的一份子,面對客家裔的外籍女性婚姻新移民,則引用「中原客家」的身分認同。此外,在集體互動之外的個人交往中,大隘社老師與新移民之間個人生命經驗的相似性(人妻、人媳與鄉村子女)能引發同理心,於是產生接納性的認同,這促成對問題癥結進一步的反省。社區組織意識到要改變新移民的社會處境,必須從改造自身社會做起,於是透過舉辦社區節慶的方式希望讓新移民的家人與鄉民能承認跨國文化的特殊性並給予新移民認同與尊重,最重要的內涵為宣揚一種多元文化的觀念,企圖扭轉鄉民對新移民不平等的對待方式與觀念,換言之,社區組織是從三個層次進行新移民身分認同的建構:個人,家庭,族群社區。 結論部分,客家人與新移民的接觸讓在地客家認同的內涵獲得豐富的意涵,除了讓多元文化中族群關係不平等的內涵被意識到之外,地方文化與客家文化也有多樣化的表現,不只是傳統文化的挖掘,也能隨著社會情境的改變有新的文化產生。本文主張,社區組織對地方公共議題持續的關心就是在地客家認同具體的體現。
Is There a Transnational Hakk
作者:林開忠 蕭新煌  期号:第1期 来源:臺灣東南亞學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跨國社群  客家性  地方化  全球化 
描述:上。結果顯示華人社團(客家社團)的全球化並不會自動或自然地意味著所有的華人都全球化了。在我們所研究的客家青年顯示了他們的客家文化意識是透過他們對所居住地方的一種地方性認知的反應,而不是全球化力量的結果,後者對華人企業家取得外在的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資源比較有利;相反的,客家青年所處的地方侷限與情境,限制了他們透過客家語言來表現他們的客家性。
跨国客家族群认同是否存在?检视马来西亚客家青年的族群意识
作者:林开忠 萧新煌  期号:第1期 来源:Taiwan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 Studies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跨国社群  客家性  地方化  全球化 
描述:上。结果显示华人社团(客家社团)的全球化并不会自动或自然地意味着所有的华人都全球化了。在我们所研究的客家青年显示了他们的客家文化意识是透过他们对所居住地方的一种地方性认知的反应,而不是全球化力量的结果,後者对华人企业家取得外在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资源比较有利;相反的,客家青年所处的地方局限与情境,限制了他们透过客家语言来表现他们的客家性。
丰顺县建桥围的宗族社会与文化变迁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丰顺县  建桥围  客家文化  宗族社会  文化变迁  张氏宗族  地方事务  宗族文化  地方化 
描述:随着客家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客家文化的在地化问题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①客家社会是一个移民社会,客家社会的形成与变迁实质上是移民的在地化过程。所谓在地化,即主流文化“地方化”,为移民依据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优势,充分利用当地各种自然、社会资源,融入当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