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772)
期刊(519)
学位论文(175)
视频(102)
图书(9)
会议论文(7)
按栏目分组
报纸 (772)
期刊 (519)
学位论文 (175)
视频 (102)
图书 (9)
会议论文 (7)
按年份分组
2015(103)
2014(619)
2013(161)
2012(175)
2011(181)
2010(146)
2009(72)
2008(55)
2006(20)
1992(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82)
惠州日报(37)
北方音乐(5)
读写算(教研版)(3)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
世界汉语教学(1)
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1)
课外阅读(中旬)(1)
小学教学设计(1)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1)
客家筝乐文化内涵研究以及在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左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筝  文化内涵  教学  渗透 
描述:乐文化是客家文化中的一部分,但并不能完全表达客家全部文化内涵。 最后在第三章研究了客家筝乐文化内涵在教学中的渗透。这个部分把客家筝乐文化内涵作为教学方法运用于客家筝乐教学中,并以客家筝乐曲为例,阐述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以达到客家筝乐文化内涵传承的目的。
赣州市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郑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武术教学  武术选项课  赣州市  普通高校  教学现状 
描述:,的,缺少长远统筹。各学校教学内容安排过于随意,课程结构过于单调,武术课程安排有待精研和细化。二、赣州市普通高校武术教师的学年龄结构和教龄结构虽然总体状况不错,但其中也透露出年轻、教学经历较少的教师数量
客家民俗体育与农村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关系的研究:以赣南农村
作者:赖建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民俗体育  体育学习兴趣  小学生  农村小学 
描述:结论:1.小学生选择客家民俗体育项目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非常高,说明小学生对客家民俗体育项目有较高的兴趣、爱好。兴趣是体育教学的前提,这也体现出客家民俗体育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有较好的群众基础。2.小学
采茶健身操的创编及其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以赣南教
作者:杨艳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采茶健身操  采茶戏  健身操  创编  锻炼效果 
描述:性采茶健身操;其次,通过在本地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运用,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并研究学生的健身效果及认可程度;另外,使学生通过对采茶健身操的学习,认识和了解赣南采茶戏,熟悉本地民俗文化。赣南采茶戏作为
客家梅州地区书院发展研究
作者:李惠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广东省  梅州市  书院 
描述:及留存情况;总结了梅州地区书院的类型和教学内容,经费来源及管理;分析客家梅州地区教育发达的原因,并对书院教育对今天客家地区教育事业的影响与启示作了论述。
国小客语教科书的性别角色内容分析
作者:刘淑惠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  客家妇女  教科书  性别角色  偏见  性别平等 
描述:以「男女人次」、「角色特質」、「兩性關係」、「職業」和「楷模貢獻」作為分析類目,分析的對象是苗栗縣版、康軒版、南一版、翰林版、桃園縣版和新竹市版等六個版本,共59冊。透過量化統計和質性敘述,發現六個版本的出現人次都是男性較女性多;角色特質女性以情感性為主,男性除以工具性為多數之外,情感性特質有逐漸增加的情形;職業類別男性多元,且分布各個階層,女性則侷限在傳統上專屬於女性的工作類型中;兩性關係以男主外女主內、男主女從的刻板印象為主;楷模貢獻除翰林版之外,其餘都是男性佔多數。因此,客語教科書中的性別角色,大都以傳統的刻板印象和具有偏見的情形出現,尚未反映性別平等教育的趨勢。成人性別角色偏見比較部分則發現,「比例不均」以桃園縣版最嚴重,其次是南一版;「刻板印象」則是苗栗縣版最為嚴重,其次是康軒版;「偏差忽略」則是以苗栗縣版和新竹市最為嚴重,翰林版則無此現象。兒童性別角色「比例不均」的偏見以苗栗縣版最為嚴重,南一版次之;「刻板印象」的偏見最嚴重的也是苗栗縣版,桃園縣版次之。此外,客家婦女特性反映出性別角色類型中具有良好社會適應能力和成熟發展的兩性化人格,因此客家婦女特性提供了絕佳的題材讓學童學習多元化的性別角色。但六個版本的客語教科書內容都沒有出現客家婦女特性的說明,圖片部分也僅少數零星出現而已。在性別語言檢視部份發現,「佢」在六個版本的客語教科書中皆獲得相對應為第三人稱代名詞「他」的共識,形成以男性為主體,女性為附屬的用法。其次,客語用字使用「先生」指稱教師和醫師,則產生名詞定義狹隘的情形。最後,部分版本出現「懶尸嫲」的課文標題,產生貶抑女性的情形。所以六個版本的客語教科書均出現語言性別歧視情形。從客語教科書內容出現比例不均、具有刻板印象和偏見的性別角色,及對客家婦女取材不足,並出現語言性別歧視情形,本文總結認為:六個版本客語教科書對於性別平等教育的訴求,以及傳遞客家文化的精神和特色,有待改進與加強。
赣南师范学院客家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黄海燕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师范学院  客家音乐  教学实践 
描述:,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开展客家音乐教学和艺术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但从客家音乐教学实践实际情况来看,存在课程设计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课程的表现形式不明确,教学组织随意性较大等问题,在一定
国小中高年级国语教科书乡土教育内容分析比较
作者:凌佩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国语教科书  国小  乡土教育 
描述:以「鄉土人物及團體」37課佔總體比例的27.01%最高,「音樂舞蹈」與「體育類」只有1課佔全部比例的0.73%最低。(二)「鄉土歷史」方面:多從認識、欣賞的角度介紹古蹟;較重視原住民文化,客家文化介紹
探讨台湾北部客家八音打击乐音乐内容
作者:邱文芳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部  客家八音  打击乐 
描述:傳承方式、打擊樂樂手的音樂內容等。也訪問兩位不同地區的打擊樂樂手,分別為北區客家會的蕭阿安老師以及和成八音團的袁明瑛老師,比較其音樂內容的差異。
九年一贯国小国语教科书中乡土文化内容之研究
作者:吴丽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文化  九年一贯课程  国语科  教科书 
描述:南一 版所佔比例最高。(二)鄉土文化內容在各冊的分布比例,以康軒版最平均,翰林版最不平 均。(三)各版本鄉土文化內容第一至第四冊分布較少,大部分集中在第五至 第十一冊。二、鄉土文化內容的呈現方式(一)以「單元議題」方式呈現的比例較高,而其中又以翰林版所佔比例 最高。(二)以「單元議題」方式呈現之課文彼此間均各自獨立,無明顯系統 性。三、鄉土文化內容的取材範圍(一)三版本在縣市取材上,皆以台北縣(市)取材的次數最多。(二)三版本中以南一版取材範圍最平均,康軒版最不平均,翰林版忽略 了離島地區。(三)三版本取材均集中於西部地區,未能兼顧臺灣東西部的均衡。 四、鄉土文化內容的主題特色(一)主題類目以「鄉土歷史」最多,「鄉土語言」最少;次類目以「鄉 土人物」最多,「音樂舞蹈」最少。(二)「鄉土歷史」:重視原住民文化,忽略客家文化;以臺灣「本土人 物」為主,脫離了過去「偉人主義」色彩,但男女比例差距懸殊。(三)「鄉土地理」:注重臺灣各地的奇景介紹,而在產業方面題材較 少。(四)「鄉土自然」:重視「鳥類保育」,較缺乏其它生態保育的題材; 對於臺灣特有種的介紹不夠多樣化。(五)「鄉土語言」:從鄉土文學的角度來呈現對臺灣的鄉土情,內容很 少。(六)「鄉土藝術」:從介紹布袋戲、歌仔戲及本土的藝術品中,傳遞鄉 土藝術之美,但「音樂舞蹈」的題材均不足。 根據上述研究之結論,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