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869)
期刊(1703)
图书(248)
学位论文(229)
视频(110)
会议论文(34)
图片(4)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869)
期刊 (1703)
图书 (248)
学位论文 (229)
视频 (110)
会议论文 (34)
图片 (4)
按年份分组
2015(115)
2014(2181)
2012(579)
2011(555)
2010(528)
2009(192)
2008(196)
2007(103)
2005(19)
1988(1)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1083)
其它(424)
闽西日报(224)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
八桂侨刊(3)
时代文学(2)
科学时代(2)
银行周报(1)
广东党风(1)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欠发达地区“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新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王院成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本地再现式  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  新发展战略 
描述:gt; 毋庸置疑,欠发达地区“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仍然是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与劲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本论文以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为例,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其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条件进行了全面考察与科学评价,认为当今复杂速变的社会环境是其生成与发展的基本条件。通过运用比较学的方法,探讨了其传统“模仿”发展战略的严重后果及其原因,认为处在欠发达地区和再现客家特色民俗文化,是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两个基本属性。正是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和这两个基本特征决定了其新发展战略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br> 第一,当今复杂速变的社会环境是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生成与发展的基本条件。那么,在新的发展战略选择的关键时期,面对多种严峻的挑战与威胁,能否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抓住难得发展机遇,关键就在于能否尽快调整发展思路,选择并确立能够发挥客家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的新发展战略。 <br> 第二,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处在欠发达地区,此地区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尚未完全现代化的经济结构还不足以为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这个现代经济产物找到足够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因此,其发展应该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相一致,首先应以小型化、专业化为发展方向,进而做大做强,而非一开始就求大求强,这样才能因地制宜,扬己所长,避己所短。 <br> 第三,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创意性地对客家特色民俗文化进行再现,其依托的就是融地域性、独特性、传统性、神秘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客家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因此,其发展方向应以本土化、创意化为主,而非舶来化、模仿化,从而可以依托客家文脉,创意挖掘,做深做透,从而产生独特的吸引力与卖点。 <br> 总之,物因地易,势因时移。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与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一样,欠发达地区“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摒弃短视的目光、浮躁的心态、自以为是的态度,科学地去认识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及自身的发展特点与规律,按照准确的市场定位,选准新的发展战略——以特色民俗文化为依托的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推进项目的整体策划、规划、设计、经营,走出一条真正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
四川仪陇丁氏庄园研究
作者:黄秋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四川仪陇  丁氏庄园  客家民居 
描述:为一种客家建筑文化在四川的文化土壤上移植下来,并得到了发展,是一种建筑文化与地域因素、环境因素的有机结合和积极互动的表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客家民居丁氏庄园在保存了客家传统建筑文化基本特征的同时,进行了一些适应四川环境的发展和演变,是客家文化善于迁徙与融入的积极表现。但是,丁氏庄园与其它同类建筑相比仍有差异性:其一,与广东前期梅州客家民居相比,丁氏庄园具有聚族而居、碉楼防御体系完备、讲究礼制空间布局以及木构架体系发达特点,在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广东后期梅州客家民居相比,其建筑大出檐、穿斗木构架、白粉墙的特点,具有四川传统民居特征,表现出客家传统文化在迁徙中具有的通融性,是客家文化善于融入的佐证;与广东前期、后期梅州客家民居相比,丁氏庄园具有的独特性,表现在窗和天井的巧妙设计;而丁氏庄园的灵活性表现在空间扩展方式上不拘成例、因地制宜。在文化特表现出横向的适应性、独特性、灵活性和纵向上的稳定性等特点;总之,丁氏庄园无论与广东前期梅州客家民居,还是广东后期梅州客家民居相比,均表现出其具有的稳定性、通融性、独特性以及灵活性。其二,与成都东山客家民居比较,丁氏庄园在离开母体后更多表现出的是客家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如,平面尺度较大、平面格局为典型客家双堂双横屋、不暴露山墙的正立面造型以及建筑功能齐全等。其三,与四川传统民居相比,丁氏庄园表现出传统客家文化的独特性与通融性:既具有小青瓦屋面、悬山屋顶、穿斗木结构、白粉墙、外挑跑马廊等四川传统民居特征;同时又具有独特性,如,强烈的民居防御意识、严谨的房屋选址理念、典型客家民居核心空间、居民装饰繁复。其四,同巴蜀地区客家庄园比较,丁氏庄园具有建筑规模趋向小型化、防御性相对减弱、建筑用材讲究等自身特点。与巴蜀地区其它非客家庄园相比,无论在庄园选址,还是庄园布局上,丁氏庄园表现出更多的是客家建筑文化特征:追求庄园完整的风水意象、强烈的九宫格局空间观等。 丁氏庄园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当时的政治与历史,代表了客家独特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因此,客家民居丁氏庄园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然而,作为文物,丁氏庄园也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再生性,如果对丁氏庄园进行不科学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将会对这座古建筑造成无法估量和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原则,有选择、有重点、有时序地分期开发,实施“严格保护、统一管理、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江西红色旅游的开发与发展研究
作者:童绍茂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江西  红色旅游  开发  发展 
描述:> (1)江西红色旅游的理论研究
主要对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进展、论文思路及框架等问题进行介绍。对三大理论进行解释。首先,分析红色旅游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趋势。其次,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明确红色旅游
李家教拳派的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陈国辉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家教拳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训练模式 
描述:达到挖掘客家武术资源,填补客家武术在个体拳种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白,为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理论研究参考依据等目的。<br> 调查研究结果:(1)李家教拳派是“反清复明”时代背景下
客赣方言词汇比较研究:以六个点为中心
作者:黄小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赣方言  词汇比较  语素分析  判别函数  阶曲线 
描述:触密切。梅县和南昌距离遥远,且在不同省份,接触少。 无论是200核心词还是2000一般词,于都和南昌、田头和南昌的关系值都比于都和梅县、田头和梅县的关系值小,于都、田头是名副其实的客家。 肖田和南
惠州方言助词研究
作者:陈淑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方言语法  惠州方言  助词  比较 
描述:形式。第五章讨论语气助词,对惠州方言的语气助词按功能和情态进行了分类,并考察了语气助词共现的顺序及其制约因素;对转述助词“讲/”、假设助词及话题标记“时”、情态语气助词“唔时/敢/怕”等的意义和用法
日治時期客家地區鸞堂發展:以新竹九芎林飛鳯山代勸堂為例
作者:鄭寶珍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鸞堂  扶鸞戒煙法  楊福來  嘗會  新竹九芎林飛鳯山代勸堂 
描述:或歸家或退隱或老成凋謝有之,對於需才恐急的新立鸞堂,楊福來重新有了舞台,此後他經常帶領鸞生到各堂協助,或教經懺或訓鸞或協助造書,影響遍及新竹、臺中州及高雄州等地客家區。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筆者發現扶
现代汉语“有+VP”格式研究
作者:任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有+VP”  句法  语义  虚化  认知 
描述:性,从而论证了“有+VP”是述宾短语,其中“有”是实义动词,表示“存在”的语义。同时我们分析了相关格式“有+所+VP”。 第三章主要研究了九十年代后新兴的一种“有+VP”格式,主要从语义、句法角度对“有”进行了重新分析,认为这里的“有”不再是实意动词,而更趋向于副词。我们分别讨论了这一语言现象出现的语言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本文也尝试从语言发展和语言规范两个角度探讨这一格式在普通话中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从历时角度,分析“有+VP”格式的语法化过程。我们可以从上古汉语中看到,不同结构关系的“有+VP”句式,“有”的表体功能从一开始就只有零星的分布,但是这种用法毕竟存在。这也是现代汉语中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瓯方言等南方方言中存在的“有+VP”句式的起源 第五章结语,归...
谭元亨与《客家魂》论
作者:刘国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谭元亨  《客家魂》  客家情结  客家女性  客家风俗  文化反思  艺术创新 
描述:家的文学追求融为一体。特别是在客家知识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为当代文学画廊增添了启慧、远晴这样具有母亲的伟大品藻又不乏生命意识追寻的客家知识女性形象,同时对客家女性婚恋世界的揭示也是具有启示意义的。谭元亨通过《客家魂》的创作对客家文化风俗的描绘,以此作为观察客家现实世界和进行自我反思的一个独特视角,对客家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导航的作用。另一方面,谭元亨的《客家魂》还首创了把传记体、民系小说、教育小说融合于一体的小说新体式,运用时空交错的叙述模式,借助童话式的人物构造,结合学者的理想与作家的感性,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寓言世界,克服了当代学者从事文学创作的一些通病。